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云水瑶zh</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写我哥哥给我的记忆中留下的最深刻的三件事:</p><p class="ql-block">A.</p><p class="ql-block">我的哥哥文革前的大名叫张三反,1952年全国搞三反运动时出生的,这个名字是母亲学校的一位老师起的,起因是:哥哥出生那年,正值全国轰轰烈烈的大搞三反运动,啥是三反运动,我这里就不提了。说到哥哥的名字来历,因哥哥出生不久,母亲的一位同事去县城办事,母亲委托他顺便帮忙给我哥上户口,上户口时不知是这位老师还是办户口的民警自作主张起了三反这个名字,自认为有纪念意义。因为匆忙中母亲忘记了叮咛一下哥哥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后来文革开始了,一夜间大字报铺天盖地。十四岁的哥哥贴了一张短短的大字报,不正规的毛笔字写的内容是质问父母为啥给他起名叫张三反,其用心何在?是不是反共产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我快满10岁了。</p> <p class="ql-block">B.</p><p class="ql-block">二哥是六八级的初中生,插队在本地的一个西吴公社,豆马村,距离母亲的学校来回几十里路,哥哥插队的大队比较缺水。一次我陪着母亲走路到哥哥所在的村子,那里的人们招待客人宁可给馍吃不给水喝。</p><p class="ql-block">后来哥哥返城上高中,可是开课快一个月了,我哥哥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把拉下的课程自学完了,不光赶上了进度,而且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一次,我哥写的作文轰动了哥的全年级。可我讥笑哥哥只知道埋头学习,不知道上进,因为哥哥班上的团干部多次找我哥谈话,动员我哥写入团申请书,却没有引起我哥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C.</p><p class="ql-block">哥哥参加了工作,进了当地一家化工厂(兴化),可是进厂没多久,我哥就被厂里派去南方三大城市实习。记得哥哥告诉我们娘母三人时是多么的喜悦。哥哥去了上海、杭州、大连,回来时带回来了好多好吃的,那是我和母亲还有妹妹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最好吃的各种食品,这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事。那些美食的形状、颜色、美味至今我记忆犹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