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的一部分。总书记的报告总共13个部分,“文化自信”不偏不倚占据最中间的第七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 为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深耕厚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东昌府区教体局为全区领导班子成员和班主任送上福利,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培训会。主会场设在奥森小学,分会场设在各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通过腾讯会议在所属学校集中观看。此次培训,教体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特邀请北师大哲学博士郭继承教授主讲,为大家奉上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次培训,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对分会场进行精心安排,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周密部署!</p> <p class="ql-block"> 郭教授从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说起,带领大家穿越中华五千年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精神追求的积淀。郭教授提到教育孩子要做到“四爱”,即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人民,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行稳方能致远,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们要时刻谨记:教育一定要培养能担当国运的人!立精神魂魄比掌握任何工具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文化自信做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郭教授从6个方面谈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是文天祥的以死报国,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一个精神上跪拜的民族,不会成为令人尊敬的大国;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若是丢了,这个民族将万劫不复!</p> <p class="ql-block"> 没有伟大的文化支撑,就不会有伟大的民族与创造伟大的时代。中国是文化大国,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文化、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热爱中华文化、献身祖国建设、对人民群众有真正的感情、真诚的拥护党的中国青少年,事关中华民族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然,传承文脉与坚定文化自信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是历史的翻版,也不是西方的复制品,创建中国自身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迫在眉睫、任重道远。</p> <p class="ql-block"> 对此,郭教授从4个方面针对如何推进作了思考,提醒大家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有关论述,不要简单地当作政治学习;要融会贯通,实现人才、学校与学生的有机结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立德树人与学习提升;要建构实施主体、师资、教材、内容、活动、考核标准的落地体系。</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新要求,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一字一句就能完成的宏伟事业,我们始终都要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忘自己的民族怎么从千年走来,才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往前。传承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培养一代又一代发自内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党、全面发展、敢于担当的中国少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能否创千秋伟业!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当!</p> <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大家的广泛参与,通过此次培训,每个参训教师深知,唯有将所学所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不辱使命、不负韶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立魂,无悔于时代,无悔于人生,无悔于祖国和人民!</p> <p class="ql-block">编辑: 庄昕芹</p><p class="ql-block">图片: 庄昕芹</p><p class="ql-block">校对: 李传博 张林</p><p class="ql-block">审核: 韩士涛 石玉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