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位于海南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距离市区25公里,始建于2001年,以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是海南第一个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主题,集观光、度假、黎苗族风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圣地,也是国家批准在全国各著名革命根据地立项建设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且是100个景区中被列为全国30个“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之一。</p><p class="ql-block">今年三月在海南过冬期间,特地瞻仰、游览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进纪念园,就走进了琼崖革命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来到这里既观光赏景,也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既放松身心,也增加阅历,振奋精神!</p><p class="ql-block">八月一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是属于军⼈的节日,对于曾经军人的我来说是⼀个永远都会纪念的节日。今年是我军建军95周年,我将这次红色旅游编撰成美篇,献给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琼崖纵队女战士</p><p class="ql-block">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成立于1931年5月1日。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战开始,直到海南岛解放,勤劳勇敢的海南妇女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支援前线扩军运动中,像男子一般踊跃报名上前线。她们绝大多数在连队里担任炊事员、看护员、交通员、运输员、公务员,简称“五大员”。这些妇女大多数来自农村,在旧社会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还受夫权父权的压迫,渴望自主自由。她们虽然大多数是文盲,但参军后革命意志极其顽强,不少在战争中立下大功。1950年海南岛刚解放时,琼纵全军庆功大会上,有18名女战士,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模范的“人民功臣”。其事迹已于1964年由同名电影《红色娘子军》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而被全国群众所熟知。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整体,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但她们的事迹和精神在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史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p><p class="ql-block">本世纪初,经海南省领导批准,原琼崖纵队女战士统称“红色娘子军”。历史没有忘记她们,共和国没有忘记她们。“红色娘子军”的称号,是对琼纵女战士革命历史的光荣定位。</p><p class="ql-block">2014年4月19日上午8时40分左右,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p> <p class="ql-block">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琼崖军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继建立乐四区、母瑞山、八连岭、琼文、美合等革命根据地之后,在抗战胜利转入解放战争的关建时刻,1946年琼崖特委做出<集中力量开辟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重要决策。在黎族、苗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1948年成功创建了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结束了长期无稳固后方基地的历史,为坚持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进而夺取海南解放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5日手机随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