意大利版的《马丁·伊登》

刘伟馨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把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改编成电影,会是什么样子呢?《马丁·伊登》是一部半自传小说,里面有杰克·伦敦早期在美国奋斗的影子,描述的是19世纪的生活,而皮耶特罗·马切罗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意大利,也许,他试图讲述意大利版的马丁·伊登奋斗史。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马丁确实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奋斗着。他是一个在海上漂泊的水手,文化程度不高,连小学也没有毕业,同时,身无分文,寄居在姐姐家,算是社会底层人士。但是遇到富家小姐伊琳娜,她借给他书看,其中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他还到旧书铺一气买了十本书,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如饥似渴地阅读。他在给伊琳娜的信中写道:“我就像一个贪婪的渔夫,把陌生的词汇记在本子上,然后把它们变成我的朋友,我的玩伴,一有机会,就用这些词描述我眼前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他开始写诗。在因船的发动机严重受损,被解除劳动合同后,他到处找工作,在铸造厂当过苦力,最后还是失业。当看到报上一个征稿启事,他萌发当一个作家的念头。于是,不断写作,投稿,退稿,和姐夫关系弄僵,不得不在乡下租房创作。在几乎绝望之时,有一天,他终于收到了小说被录用的通知。从此,一发不可收,渐渐地成为知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马丁的奋斗跟爱情有关,他和伊琳娜算是一见钟情。伊琳娜美丽、有教养,会弹琴,会画画。马丁读书、写作,全是为了伊琳娜,他想成为她那样的人,像她一样说话,像她一样思考。但他们因出生、地位、身份不同,一开始就出现不同的看法,后来他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p> <p class="ql-block">伊琳娜认为,马丁必须受教育,学完课程。在马丁因入学面试基础知识太差被拒、立志写作后,伊琳娜坚称,马丁应该掌握谋生的技能,并为他介绍坐办公室的工作,马丁并不愿意。由于他的经历,所写的小说,都是反映穷苦人受苦的生活,伊琳娜觉得,他写得太粗糙,作品里太多死亡,太多痛苦。马丁在写作的同时,还阅读哲学书,比如斯宾塞的著作,接受了社会进化论的理论,崇尚个人主义,而伊琳娜一家信奉的是自由主义。伊琳娜的母亲看不起刚刚学会阅读就想写小说的马丁,阻挠女儿和他的交往。在一次聚会上,马丁和他们争论,愤而出走,伊琳娜也和他断了关系。</p> <p class="ql-block">影片前一个半小时,可以说是马丁的奋斗历程,后半个小时,展现的是他成名后的沉沦、颓废、空虚和幻灭。在一个新书发布会上,马丁有点恼怒:“我写的东西,以前没人喜欢,现在满大街都是;那些以前不喜欢我作品的人,现在却热衷于追捧我。”当伊琳娜跑来乞求原谅,希望赎回背叛的爱时,马丁无情地说:“我厌恶生活,曾活得如此炙热,现在却心如死灰。如果我还有渴望,我会拥有你,但很确定,现在我丝毫没有渴望。”他不要生活,不要爱情,不要写作,在电影末尾的夕照里,投入绚烂的大海,消殒了自身,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马丁的扮演者卢卡·马里内利前后判若两人的表演,很是精彩,他因此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应该是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用16毫米胶片拍摄,画面精美,具有颗粒般的质感,但手持摄影,晃动中又带来一种飘忽感。导演据说是拍摄纪录片出身,电影中大量穿插老旧的档案、资料片段,增加了怀旧感,比如马丁小时候和姐姐的跳舞画面;有时,这些片段,又是人物的心理意识投射,比如马丁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比如自杀前的马丁看到过去马丁的背影;这些片段,可以是马丁读哲学书时,对内容的形象诠释,也可以是马丁写小说时,对内容的形象呈现。这些片段,具有不同色彩,有时是蓝色,有时是褐色。丰富的导演手法,让一部名著改编电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实在令人赞叹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