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宽容善行尽孝道</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 又是一年的中元节,也叫孟兰盆节,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后人因此应念心中,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涌经,盆罗百味,施佛及僧,报荅父母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好多人在朋友圈里发着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而我又何尝不思念父母呢。无限的思念总是深深埋藏在心里,母亲去世4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心里隐隐作痛,在对往日的思念,记忆中的母亲是飘然而至的,但飘然而至的还有沉静的心。在夕阳下的落日余晖中站立,遥望着渐去渐远的岁月,只写过对母亲思念的几篇小片段。因为我真的无从下笔,满满的愧疚,无限的思念,无尽的悔恨,我不知从何而起,从何而说,自责、愧疚、充斥着我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32年(民国二十年),农历壬申年,母亲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带着对未来无比向往,以满腔热情和无畏的勇气,嫁到吐默特旗(下桃花吐村)范青林。离开自己父母身边,过早的担当孝敬公婆、贤妻良母的责任,从此走上了一条曲折而艰辛又漫长的人生之路。旧社会的妇女出嫁前是没有名字的,出家后随夫姓,在自己姓氏前加上夫姓,范刘氏,就是母亲的姓名,是由父亲取得。那年你才17岁,嫁的男人(我的父亲)已经27岁,婚后很相爱,虽然生活艰苦,日子平平淡淡,但两人相互扶持,生活有苦有乐。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敦厚仁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谁不善言谈,总是和和气气。在他们兄弟四人中,大伯、二伯、四叔都读书认字,有学问,唯独没让我父亲读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在七八岁就上山砍柴,天间地头忙出忙进,从小就勤快老实,早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母亲与父亲结婚后,生活在范氏大家庭中。家族大,十几口人,我爷爷兄弟二人,父亲兄弟四个,还有一个姑姑,奶奶管家。同住在一个大院中,共有五间正房,大伯父一家,二伯父一家,各住一间,父亲结婚后住一间,奶奶、姑姑、四叔住一间,中间是一间厨房,居住非常拥挤。大伯父经常在外做事,二伯父是木匠,在外给人做木工活,也不经常在家。四叔还小,在读私塾。我父亲排行老三,租种他人土地和种植自家的几亩薄地,维持一大家子的生活。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常年农活,还有家庭事务,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在父亲身上。母亲过门后,上要待奉婆婆,下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未成家的小叔子和小姑子。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做着父亲背后的女人,心甘情愿的操持照料这个家。父亲耕种这些地忙不过来,母亲下地干活,在田间父亲也有了一个得力的帮手。特别是到夏季,种的庄稼开始除草间苗,多数的地在离家四五里以外的莫古山下,地薄石多,坡大坝长,种地除草特别费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母亲天不亮起床,做饭,打理好一家人一天的生活一后,就下地干活去了,由于地离家远,父母就带上午饭,一干就是一天,晚上看不见,才回来,真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回到家还得照顾孩子,还得操持家务,喂养猪鸡,孝敬长辈。</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这个大家庭中,虽然操持整个家务,种地耕耘,忙里忙外,起早贪晚。但在这个家庭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地位。父亲老实本分,憨厚诚实,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有奶奶、大伯父、二伯父做主,爷爷去世较早。因此,操劳家务却成了母亲逃脱不了的命运。好在母亲在出嫁前就已经蓄积了强大的隐忍和耐受力,不管多累多脏的活从未在人前喊苦喊累。以至于肚子里怀着孩子的时候,还是抱着碾棍推碾子加工粮食,做一大家子人的家务,还得随父亲下地干活。在家庭几十口人的生活中,婆媳、姑嫂、妯娌等复杂关系避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但每次都是母亲忍让妥协。没有与小姑、妯娌理论过长短,争执过输赢,对婆婆百依百顺,自己宁肯吃苦受累,也不与他人斤斤计较,总能和别人眼中不好相处的人和平相处。几十口人的一日三餐,做在前头,吃的后头。个人的口味不同,众口难调吗?母亲每顿饭需做几道饭几道菜,协调生活。既是这样,有时还有些事处理不当,产生一些矛盾,得不到公平对待,说三道四,受些委屈,搞得心力交瘁,愁苦不已,左右为难。</p><p class="ql-block"> 面对大家庭这种状况,母亲既无助更无奈,只能把委屈痛苦咽下。事事处处以辞让之心,容人雅量,能忍则忍,能让则让,难行能行,难人能忍,压抑自己,默默无闻,不攀不比,不靠不怨,软言慰喻,解冤释结。这样,母亲的行为换来的是家庭和睦,避免了纠纷,平静无事,维持这个大家庭,一天天往前过。母亲为这个家奔波忙碌,母亲的心,谁人能懂,母亲的胸怀,亦能丈量!</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活在大家庭艰辛而有压力的日子里,受累受苦,既要管好一家人的吃喝穿戴,还要经营安排照顾好奶奶的生活。奶奶是个童养媳,从小生活在范家,生育了我父亲他们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培养成人,娶妻生子,是有功劳的。范家也是个大家庭,封建礼仪、教条、等级、规矩还是很多的。奶奶掌握着范家几十口人,说一不二,性格比较强势,婆媳等级森严,对儿媳有很多礼节,要求的很严格,稍有不如意就责问,行使婆婆的权利。但母亲从来没有顶撞过奶奶,温顺听话,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一切。用独有忍让和宽容,幽深而绵长,默默的忍受着家庭中一些不平等的对待,当然束缚了自由权利,受到了不少委屈,毫无幸福可言。</p><p class="ql-block"> 范家是一个具有传统的家庭,一直秉承着忠孝传家、尊老爱幼、好施行善、济危扶困的优良传统,远近闻名。凡逃荒乞讨的、过路遇到困难的人,来到范家,母亲热情招待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问寒问暖,忙前忙后,安排食宿,使他们感到家的温暖。有时奶奶也过来帮忙,安排稳妥后,奶奶才安心休息,这与奶奶的身世有关,同情这些人。</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祖父给爷爷收养的童养媳。那是一个风雪交加,北风凛冽的一天,一家三口,男的挑着担子,女的领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儿,在漫无边际的逃荒路上,毫无目标的行走。来到吐默特旗,(下桃花吐村)天色已晚,饥寒交迫,打听着找个歇脚的地方。有人告诉他们:村西头有个范家大院,门牌51号,那家行善济困,经常收留一些逃荒要饭的。这一家三口打听着来到范家,立即给予安排食宿,安顿下来。这时住了四五天,看到听到范家人忠厚诚实,行善好施,他们反复考虑到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无法承受逃荒路上的流浪颠簸,艰难跋涉,给孩子找个生存的活路,打算把这小女孩留在范家做童养媳。找人说明此意,那时,我祖父做主,把这小女孩(我的奶奶)收养做了童养媳。又过了十几天,在那寒风刺骨的早晨,奶奶的父母吃完早饭,又要上路。走出范家大门,眼泪止不住顺着这个脸颊黯然滚落,又不能回头,一回头看见女儿自己的决定都将毁于一旦,善良的初衷是想给女儿寻个好人家,让她的一生有个不再饥寒落魄,漂无住所的流浪,相信女儿长大后,会理解,能原谅父母。清晨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她们听到身后奶奶抓心挠肝的哭喊声,头也没回,加快脚步,跌跌撞撞的带着牵挂和不舍,留下奶奶又上路逃荒去了,从此杳无音信。因此,凡来我家逃荒乞讨的人,奶奶都尽最大努力解决困难,给予帮助,知道这些人在外的难处。</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讲有年冬季雪后道路结冰,难走而路滑。有娘俩乞讨到村东的路上,不慎摔伤腿,拄着棍子来到范家。母亲见此情况,马上把娘俩安排好住下,查看双腿,并找人把腿伤接上。暂时不能行走,需养一段时间,母亲就细心照顾,精心护理,近两个月慢慢的能扔下柱棍走动了,腿伤好了,这娘俩上路乞讨去了。在那个年代,我们范家的生活拮据,并不富裕,住房拥挤。但只要有逃荒乞讨的人来到,母亲与奶奶总是安排好同家人同吃同住,这也增加了母亲的负担,又多受不少的苦和累。可见,母亲对这个家庭和这些逃荒乞讨的人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爱心和耐心。</p><p class="ql-block"> 公元1942年,父亲兄弟四人,各自成家立业,分立门户,一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解散了,各自独立生活。年迈体弱的奶奶有谁扶养是个大问题,大伯父与三个兄弟商量,由奶奶自己决定跟谁一起过。奶奶慎重考虑,老大、老二在外时间多,抚养困难多,老四刚成家不久。执意要老三(我的父亲)抚养,留在母亲身边,与母亲一起生活。奶奶与母亲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了十年,感情深厚。母亲贤惠能干,不仅很孝,而且很顺,事事顺着奶奶的心意,处处顺着奶奶生活方式,一切都以着奶奶的性子,从没与奶奶闹过矛盾、红过脸。父母商量,满足奶奶的心意,承担起抚养老人的重担。当时,分家后生活窘迫,就连生活必须用品(锅碗瓢盒)也缺少。为了照顾奶奶,母亲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疏导老人的情绪,化解老人的心结。尽最大努力让奶奶生活的舒心开心,没有寂寞和孤独,感到晚年的安逸与温馨,尽享儿女孝顺,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三月,我的二爷爷得了一场大病,虽有好转但生活不能自理,三个女儿出嫁也有种种原因不能抚养照顾二爷爷。年老孤身,疾病缠身,走投无路,也要搬到我家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见二爷爷生活艰难,同情可怜这位老人,也收养了他。老百姓都认准了一个理:多一张嘴就多一份生活的艰难。本来提襟见肘的日子,二爷爷搬过来生活更加艰难了。全家六口人拥挤在两间房内,奶奶睡在炕头,二爷爷睡在炕稍,父母孩子都拥挤在中间,有时母亲用木板搭一木床,带着孩子睡在木床上。</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爷爷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庄稼地里一把好手,耕耘种了一辈子地。有三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叫小全,十七八岁时病亡了。 二爷爷命运也很坎坷,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三个女儿相继出嫁,晚年孤身一人生活。 性格急躁,倔强,脾气不好。但心肠不坏,忠厚朴实,勤劳能干,坚强刚毅。晚年大病后,情绪更易激动,难以伺候。奶奶说了他几次,但二爷爷有时还是控制不了情绪。奶奶就不理,也不说他了,也不与二爷爷在一起吃饭。母亲每天分别伺候两位老人,想的周全,照顾生活起居,面面俱到,以免两位老人有误会,生气争吵。每到冬季,天气转冷,母亲每天早晨做饭时把木头烧成炭,装在瓦盆里,不冒烟时端在奶奶面前取暖,母亲叫火盆。二爷爷的到来,母亲就多烧出一盆,各用各的,这样多浪费了不少木头,每年父母多准备一些木头取暖。</p>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家生活拮据,母亲每顿饭单独给两位老人做些可口的饭菜,不厌其烦,亲力亲为,为两位老人调理饮食。冬天,奶奶把母亲烧成的火盆,先把大哥叫到火盆前,烤暖和再出去玩,回来把大哥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奶奶身上悟热。那时在我们范家,大哥是唯一的男孩,奶奶把传宗接代的希望寄托在大哥身上,在诵经拜佛时,祈求佛祖保佑大哥平安健康。奶奶每天一心理佛,心无杂念,坚持功课,是心目中的大事。在奶奶的影响下,母亲每初一、十五上香礼拜佛祖,吃素诵经。但没有文化,并不知道佛学和道家及迷信的区别,也不懂得多少佛法中的道理。母亲的念佛朴素而简单,就是“消业积福”,多做善事,结善缘,孝敬老人。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心。全生命虔诚念佛,必定能感得佛陀的大慈悲心,愿让所有的“冤业”自己来背负,所有的痛苦自己来承受,来换取儿女的福报,老人的健康。母亲内心很强大,自以为完成一项光荣的使命,而且是责无旁贷的,觉得自己吃再大的苦,受再多的罪也值得……</p><p class="ql-block"> 母亲本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家风,全心全意赡养婆婆、二爷爷,对老人的生活如数家珍,勇于承担。用心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不嫌脏,不怕累,遇到老人把屎尿弄到被子衣服上,母亲每次都边边角角的及时收拾干净。经常给老人换洗衣服,保持身体干净,力求完美,格守孝道。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端茶送水,煎汤做饭,洗衣叠被,嘘寒问暖,一直如此,从未懈怠。为老人做的一切,不辞辛苦与甘苦。没有亲身照顾老人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到的。让人重新认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格言。</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炕头坐,一福压百祸。1948年,东北解放,父亲参加了担架队,跟随解放军转战热河省关东大地。父亲走后,奶奶、母亲又陷入了深入骨髓的担心之中,时常惦念父亲的安危,彻夜无眠。无助的母亲,只借助于烧香拜佛,以此希望父亲平安无事,每天晚上跪伏在佛像前虔诚的祈祷。每初一、十五烧香拜佛,吃素两天,延续了一生,讲究因果轮回的佛教,成了母亲终生的信仰。因此,母亲一有机会便会救助危难,行善积德。</p><p class="ql-block"> 解放锦州时,父亲参加的担架队往前线运送物资,再从前线把伤病员抬到后方。当时在我们邻村的中桃花吐村,就是解放军的后方医院,伤病员牺牲了,就埋在了西山的山坡上。解放后在西山建立了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都去祭扫,缅怀烈士。锦州解放后,父亲又随着解放军转战辽南等地,在一次从战场上抬伤员时,父亲受伤挂彩,但没有危机到生命,回家养伤。母亲一人承担起照顾老人,抚养子女,还要经营耕种土地。父亲受伤回家后,母亲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还要护理父亲。在母亲的精心护理,细心照顾,父亲的伤很快治愈。这年进行了土地改革,我家划分为贫农成分。政府还颁发了土地法,按人口平分土地,当时全家六口人,分到土地三晌六亩地,还发给了土地执照。有了自己的土地,父母精心耕耘,生活有了改善。</p><p class="ql-block"> 1955年12月,二爷爷病重,给他的三个女儿去信,回来看望病重的二爷爷。母亲不但要护理老人,还要照顾这三个女儿,特别是大姑姐口出怨言,说母亲照顾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二爷爷知道后,把女儿训斥了一顿,并说:当初我一个孤寡老头子,你们谁收养我了,你们谁管我了,要不是老三两口子照顾伺候,早就没命了,还能活到今天。母亲理解大姑姐的心情,身为长女,也有很多难处,不能对老人尽孝,内心难受、愧疚。老人病重在床,母亲没有计较,还是一如既往的日夜护理,身心受累,善始善终,二爷爷与1955年12月24日病逝,享寿81岁。</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拄着棍还能出出进进自己行动,每天坚持功课,念佛诵经。后来不能下炕,瘫痪在床。母亲就请医抓药、喂吃喂喝、端屎端尿、日夜护理。1957年三月,奶奶病危,但思维清晰,一点也不糊涂,心里明白,话也多了。说晚上梦见我的爷爷,爷爷说在天堂等了18年了,现在该团聚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奶奶拉着母亲的手说:老三家的(我的母亲),我本想多活几年,看见孙子娶上媳妇,谁知道我的身体不争气呀,瘫痪了,炕上吃炕上拉,让你受了那么多的苦和累,我心里也过意不去。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是你,你刚进范家门时,对你那么严格,家里家外脏活重活都支使你去做,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当时,我也是很难,没有办法,你的大伯嫂、二伯嫂身体不好,生下孩子,早早走了,又把孩子扔给我,还不是你照顾吗?现在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我的福份不浅,有你的孝道,有你的伺候,我才能活到今天,这一辈子满足了,也值了。现在我走了,也无任何遗憾事了。虽然小时候遭罪,在范家做童养媳,不怨恨我父母,他们把我扔下是给了我一条生路。我也佩服父母的眼光,范家确实人好,没有虐待我,给了我温暖,晚年更是幸福百倍。</p><p class="ql-block"> 母亲安慰奶奶,这是咱娘俩的缘分,照顾你抚养你,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晚辈应该做的。想当初,十几口人你当家,也有很多难处,管理这么大的家庭也不容易。我们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谅解就行了,就知足了,如有下辈子咱娘俩再相处。奶奶于1957年3月12日寿终,享年77岁。</p><p class="ql-block">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母亲用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中华孝道,力行孝道,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孝心里蕴藏着是一颗善心,孝行里体现的是一种浓浓爱意。这种朴素的情感散发的是人格魅力,是向社会向人们展示出人品的高尚,也是伦温情的良性循环体现。母亲的孝行,则接通福慧之脉。信佛、念佛、初一、十五烧香拜佛,更主要待奉身边的活佛(我的奶奶)25年,真心相待,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一份尊敬,一份关爱,一份孝心,传递给老人。在有限的条件下照顾的无微不至,心满意足。从细小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细微之处见真情,把全部的心血、情爱都献给了老人和儿女,唯独没有自己。受多少苦,受多少累,无怨无悔。母亲永远是一位让我们难忘的人,永远是一位值得仰视的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错宗复杂大家庭中忍辱受苦,精心赡养老人,同多舛命运抗争等等这些,都是母亲健在时无意间的讲述,印在我脑海里便是我家在社会家庭的篇章,印在我脑海中是母亲忍辱受苦的岁月。细细想来,母亲是极其不易的,在社会、家庭生活中包含着那么多泪与怨,烦与忧,又裹挟着那么多的清苦。</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孝心里蕴藏着一颗善心,从不与人斤斤计较,处处总是替人考虑,推着来让着去做事。母亲孝心至上,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宽宏大量,事事处处总为别人着想,见人有困难帮一把,以善忍之心成全别人。在我小的时候,从来没听见母亲骂人,与人争吵。有人认为母亲赡养老人是她应该的,还说三道四,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大姐对母亲的过于忍让,别人的自巳不赡养老人还无理生非,看不惯,与人理论。母亲还规劝大姐,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忍为高和为贵,人与人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我明白了,忍是一种包容,是修养,是珍惜情感,不是弱者,忍一忍,风平浪静。让是一种让步,是真诚,是尊重情谊,让一让海阔天高。忍让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是一种自信,不等于懦弱,无能。忍让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是一种涵养,不等于退缩,胆小怕事。</p><p class="ql-block"> 尽孝、忍让是为人处世的哲学真谛,也是修养身心,练就非凡的有所包容的气度。在母亲身上体现出这种气度,永远是我们人生中所需要的品质。奶奶二爷爷两位老人都是在母亲常年精心抚养下走完人生之路的。几乎每个老人生病,临终前最能体现什么才是有良知的晚辈,体现什么才是有孝心的儿女。做子女的那段时间内的艰辛、劳累、担当,想必不说,只有经历过才深有体会。我们是耳濡目染母亲的孝行,所以对长辈的伺候也从不嫌脏,不怕累,这都是在母亲潜移默化熏陶下形成的。惭愧的是,1983年,我的父亲病重,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我们做子女擦尿擦屎,换洗衣服,喂吃喂喝,请医治疗,尽最大努力待奉、照顾父亲。但是,我们认为:始终没有母亲做得好,照顾的周到。同时让我们深刻的体会感悟到母亲的品质是那么可贵,孝心是那么至上,美德堪称典范,时代的楷模,后代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福报,更相信因果,儿女的福报都是父母修来的,母亲就是我们心中的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佛。非常感恩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予我一生的温暖,又给予我孝心至上、忍辱负重的品质和宽以待人、克已大度的美德,抵御这世间的寒凉、浮躁。</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中元节日里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p><p class="ql-block"> 写于下桃花吐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