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博士读周本淳教授我以不贪为宝有感

李士金农夫

<p class="ql-block"> 我以不贪为宝</p><p class="ql-block">(文见淮海晚报1995年2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周本淳</p><p class="ql-block">欧阳修《归田录》里记载:吕蒙正做宰相,有一个朝官想求吕提拔,就拿出祖传一面宝镜请吕弟献上,并且说,这面镜子能照二百里。吕弟瞅个空子献给哥哥,吕蒙正说: “我脸不过碟子 大,安用照二百里!”他弟弟自知哥哥的性格,就不敢再提了。</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个人献块宝砚给王安石说:“这块砚用口一呵气就能出水。”王安石笑笑说:“就算能出一石水,能值几何?”把砚台还给那人。此事见于吴垌《五总志》。看了这两则小故事,不由得想起《左传》襄公十五年宋国子罕的事来。有人拿块宝玉献给子罕要求帮忙,子罕还给他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你收回你的玉,我保持我的不贪,各人保存各人的宝贝。假如我受了你的玉,就是各人都丧失自己的宝物,那又何苦呢?“</p><p class="ql-block"> 我以不贪为宝”,封建社会的真正清官,没有不遵奉这一信条的。但愿这一美德在今天不被当政者抛到脑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士金按:周本淳先生是全国著名学者,著述甚丰。尤以典籍校勘闻名于世。我1978年在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后改名为淮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读书时,周老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他讲课以旁征博引著称,深受广大师生敬佩。作为周老的学生,我至今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课堂上敢于挑战所谓权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严厉批评郭沫若对李白杜甫的研究,认为郭的那本李白与杜甫,抑杜扬李决不可取,并借题发挥批评郭缺乏独立人格,是跟风跑的zhzhi工具。我听课当时即受到极大震撼,原来鼎鼎大名的学界泰斗,人格分裂,品行可议。</p><p class="ql-block"> 我大学期间阅读郭沫若的散文诗歌,最吸引我的是郭大张挞伐蒋介石的文字,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言辞激烈,几近谩骂。当时我只是不到20岁的青年人,还没有比较郭在49年后的表现。阅读郭的诗歌则感觉其无病呻吟的诗风令人作呕,与其生活作风类似。我深感周本淳老师批评郭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的文痞是恰当的。周老的社会批评文学批评言论对我影响深远,至今铭刻难忘。</p><p class="ql-block"> 周老的书法亦好,他写在黑板上的一句勉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前贤名言:</p><p class="ql-block">好书不厌百回读,</p><p class="ql-block">熟读深思子自知。</p><p class="ql-block">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后来也经常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阅读理解躬行。</p><p class="ql-block"> 周老在1980年代末期出过一本书:读常见书札记。当时社会已经开始朝市场经济方向变化。那么好的学术文章集,出版社还是要著者本人购买若干册。1987年我已经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开始分配到淮阴(即今日之淮安市)市委宣传部工作,几个月后自己抱着档案来到淮师(周老介绍,朱祝三办理接受手续)上班。周老出书时,我已经与周老在同一个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周老,谈起出版的书,得知要老师本人购买,我主动提出购买100本老师的书。周老自然很高兴,我们师生深知:好的学术著作,能够广泛流传,必然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看到周老的公子发表在朋友圈里老师多年前的文字,很是感动,人人若能以不贪为宝,即是人人克己复礼为仁也,天下归仁焉。周老1995年写的文字即是他的真实心声。人人不贪名权利色,天下没有内耗残杀矣,天下和平幸福快乐矣。然而,我们面对今日之世界,战火纷飞,疫情四起,无言独上西楼矣……[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李士金2022年7月26日上午记于淮师文华苑10-602室。</p> <p class="ql-block">这是淮师学生考试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周本淳教授曾经在南京工作,与南师附中季廉方先生是好友。他们后来都下放淮安工作。季廉方到盐河中学任教,李士金农夫有幸成为门下弟子。</p> <p class="ql-block">淮师北校区考场。</p> <p class="ql-block">淮师东校区树林草地,深受小朋友喜爱。</p> <p class="ql-block">淮师东校区画面,周本淳教授工作期间主要在东校区即老校区讲课,王营校区是全国高校扩招后才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李士金农夫在思考,建行薛中华摄影。</p> <p class="ql-block">东校区的树木参天,这与張基舒副校长和手下一班人当年的努力工作有关。</p> <p class="ql-block">李士金农夫的公益宣传座驾。我始终不渝追求人类社会和平理想,与父母老师的教育熏陶有密切关联。淮师对我影响大的大学老师有周本淳,于北山,萧兵,周桂峰,力量,杜正堂,周慎钦,王兆麟,李加珍,李德友,郝名树,张载轩等。</p><p class="ql-block"> 我读大学期间,专心读书,很少与同学交往,皮大山班长,程芳银副班长,于跃敏副班长,关心群众,受益良多,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亚夫,朱文俊,陶代汉,王泽清,薛崧云,胡晓扬,杨春生,林丽丽,王丽华,沈新民,朱陆,卢江,张德法,王正军,王玉林,颜祥林,李步春,管其刚,谢氓,张长年,王松泉等等同学都帮助过我。许多同学都是毕业后才比较熟悉的或者知道姓名的。尤其是一班的同学更是如此。如陆玉龙,伏祥忠,庄斌,袁晓明,贾树军,彭国龙,姜勤,章萍,高启慧,童超贵等同学。赵云,陈刚,一班闻人也。</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也很少与同学往来,退休后这两年才有一点应酬。体验又一种生活矣。现在(2022年7月26日)决定还是回到书斋中来,隐居山林,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不再参与任何应酬,不到饭店吃饭矣。在此祝福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