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战友

周学灿

<p class="ql-block">转眼又到了“八一”。“八一”不仅是现役军人的节日,也是曾当过兵的人的节日,更是全中国人的节日。</p><p class="ql-block">战友,是一同当过兵的人最亲密的称呼。我曾给“战友”下过这样的定义:战友是可以拿命换的兄弟。当兵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仍可以自豪地说:我那遍及天南海北昔日的战友,仍都是我的兄弟……</p><p class="ql-block">可我真的有一位兄弟是战友:既是同胞兄弟,又是亲密战友。</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父亲的遗物中找到的我们兄弟两人的《入伍通知书》,我1968年入伍,当兵时不到17岁,弟弟1976年入伍,入伍刚滿18岁。</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在部队兄弟姐妹是军人的也常见,但大多都是军人世家和干部子弟。象我们这样世代农民出身,虽不属“黑六类”,但也不是“红五类”的家庭出身,兄弟都能当兵入伍,扛枪卫国,实属不多。</p> <p class="ql-block">虽然兄弟入伍时间相差八年,但又有许多“巧合”:</p><p class="ql-block">同在南京军区,入伍时同在江苏,一个在苏北淮阴,一个在苏南无锡。</p><p class="ql-block">同在野战军炮团,入伍时一个在十二军军炮团,一个在六十军一八O师炮团。</p><p class="ql-block">同在部队入党、提干,最后同样任股长:只读了两年初中的我,阴差阳错地成了团宣传股长;高中毕业在部队上过军校的弟弟,名正言顺地任团作训股长。</p> <p class="ql-block">同样在事业顺利时打报告要求转业。“少校中校,回来无效”。回地方后服从组织“量才录用”的安排:从文的“宣传股长”任县法院的书记员,庭审记录、装订案卷;从武的“作训股长”在县五交化公司一个商店当营业员,搬运货物、站柜卖货,。</p> <p class="ql-block">我1981年6月转业,弟1988年8月转业,脱军装时都正好“三十而立”,十三年的春秋冬夏,在军营奉献了我们最好的青春年华。从此,我们有了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坚强体魄,填写了一页社会认可的工作履历,获得了一份家人共享的政治荣誉,结识了一批情深义厚的亲密战友,留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转业回地方后,我们保持和发扬军人本色,敬业、吃苦、担当、积极、务实、孝顺、奉献、清廉、自律,一切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忠诚为党工作,尽心为民办事,勤奋工作三十年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期间,也调换过工作岗位,也都在工作过的单位里主持过日常工作,得到过不少的肯定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都退休多年,在家安度晚年,但作为曾经的军人,我们仍关心国事军事天下事,愿国家昌盛、军队强大、天下太平!祝我们已不再年轻的战友们身体健康、家人安好、八一快乐!</p> <p class="ql-block">(此文纪念建军九十五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