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漳,是无锡人比较熟悉的一个地名,笼统的概念是在城北的郊区。现在是钱桥街道的一个社区。</p><p class="ql-block">夏日中,听朋友说起,西漳公园的荷花开得很好,就乘车前往观赏。</p> 到西漳公园的交通,可以是29路公交车,直达大门前。也可以地铁1号线到西漳站,步行前往。 西漳公园占地约42万平方米,还是很大的,进去走了就知道需要花点时间。 进入公园,沿着一条竹林间的小道前行。 竹林尽头,有一座占地不小的酒店,名曰“天福苑”。城中也有此名的酒店,连锁吧? 酒店前大平台,前方就是水池,清澈的水中莲花浮萍水生植物。 酒店没到营业时间,餐厅里静悄悄。 离开酒店寻到荷花塘,一半池水一半荷叶。这里是公园的宜湖景区。 池塘中也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 荷池边木条铺设的平台,是观赏荷花的最佳处。只是阳光炽热,晒的厉害。 荷池旁的路边,有一块巨石上镌刻着一些文字,标题为“旺庄原址记”。<div>文中介绍,这里原来是一个叫“旺庄”的村庄,八十年代曾经连续荣获乡镇利税第一之美誉。2011年旺庄搬迁,原址建设公园。</div><div>巨石上的文章是这个旺庄村三代书记撰写的,值得来公园的游客好好看看。</div> 沿着大路走去,斜坡上一座四方亭,很有些气派。 方亭不小,亭内有石桌石凳,是一处不错的休憩地。 站在亭边眺望荷池四周景色,前方那白色楼房也是一家酒店。 西漳公园也在与时俱进,这公园大道划出了三色条,“幸福堰桥”、“吴韵堰桥”的箭头,使人有点奋进之感。 这里有介绍西漳历史的资料。这个“五姓十三家造船”的介绍,对无锡的造船史有所阐述。 沿着大道走去,只见沿路边一株株大型盆栽的紫薇花正是绽放时。 紫薇盆栽的树干特粗。 如此长成开花,也花了很多功夫了。 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是一个明显特征。 紫薇花,俨然是夏日花卉中出色的主角。紫薇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 紫薇还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 来到白楼前,是明仕田园酒店。 一个三岔路口,继续沿着右边的三色道走。 三色道看来就是紫薇大道。不过这里没看到白色紫薇。 走了一会,一座古朴的单拱桥跨于小河上,后面远处是地铁1号线的高架桥。这一曲一直一古一今的双桥,倒也是很有对比的画面。 细看拱桥,外侧是砖砌桥拱水泥栏杆,桥名为“朝阳桥”。 <p class="ql-block">朝阳桥引桥部分栏杆是砖砌的,也有点特色。而桥面已是水泥的,如是石板,那么年代就更久远了。</p> 在桥堍,看到对岸有一座两层楼房,屋脊上有字“五谷古坊”,看这名称,似乎为酿酒的? 附近有百桑园,40多亩地,种植了多品种的果桑。时间未到看不到果实。 走到地铁的高架桥下,仰望这高耸的现代交通建筑,为城市的发展扩展到城郊而感叹。 <p class="ql-block">又到一座桥前,一侧有石头刻着“定一桥”,桥名很特别,原来不知其来历。后来得知,是纪念陆定一的。陆定一是西漳人。</p> 走上这座定一桥,向远处望去,小河中映出地铁高架桥、朝阳桥的倒影,后面的粉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如没有这雄伟的高架桥,倒也是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 过桥后,走不远就见这一排民居式样的建筑,而且看样子是新修葺过的,外墙是整齐光洁的白色。 走近一座门楼,大门紧闭。 门楼上檐下有砖雕的匾写着“寺头杨仁记”。 门楼边,有旧时的石磨下盘。 接着走到此屋南侧,见有一座更为讲究的门楼。 粉墙上有一石碑“寺头村杨氏旧宅”,列入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还不是正式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到门楼前,却有一扇木门半开着。门楼是全砖雕的,上有匾“光前裕后”。 朝着门内张望,见有人在,看来是正常的居住宅院。 在征得主人同意后,走进院内,看了对着院子的客厅,没有挂中堂的画幅对联等,也有长案几,并有一些古典式桌椅凳子。显得很整洁。 杨氏旧宅隔壁,是一座6扇木门的屋子。这样结构的木门,以前在无锡老城区的老街小巷中,常常会看到,开门进去就是一间门厅。现在看不到了,都拆光了! 木门的表面看得出是竹片钉着的,排列成斜花纹。挂着木牌“五号院子”。这里面是什么?不得而知。 与“五号院子”连接的还有一个宅院。 宅院的门楼看得出是比较新的。 门上方有砖雕匾“杨龙聚酱园醩坊”。 大门右边墙上,也是一块石碑,上写“杨龙聚酱园糟坊旧址”,也是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 再走过去,似乎也是有人居住的屋子。 窗前的水缸中睡莲正盛开。 这排老屋的东北角位置,很多紫薇盆景。这里是西漳公园的紫薇植物园。 道路两侧排列着的紫薇盆景。 地铁高架下也是紫薇盆景。 来西漳公园游玩,第一次在2018年夏天,只是走了一小部分地方。这次是去年夏天,这些民居什么的旧址还是第一次看到。看来西漳公园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好好看看。 向东去,走过“天顺桥”。 喜和园,也像是酒店。 继续走,到了池塘边,大片的荷叶连天。靠近岸边停泊着一艘木船,这就是“西漳船”。 湖边有木牌《西漳大船简介》。<br>西漳大船是一种以无锡西漳地名命名的内河运输船型,起源于明万历年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太湖及苏南、浙西水系一种船型优良、分布较广的木帆船。<div><br><div>新中国第一部《辞海》和《中国水运辞典》等史典,以及中国水运史、中国造船史中都有记载。</div><div><br>《辞海》中介绍,“西漳船”是一种内河木船,以江苏无锡西漳村最先建造而得名,其特征:头小底圆,舱口较大,航速较快,载重20吨至100吨,为内河木船传统形式中最好的一种,适合于装粮食、百货以及其它散装货物等。<br></div><div><br></div><div>西漳船的制造技艺复杂,用料考究,造船过程中还有一道道传统风俗仪式。</div><div><br></div><div>随着历史发展,第一代“中国造”机器船、第一代水泥船、第一代轮驳等都彰显“西漳船”的特征,为新中国的航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航运事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iv></div> 离开西漳船,走到河边,这里有一个较大的广场,中央是一座高出地面的圆形平台,台中央有党旗造型的雕塑。<div>这座平台名为“天一台”。天一,也是无锡堰桥地区的一个地名,以前是堰桥乡下属的一个村,现在就是堰桥街道的社区。</div> 广场也是圆形,四周建造有棚架及凉亭。 凉亭中有当地居民在拉琴自娱自乐,听了一会没去打扰离开。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的河中,种满了荷花,不过时间已是八月中旬,只见满池碧绿荷叶田田,却难寻荷花倩影。</p> 河上一座新颖的大桥,名为“五步桥”。如此大的桥怎么会叫五步?大概从前此处有小木桥,五步大约3米,只好是宽度吧? 过五步桥,就是“九曲栈桥”景区,只见曲折多拐的木栈道架于一片绿色湿地上。 有些栈桥淹没在水生植物之间,前方有木亭子。 这里的栈桥全长有520米,走在栈桥上,向下面望去,却不见有水。夏日里连连的日晒无雨,湿地成干地了! 九曲栈桥南面,有一个湖,名为“五步湖”。据说这五步湖古即有之。其实九曲栈桥景区也是五步湖的一部分,只是水位关系,不见湖水。 返回到朝阳桥对面的广场,这里的引桥也有特色。朝阳桥,是这里的蚕种场创建时的历史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广场上有一座蓝色的铁架子,有牌子介绍为“三葫芦亭”,为三个葫芦图案组成的铁艺品。<div>“三葫芦”,是陆子容“三五馆”(现为西漳蚕桑展览馆)的注册商标。</div><div>葫芦是蔓科植物,四处蔓藤,结子很多。这个商标即取其繁衍昌盛之意。</div> 朝阳桥西面,有一片建筑群,就是西漳蚕种场旧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个铁制架子,是参观蚕种场的主要入口。 夏日里,烈日下,场内空荡荡的。 走进大院,右边是一座三层楼房,上面有“一九二六文化大院”的大字。 西漳蚕种场是陆子容于1926年创建的,所以这里开辟一个有纪念性质的地方,其实是一个饭店。 一边的小屋,几个雕塑,反映历史上的场景。 场内的一个休闲处。 几位当地居民坐着聊天。 这是一座水塔,称为“天一塔”。塔高25.8米,直径4.2米(下部)。 水塔旁边,有一口水井,其奇特之处是当时无锡唯一的无菌水井。<div>这水塔和水井为蚕种场的发展起了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div> 与水塔对着的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这里已是“西漳蚕桑展览馆”。 这座楼也是原蚕种场的老建筑,建于1926年。 展览馆中部的木楼梯。 西端楼梯间壁画。 二楼走廊,因为疫情期间室内展室不开放。 在走廊上眺望水塔及“红韵堰桥广场”。 展览馆后面的楼房。 <p class="ql-block">楼前放置一些雕塑,门上方有牌“众象手作”,看来是一个雕塑室。</p> 西头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名为“池上草堂”,建于民国时期,上下两层面积约120平米,为蚕种场召开会议及招待重要来宾住宿休憩的场所。 <p class="ql-block">西漳蚕种场是2014年停产的,现在就保存于西漳公园中。</p><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它见证了无锡地区蚕桑文化的兴盛与人民的智慧。今后它依然可以与世长存。</p> 西漳蚕种场鸟瞰图(网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