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相一</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稍微关心军事的人都知道:现代战争中,无人机成为新宠,大显身手。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早在50多年前,美军就肆无忌惮地使用无人机侵入我国领空,并遭到了我空、海军航空兵的痛击。</p><p class="ql-block"> 无人飞机起源于上个世纪初叶,开始只用于体育航空模型活动,后来发展成高炮和歼击机打靶的靶机,进入60年代后,无人驾驶飞机装上了发动机,可以飞行上千公里并有效回收,美国率先制成无人驾驶侦察机,用以搜集别国情报。</p><p class="ql-block">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之后,美国不断采取升级行动,扩大侵略规模,派遣军舰和飞机对我国沿海和内陆进行侦察挑衅,从8月29到9月29日的一个月内,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连续6次入侵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来通常在北部湾出现,然后侵入我海南岛领空。严重威胁我国安全。</p><p class="ql-block"> 美军“火蜂“”式无人驾驶侦察机升限为18600 ~ 20000米,最大时速为0.96倍音速,机身长7米,翼展只有3.91米,总重量1500公斤,头部装有一台专用照相机,通常由运输机做母机,携带至距目标一定距离的上空投放,然后由无线电遥控进行侦察和回收。具有体积小、速度快、飞得高的特点,不易被我雷达发现,更不易被我机击落。</p> <p class="ql-block"> 为防止美国对我国进行突然袭击,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驻南海地区的部队迅速加强了战备,我海军航空兵防空作战的重点转向南海方向。1964年10月17日至12月11日,海军航空兵政委彭林中将率领工作组,会同南海舰队政委方正平中将率领的舰队工作组,到南航部队检查指导战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 遵照海军指示,海航四师选调10团大队长张炳贤、副大队长舒积成、中队长王相一以及领航员、地勤人员等29人,配备歼-6飞机两架组成小分队,由师参谋长辛英元率领,于1965年2月20日进驻海口机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分队飞行员研究敌情</span></p> <p class="ql-block"> 小分队针对敌我飞机特点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试验,大家认为,虽然歼-6升限17500 ~ 17900米,与美机飞行高度相差二三千米,除了拆除一些不必要的设备“瘦身”以外,飞行员还可以通过“跃升”达到极限高度。在极限高度上,飞机能停留的时间极短,不能作稳定平飞,瞄准困难,开炮时机不易把握,操纵稍有不慎,飞机就有可能进入螺旋等危险状态。小分队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进行跃升极限高度的飞行试验,第一次跃升试飞就达到了18200米。后来他们又冒着更大的风险,终于达到了18600米的高度。高度虽然达到了要求,但要在极短的停留时间里,稳、准、狠地开炮命中敌机,飞行人员又反复钻研和练习瞄准和射击本领。 </p><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24日12:55,我雷达发现美国电子侦察机一架,高度1000米,时速850公里,紧接着12:58,我雷达又发现美国无人高空侦察机一架,高度6500米,速度750公里,向海南岛方向窜来。</p><p class="ql-block"> 南航指挥所判断,前一架飞机是佯动,吸引我之注意力,配合无人高空侦察机的侦察活动。13:08,指挥员、南航副司令员张文清下令10团张炳贤驾歼-6单机从海口机场起飞,在空域待战,13:27,又令10团王相一驾歼-6单机从陵水机场起飞,策应张炳贤,于海南岛南端一线拦截南窜之敌机。</p><p class="ql-block"> 张炳贤攻击未果,所剩油量不多,指挥员令其返航。13:39,指挥员令王相一投掉副油箱投入战斗,这时距敌约30公里,已经发现目标,我机爬高接敌,当高度16000米时改平增速,此时敌机高度为17600米左右。13:55,地面领航员令王相一跃升,王相一发现距离较远,请示稍等,继续平飞增速,待距敌机3800米、观察角18︒时,恰到好处,13:56王相一迅速跃升,占位后瞄准敌机,当距敌机411米时,双炮齐发,打得敌机左翼冒烟,王相一紧追不舍,到14:01,王相一再次跃升攻击,开炮两次,敌机直线向外海逃窜,14:09退出战斗,发现已经到了海南岛最南端,返回海口机场油量不够,于是在指挥员指挥下,在陵水机场安全降落。后查明,美机飞出我领海后,坠落于越南岘港东北海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首长接见作战有功人员。第一排:左一:张文清;左二:王立珠;左五:赵汇川;左六:舒积成。第二排:左三:王相一;左四:张炳贤;左五:辛英元;左六:时任南航司令员罗文华;左七:周克林;左八:时任南航政委周志先</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战斗是海军航空兵部队首次在华南地区对美军无人机作战。指挥员用兵得当,以两批兵力分别从两个机场起飞,当第一批攻击无效时,适时投入第二批兵力,保证了作战的胜利。飞行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发现离敌机较远时,适当推迟了跃升时间,占据了有利攻击位置,终将敌机击落,取得了海军航空兵对美国高空无人侦察机的首战首胜。王相一荣立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相一</span></p> <p class="ql-block"> 王相一:山东高密人,1934年2月生,1951年2月入伍,1956年5月入党,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入空军12航校学习飞行,毕业后分配海航四师,曾任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副团长、正团职研究员等职,2004年7月去世,享年70岁。</p> <p class="ql-block"> 图文来自″桑榆重晚晴” 作者杨忠义(海军大校 海军第一航空学校第16期领航学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