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纪念徐雪轩先生诞辰109周年!</p> <p class="ql-block">徐雪轩先生的书法情结</p><p class="ql-block">原载《书法报》(2004年3月8日)</p><p class="ql-block">自我6岁上私塾起,学写毛笔字就成了"日课"。启蒙老师张金堂先生,是一位晚清举人的后裔。他满腹学问,和蔼可亲,手把手地教我从《玄秘塔》启蒙。在他的严格指导下,我每日坚持习字3-4个小时,逐渐对写毛笔字产生了兴趣。在私塾学习的七年中,张先生还指导我临习了颜真卿和张裕钊的楷书。</p><p class="ql-block">由于生活所需,自13岁起,我就从天门老家来到汉口,在一家名为"裕懋隆"疋头号当学徒。白天站柜台,跑业务,晚上就在昏暗的灯下写毛笔字。这段时间,我又先后临写了颜真𡖖《多宝塔》、《勤礼碑》和钱南园的法帖。15岁那年,我在南京中山陵看到了谭延闿先生为纪念孙中山书写的碑文,那凌健厚重、气势雄浑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此后,我开始留意並收集谭先生的字帖进行临习。1928年,我到上海办事,在一家书画店偶见有谭泽闿先生的对联出售,不禁大喜,当即倾囊将其购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时一有空,我就上街观看别人写的招牌,上展厅欣赏书法家的作品,上书店阅读一些有关书法理论的文章,学习毛笔字已经成为我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一些机会,我还不时向沈肇年、徐先麟、蔡仲英和汉上的郑南宣、吴丈蜀、曹立庵、周华琴、陈义经等书家朋友求教,使自己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解放以后,我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尽管工作十分繁忙,我仍然将习字这一爱好坚持下来。现在,我已经91岁,虽不能天天写字,但只要精神好一点,就写上几张。</p><p class="ql-block">回顾过去,学习毛笔字虽然没有使我成为一名书法家,但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锻炼了我的身体,提高了我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至今,我对于当初的选择一点不后悔,只要身体允许,我还将继续写下去。因为,"字"是人的第二面容。</p><p class="ql-block">(编者注:徐雪轩先生是武汉市工商界有威望、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生前曾任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p> <p class="ql-block">徐雪轩先生好友赠送书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徐雪轩先生晚辈子孙习字作画习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师友分享留言:</p><p class="ql-block">1、贾震涛: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拜读了你的大作,深受雪轩先生生前长期笔耕不缀,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徐家几代继承先辈遗志,诗书翰墨,书法情结,家风相传的事迹感染。在此谨对雪轩先生表示由衷的佩服和诚挚的敬意!</p><p class="ql-block">自幼启蒙玄秘塔,</p><p class="ql-block">笔走龙蛇研书法,</p><p class="ql-block">言传身教徐家子,</p><p class="ql-block">百年雨露凝芳华。</p><p class="ql-block">2022-7-28</p><p class="ql-block">2、吕盛东:武汉市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建生,我与雪老虽早已谋面,但较长时间不知是你父,只觉得老人家儒雅可亲,今读雪老2004年的书法情结自述,对其身世和书法造诣肃然起敬!观你和铁生及后人的书画,更是钦佩不已!</p><p class="ql-block">2022-7-30</p><p class="ql-block">3、徐自斌:资深教育家、徐建生小学启蒙教师;</p><p class="ql-block">徐老先生自少年起即与书法为友,及至终身相伴,可见对书法至爱之深。建生继承父志,研墨习字多年,至今已有成就。但仍应将此作为毕生爱好,以光大老先生之志。</p><p class="ql-block">2022-7-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