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大探秘”--小三班户外游戏案例

马迪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div> 而操场边上的轮胎,虽然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不仅环保而且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幼儿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最早投放时是教师组织幼儿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朋友玩轮胎的兴趣渐渐少了。因此为了重新激发他们玩轮胎的兴趣,准备更换了一种自由探索的方式,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小朋友自己去尝试玩法,制定规则,从多种方式尝试着玩,加入新的材料进行新的游戏。</div> <div>预期目标:</div>1.在活动中能体验到愉悦的情绪,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br>2.在活动中能锻炼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中走,跳,钻,平衡,攀爬的能力。<br>3.培养同伴间合作游戏,遇到困难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观察,探究,实践等科学的方式去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游戏推进——初探轮胎</b><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首先和孩子们谈话:“轮胎可以怎么玩?”很多小朋友说:“可以滚着玩”“还有什么玩法呢?”吉祥:“可以跳着玩”,孩子们表达的玩法很匮乏、单一。</div></h3> 单人玩:很多小朋友拿到轮胎之后开始沿着跑道滚着玩,滚到一头再滚回来。还有的孩子放在地上青蛙跳。<br>双人玩:有的孩子开始两个人用轮胎碰着玩,看谁力气大。” 分析:在此活动中,小朋友们身体能力发展主要锻炼到了走、钻、爬、跳。通过观察小朋友们在初次进行探索活动时,通常都是单个进行简单重复的探索。在我的一直鼓励地提示下“还可以怎样玩才能更好玩呢? 在跑道的另一头几个小女孩开始了另一种玩法,把自己手里的轮胎排好一长排,放好轮胎的孩子就可以到轮胎的一边开始跳轮胎.  <br> 分析:在老师一次一次地引导鼓励下,小朋友进行了多种创意玩法,还进行了两个人和多个人的合作。在这一时期同伴合作的游戏形式更能促进小朋友们相互学习,教师的介入也避免了幼儿进行重复的低水平的游戏,提高游戏的难度。他们借助于代替物的帮助,再现不在眼前的食物和情景,进行“以物代物”。将轮胎当成了冰激凌店铺,将自己当成冰激凌机器,这样象征性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br> 总结表征:<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游戏推进——又探轮胎</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察</b></h3> 这时有几个小男孩开始把木板放在轮胎上,开始走独木桥。昊昊开始不满足于几个轮胎平放的搭建,开始加入更多轮胎的重叠。一冉开始把木板斜着搭在轮胎上,并且一块木板挨着一块木板,孩子们开始当起了滑梯,游戏的趣味性也慢慢地展现出来。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的新发现:孩子们对坡有了兴趣。</div> 分析:在此活动中,小朋友们第一次尝试小组合作创意搭建的方式。但是由于小朋友们对于体积小的奶粉桶和轮胎结合,还是第一次,经验不够,开始时还是以最初玩积木时的经验,先占为己有。然后老师以游戏同伴的身份进行示范引导,慢慢地传递了一些简单的轮胎和积木结合的办法,渐渐地激发出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br> 问题:小材料和轮胎的结合,锻炼到的身体能力主要是走和平衡,比较单一。与孩子们交流在玩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一冉说:“我们的滑梯滑不好玩,滑一会就到头”“为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可能是木板太短了” <br> 总结表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游戏推进——再探轮胎</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计划</b></h3> 小朋友们在拿到新的大体积的材料——木梯板,突然就有了更多的想法,一冉开始很吃力地搬动一个平衡木,然后说“这个好重”我没有立刻去帮助她,而是引导:“你可以多找你的朋友来帮助你啊!”不一会儿孩子们两两一组,操场上2人抬木梯板的场景出现了。   拿到木梯板之后有些孩子开始茫然,一冉开始了她的大滑梯搭建,只见她召集到了佳宜和俊凯“快来帮我搬轮胎”,“这个平衡木我怎么都放不进去。”我提示他们:“看看木板下边有没有机关”他们发现了木板下边有卡口. <br> 佳林不满足滑滑梯,开始让轮胎也玩起了滑滑梯,又有小朋友加入了,他们感受到了坡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不久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了。<br> 分析:加入了大体积的材料后,幼儿在身体动作发展上有了新的一些技能发展跳跃,平衡,走,攀爬。从观察中看出,教师提供材料的丰富与适宜性对于小朋友的创意搭建活动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在适宜的材料促进下,小朋友们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人际交往得到了提升.<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指导策略调整</b><br></div> 与幼儿用表征的方法进行总结,谈话的方法让幼儿寻找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亲身体验。<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游戏推进—玩转轮胎</b><br></div> 接下来的游戏中孩子们调整了轮胎的高度,比之前的轮胎滑梯好玩了一些,但是慢慢的轮胎滑梯对他们挑战性也不高了,玩的孩子也少了。这时有的孩子拿着木梯板又有了新的游戏,只见静姝煞有介事的指挥着大家:“杨淑雅,我这个轮胎里需要放木板,你和佳宜去搬吧!”大家开始一起合作搭建起来。<br> 分析:通过了几次活动开展后,从观察中发现幼儿开始慢慢的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任务感还不强烈。容易被一些其他的材料、事物分散注意力,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和正向的引导,在这个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br> 材料调整:孩子们对于轮胎和木梯板的结合兴趣慢慢降低了,和孩子们讨论:加入什么材料更好玩?滑梯上的轮胎滚动比小朋友滑滑梯还好玩,“那还有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球”。<br> 本次游戏合理地应用低结构材料——废旧轮胎,来满足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不同的差异性,当孩子们经常玩某一种体育器械,甚至是同一种玩法的时候,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同时也不能满足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需要。本次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尝试玩,到创新玩,再到自主设计玩不仅发挥了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幼儿体能活动探究式地学习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尝试。<br> 智慧:一冉她们在搭建滑梯时,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到最后成功,发现坡度与滑动、滚动的关系,也表现出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语言的智慧和搭建的智慧。<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计划——尝试——调整——验证——总结</div> 我的发现:当我以儿童的视角去体验儿童的游戏时,让我有太多的感触,他们确实是了不起的儿童:<br> 当我以儿童的视角去体验儿童的游戏时,让我有太多的感触,他们确实是了不起的儿童。我发现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彩和惊喜,在游戏中他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br> 1.在幼儿已经有了玩轮胎一定经验的积累后,在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尝试让幼儿体验轮胎和其他材料结合的效果的区别和差距,进行记录,对于个别安全隐患,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检查,个别材料进行替换。针对孩子们对坡度和滚动关系的好奇,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轮胎和山坡的结合,来让幼儿继续探索满足好奇心。<br> 2.开展《寻坡记》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寻找坡、探索坡知道坡在生活中的作用。

轮胎

幼儿

小朋友

游戏

滑梯

孩子

材料

尝试

开始

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