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河——留下红色记忆的地方

竹笛(黎新民)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两天四胜栾川“十大连”后继续长征,抵达栾川、卢氏交界的叫河一带宿营。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路宿叫河街犁水桥头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过栾川宿叫河<div><br></div><div>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经石庙、陶湾等地,抵达叫河一带宿营,准备经朱阳关继续西进。红军很快发现,敌人在这里设好了包围圈:前方,国民党调集一个师的兵力从开封乘火车赶赴灵宝,12月1日到达朱阳关一带堵截、设伏;身后,敌“追剿纵队”10个团的兵力,已跟踪追到栾川一带。<br><br>  前堵后追,红军再次陷入险境。显然,凭借武力突围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找到一条安全的入陕之路,立即把部队拉出险境。但红军人生地不熟,常受大股土匪洗劫的卢氏百姓又对“部队”充满戒心,派出的多路侦察员都失望而归。</div><div><br></div><div>就在红二十五军绞尽脑汁寻找入陕之策时,一个叫陈廷贤的货郎告诉红军,还有一条很少有人知道的入陕小道。凭借道路熟悉、消息灵通的优势,在陈廷贤的带领下,红二十五军沿着一条敌人根本想不到的小道冲出包围圈,直插卢氏县城附近,之后顺利进入陕西省境内。<br><br>  <br></div> 这里是红军当年上山的小路 红军行军路线 留住红色记忆,打造绿色田园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会师地、红军大食堂 如今的叫河镇,红军长征故事代代相传,长征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近年该镇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呈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新气象。<br><br>  近年,叫河镇依靠山水和生态资源,通过打造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珍稀苗木观光园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依托旅游业的带动优势,叫河镇不断扩大食用菌、核桃、板栗、木耳、蜂蜜等土特产的销售途径,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这里天蓝、山青、水绿,空气清新,炎热的夏季凉爽宜人,更是郑州、洛阳等城市市民避暑消夏的圣地,为此旅游业给叫河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