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边,两洞天——拙文刊登于7.23上海老年报红枫版

月玲

<p class="ql-block">欣姐的老家在安徽巢湖,她总说要重游故乡。去年夏天,我便随她在巢湖小住了几天,到姥山岛、三河水乡以及巢湖畔的紫薇山游玩。“紫薇山原来没有名字,就是一座野山。”欣姐说。</p><p class="ql-block">山西、浙江都有紫薇山。这里的紫薇山不高,也不大,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我不知道山上有没有紫薇花,只是感觉此山极为清新秀美。</p><p class="ql-block">紫薇山下有两个神秘的洞穴,一个叫紫微洞,一个名王乔洞。“紫微洞,原来也叫双井洞。相传古时候的老百姓发现这里有两口天然井,常年在这里汲取井水。慢慢地,井水不见了,露出一个大大的山洞。”欣姐对我说着她所知晓的紫微洞。</p><p class="ql-block">走进洞里,艳丽灯光将洞穴装点得雍容华贵。拱形的洞顶随意地弯曲着,配上红蓝相间的光带,很有宫廷气派。从洞底往上看,很多钟乳石形状各异,令人遐想绵绵。洞口处,一排排字迹已模糊的碑帖 (唐代或者更早)积淀着岁月的痕迹。洞口末端的地上,有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石刻易经图案,有阴阳八卦,甚至有六十四爻的清晰痕迹。</p><p class="ql-block">如果说紫薇洞是艳丽的,与之毗邻的王乔洞就是悲壮的。王乔洞也叫王乔石窟。传说,春秋时代周灵王太子在此修炼成仙。这个洞,长不足60米、高不道4米、宽3米左右,是一座天然摩崖造像石窟。进口处有一长排石刻浮雕动物,汇集成墙。象、马、虎、狮……造型谦卑,表情温顺,似乎在恭候它们的主人,也有些像蛇马牛的结合体。入得洞内,忽见一座座石佛雕像,整排整面地围绕着我。有盘坐的,有站立的,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飘逸的袈裟吴带当风,佛身似乎起了“浆”,很是圆润。目光沿着佛身向上,咦,怎么没有佛首?再看看周边的石佛,原来是清一色的缺失!太意外了!赶紧来回察看,前前后后共600多尊石佛,只有一有佛首,其余的一律没有!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刻细看介绍,上网搜索,再找人打听,跑进跑出。出口处的工作人员猜到了我的疑惑,大声问:“是要知道为啥没头吧?”我点点头。他说:“唉,没人知道的。”“为啥?”“专家都来考证过,没结果。有人说是被盗了,也有人说,是故意不刻上去,还有人说,受限于当时的工具,反正都是猜测。”</p><p class="ql-block">我不信是受工具限制,不是还有一尊完整的石佛吗?故意缺失也不太可能,不然如何呼应周灵王太子在此修道成仙呢?我猜,被盗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很多石佛的脖领口处均有一个空洞,五六厘米大小,或许,这就是佛首被盗后留下的伤口吧。</p><p class="ql-block">我在这些无首石佛前伫立良久,想象着每一尊佛像上的慈眉善目。无首之因已成千古谜团,巢湖水的起落声声,便是恒久的诉说。</p><p class="ql-block">欣姐和我感同身受,她说,回家后,要试着画一些佛首。对了,她会画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