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坛八庙话北京之太庙篇 <p class="ql-block">老北京有句俗语:“九坛八庙颐和园。”是旧北京名胜的典型代表。“九坛”指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诸坛;八庙系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这几处在封建时代都是帝王们祭祀列祖列宗、神佛、历代圣贤先哲的地方。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前殿为祭场,每年岁尾年终举行大祭;中殿为寝宫,供奉本朝帝后神位;后殿叫祧庙,供皇帝远祖神位。 太庙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紫禁城鸟瞰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京太庙平面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京太庙平面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京中轴线航拍图</i></p> <p class="ql-block">“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自古崇尚礼制,“礼”不但约束着王侯将相、士农工商的行为举止、条法科律,建国立都、在祀在戎皆须符合礼制。《周礼·考工记·匠人》有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左祖右社,意为,在营建都城时,应在宫室的左侧(东侧)建设供奉祖先的皇室宗庙,在宫室的右侧(西侧)建设祭祀社稷二神的祭坛。坐落于北京中轴线故宫正前方东西两侧的古建群太庙与社稷坛,它们的建设存在就完全呼应了这一礼制要求。</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的城池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建造规律。尤其是涉及到宗庙这部分,更是复杂。即便是建立在前朝的社会体系基础上,也不会希望让人们觉得是对前朝的完全继承。因此中国历史上类似古建群在几千年漫长更迭过程中,无可避免地经历了数次“脱胎换骨”。明清之后,不仅基本保留了元大都北京旧城原有的格局体系和面貌。而且改变了“破旧立新”的做法,才使我们在今天能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都城的面貌。由于太庙拥有在政治文化上特殊的价值,尤其在古代,人们会把宗庙、宗祠当成核心,这是一种地位的显示。太庙作为这种核心地位的象征,也就成为了仅次于故宫主殿(太和殿)的存在。《吕氏春秋·慎势篇》中对中国古代国家的营建有着这样一种说法:“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可见“太庙”备受尊崇。</p> <p class="ql-block">“庙”是祭祀朝拜祖宗的地方,宗庙作为祭祀场所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宗庙最早出现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死去的亲人能够保佑自己,所以会对去世的先人祈祷祭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就逐渐有了一套固定的形制、规模和制度,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宗庙文化。繁体字“廟”从广从朝。“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字形是早晨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最初的意思是早晨,朝拜、朝觐、朝廷等都是引申义。“庙”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就是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在中国古代,人们崇拜死去的祖先,要建造专门的场所供奉其灵位,不同身份有不同的庙制。在名称上,普通百姓之庙称为祠堂,官宦贵族之庙称为家庙,皇室和诸侯之庙则称为宗庙或太庙,《周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六世族以下历代先人,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宗庙一般建在君王宫殿的左侧,与宫殿右侧的社稷相对。其中社稷象征土地,宗庙象征血缘,两者共同构成国家的象征。在方位上,宗庙往往建在宫殿中最尊贵的方位,其建筑也是整个宫殿中最雄伟的。古“大”、“太”字同,“太庙”又作“大庙”。初周天子和诸侯的始祖庙为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汉郑玄注:“大庙,始祖庙也。”春秋时,鲁国称周公庙为太庙,因周公姬旦是鲁国始祖。《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庙”,即“周公庙”。后代相沿置,以皇帝祖庙为太庙,设于京师。太庙主要是祭祀的地方,因此古代皇帝祭祀都是在太庙举行。古代君王或诸侯一年内要定期对宗庙进行祭祀,如遇出征、丧葬、婚嫁等重大国事或家事,均要祭祀宗庙,祈求祖先保佑或向祖先汇报一下。古代管理宗庙的官员职权不大,品秩却很高。在太庙举行的祭祀有很多种类,宫廷祭祀共80多种,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个等级。大祀为皇帝亲自祭拜,中祀一部分是皇帝亲祀,大部分分派官员祭祀。群祀就是官员代替皇帝祭祀去。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太庙地方的牌位要捧到享殿,皇帝会来这祭祖。</p> <p class="ql-block">家庙乃是中国古代的官宦贵族建立供奉祖先的地方,一般是一个家族单独建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到魏晋宋齐梁陈,到隋唐,一千多年,必须是有爵者才能建家庙,一般居民人家,不管你社会地位有多高,家里多有钱,都没有资格建立家庙。到唐代,官方允许建私庙,即允许无爵的家庭建家庙。但此时的家庙建立仍然局限于社会中上层家庭,或官吏,或军武,或乡绅富贾等。古人在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都要对家庙进行祭祀,如《红楼梦》中贾家一门在大年初一要全体到家庙中祭祀。另外,古人在出远门、升迁、婚丧等事情时都要到家庙里告诉祖宗一声。如《红楼梦》贾政在朝廷升职及因放外任出远门时均到家庙中跟祖先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周礼》曾规定庶人祭祀祖先只能在寝内,不得建庙。普通百姓是没有建立宗庙的权利的,所以他们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祠堂。祠堂源于秦汉时期。先秦时期,由于拥有家庙的资格要求太高,一般居民家庭没有祭祖的地方,于是从家庙祭祖文化分离出祠堂。相对家庙来说,祠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扩大了。汉代流行墓祭,即到墓地祭祀父母先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庙。从西汉开始,墓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般事项,人们在墓前建设一些屋室,供祭祀所用,这些屋室就是最初的祠堂。后来,祠堂的规模越建越大,屋室越来越多,功能越来宽广,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特定职能和功用的地方和场所。明嘉靖时,允许民间“联宗建祠”,于是全国建立起无数集体性质的“祠堂”。一般一个村庄的同姓便会建立一个祠堂,尽量盖得豪华一些,以作为本姓的荣耀。其用途除了祭祀之外,还是族内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场所,也是族人商议族事之地。其内一般存有族谱、对于姓氏渊源的介绍、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p> <p class="ql-block">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靖难获胜后的明太宗朱棣,经过十多年的策划和后续建设,终于将大明都城自南京迁往北京(京师)。此后京师北京作为大明国都,延续了二百二十四年。成祖及其之后的十四代皇帝,都在此登基,在此去世。自迁都后,原大明皇室的家庙----太庙,也从南京迁往京师,供奉明太祖朱元璋以下历代大明皇帝的神主,及太祖追赠的四代祖先(德祖、懿祖、熙祖、仁祖)牌位。太庙,起源在三代,夏时期就有了雏形,当时称为“世室”,商朝时称“重屋”,周代称“明堂”,自秦汉起,始称“太庙”。这即是帝王家庙,用于祭祀祖先,传承统治合法性。太庙里祖先的牌位,几乎相当于社稷的代指。</p> <p class="ql-block">从城市方位布局上来讲,太庙占据绝对重要的一角,故宫东南角,这是个非常突出的位置。紫禁城最前方,一边是太庙,一边是社稷坛,这是作为‘建国立都’的礼制象征,从规划角度讲,太庙占据了很明确的城市地位。从南边的视角看过去太庙最外围是一片非常茂密的柏树林,柏树是用在祭祀祭奠意义比较强的建筑里,与之类似的还有天坛。柏树林的存在为太庙营造出一种非常肃穆的氛围。人们穿过戟门进入到太庙宽敞的院落里,通过这种一层一层巧妙过渡地设计,使得矗立在高台上的主殿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嵌入视野后升起一份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古人为了建立起这种对祖先心怀崇敬的氛围感,在建筑布局规划设计上选择了这样的一种营造方式。”置身于太庙中能感受和体会到古人对祖先的一种敬仰。这和我们对天、对自然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有着很浓厚的人之于人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很多是靠设计做出来的,中国的建筑更多的则是融入了感觉、观念、思想、精神。当看到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群时,往往感觉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身临其境后细看方可发现不同的奥妙之处,这就是受文化根基的影响。中华文化至少有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积淀。时至今日我们仍未能完全领悟,中国的文化表达有时候语言上是极精简的,但意义却是非常深远的。不同时代对文化认知不同,所追求的重点不同,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的文明高度。</p> <p class="ql-block">了解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后,我们发现,广义的礼无所包,它从“治人之情”到正天下家国。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文明体系让人的情感在冰冷的建筑里从单薄逐渐迈向了浓郁。太庙是北京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独特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北京中轴线建筑之眼。太庙建筑、太庙祭祀、太庙礼乐、从太庙到文化宫。这里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故事。类似像太庙这种坛庙建筑的存在实际上饱含着古人的一种美好祈盼,他们希望命脉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希望通过用建立宗庙的方式来显示家族的强盛和能力。应该说,这些不止是文化上的事儿。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古代统治者在政治上的需求,通过一种观念上和理念上的制约来维护他的权力、管理他的家族和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