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山县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日记

秋水一色

<p class="ql-block">探索名门世家成功的深层原因!</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学习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p><p class="ql-block">1、家长的三个教育思维境界,(1)处理出现的问题。(2)培养优秀的品质(3)拉升人生高度。</p><p class="ql-block">2.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体力和能力,而在于心灵和思想的高度。</p><p class="ql-block">3、培养孩子主动认知能力,产生深层认知,要想产生深层认知必须要给孩子足够多的实际经历和体验,能实景的不视频,能视频的不图片,能图片的不文字。</p><p class="ql-block">4.孩子的学习不能跳过感觉和感知,只从认知到知识是浅层认知。经历感觉到感知再到认知才会形成思想。</p><p class="ql-block">5、当我们没有足够高的格局,足够大的视野,我们的认为只代表我们认为的。人生到了一定的高度是没有风雨的。</p><p class="ql-block">6、提升孩子的人生高度要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发现力,格局力,敬畏力,价值力。</p><p class="ql-block">7.熟悉感+好感=遇见。成才=知识+见识。</p><p class="ql-block">我感受到:家庭教育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我决定:接下来的生活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并主动与实践相结合。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思维。</p><p class="ql-block">光山县实验中学 梁桂霞</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去体验,感知力会转化为发现力。其实,孩子的童年不一定要用物质来填满。生活中保持一种仪式感,制造一点期待感,更能给孩子带来一种信念的坚持和发自肺腑的感悟,满足时的幸福感,未如愿的失落感,体验生活的五味杂陈,书中学不到,金钱更买不到,交给孩子慢慢体会,期待他们静静成长。</p><p class="ql-block">我感受到: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必多说,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给与孩子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只有家长提升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才能带孩子到达不一样的远方。</p><p class="ql-block">我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他们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要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指教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被迫去成长,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以作家龙应台的这句话共勉“我,坐在斜阳浅照的⽯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孩专⼼地做⼀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辈⼦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他五岁的⼿指。孩⼦,你慢慢来,慢慢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7月24日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成才=知识+见识 一个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决定了他以后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应该不要一味地告知他这是什么,这只是浅层的认知,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以达到深层认知的目的!</p><p class="ql-block">要注重拉升孩子的人生高度,一个人的高度有了,他就会想往更高的地方去!只要让他体验到美好,他才会想要美好!</p><p class="ql-block">我的感受:确实如同莹千老师说的一样,只有自己提升了,有了高度,好多问题都突然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困在自己的思维里一目障叶,</p><p class="ql-block">莹千老师带我们跳出来,才发现教育最最有用的是让孩子去感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我们强加给他的!被勉强的,强塞的只会让孩子反感痛苦!</p><p class="ql-block">我决定:相信花会开,对孩子,我们要耐心等待!带他运动,热爱生活自然开始,让他感受美好,心存美好,他就会追求美好!一个人格健康,身体健康的孩子才是他成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p><p class="ql-block">1、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体力和能力,而在于心灵和思想的高度。</p><p class="ql-block">2、培养孩子主动认知能力,产生深层认知,要想产生深层认知必须要给孩子足够多的实际经历和体验,能实景的不视频,能视频的不图片,能图片的不文字。</p><p class="ql-block">3、当我们没有足够高的格局,足够大的视野,我们的认为只代表我们认为的。</p><p class="ql-block">4、提升孩子的人生高度要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发现力</p><p class="ql-block">5、在安全的视线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体验。</p><p class="ql-block">6、家长应该学会管住嘴</p><p class="ql-block">,管住腿,做个懒人,让孩子在前面领着我们去发现</p><p class="ql-block">感受到:1、思维高度的差别会带来很大格局的差异,格局眼界的差异又会影响行为,最终会造成结果的不同。所以要努力提升思维高度。2、上午那一场孩子们拼尽全力挣脱阻力奔赴梦想和下午家族三角形的演示让我深受触动。</p><p class="ql-block">我决定:在以后的生活和教学工作中把学习到的知识,思想认识贯彻落实,并不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努力修行自己,变成一个更美好的人,培养更多美好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徐老师所讲,要让孩子自己去感知,让他将自己的感知力转化成发现力,而不是直接去告诉他。实践得来的感受要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2.提升自己心灵和思维的高度。今天讲到的第三种教育思维提到要提升孩子的人生高度,打开他的格局。我觉得作为父母,自己的眼界和心灵的疆界是不是也要打开呢?父母的格局大了,孩子多少耳濡目染是不是也会有所影响。孩子的格局打开了,他的价值力是不是也会有提高?那怎样提高自己的“高度”呢?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在我看来便是读书。读书可以使人明智明理,对于自己的思维的改变也是很有效的,从而带来眼界的开阔。</p><p class="ql-block">我感受到:1.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要进行学习,并能终身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一直都听过甚至告诫学生了这样一句话: 活到老,学到老。那么,我们老师自己也要抱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且能努力践行。作为父母,我们也不要抱着“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种心态去和孩子交流。要放平心态,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去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毕竟我们不能替他去过他以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2.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上要充满活力与激情,这是我这两天里在阿曼老师和徐老师身上感受到的。因为你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听这一堂课的学生的状态,乃至影响孩子对这门课程的感受。如果你上课时总是充满热情,活力四射的话,学生感知到的也是积极的,情绪也会被带动甚至带入其中,乐在其中。相反,如果你自己不够热情,孩子感知到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又怎么会乐于听你上课呢?不过是一种被动接受而已。</p><p class="ql-block">我决定:将自己在这几天的所学掌握好并能灵活运用于以后的生活实践当中。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都是现今社会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孩子身上所折射出的问题,也印证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7月24日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的收获:让孩子乐在其中,培养孩子主动认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深层体验,天然保护好孩子的发现力和感受力,达到深层认知,孩子很难忘记实景内容,增加熟悉感,将这些能力发展成为思维创造力。同时要提高格局力,见识广了,再加上学到的知识,心才会被放大了,才能成才。</p><p class="ql-block"> 我的感受:当我们没有足够高的格局,就不要打碎孩子的梦想,不要让孩子按我们的目标前行, 我们认为的不一定是孩子认为的,也不一定适合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决定:育人先育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走进自然,多体验和感知,提高自己的思维高度,不能生搬硬套,填鸭式教学,要因材施教,维护好孩子们的发现力,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力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p><p class="ql-block"> 1.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竞争在起跑线上,而是要竞争高度,要提升孩子的人生高度,就要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发现力。</p><p class="ql-block"> 2.浅层认知与深层认知,要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孩子主动认知能力,产生深层认知。</p><p class="ql-block"> 3.成长=知识+见识</p><p class="ql-block"> 4.孩子学习的三大障碍是过早、过多、过快。</p><p class="ql-block"> 5.学会管住嘴、管住腿的懒人模式。勤奋模式是人为刻意设计的,是无效的。</p><p class="ql-block">我感悟到:</p><p class="ql-block"> 1.家长的格局影响着孩子人生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2.良好的家风至关重要,传承家文化,弘扬家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决定:</p><p class="ql-block"> 多读书,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和孩子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p><p class="ql-block">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心灵与思想的高度,人与人之间不是竞争起跑线,而是竞争高度。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断“鸡娃”,让孩子过早地绽放;过多地接受;过快地成长。让孩子被迫成为自己想让其成为的人,不管过程如何,是否是孩子自己愿意的、是否会伤害到孩子。结果往往是累了亲情,也淡了感情。</p><p class="ql-block"> 我感受到:</p><p class="ql-block"> 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其被迫成为不如乐在其中。转变思路,勿以大家长式方法与孩子相处,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引发孩子所想所要,不要直接告诉他,要让孩子自己感受。树立好的家风,改变孩子的第一步要改变自己,你永远也教不了孩子你所没有的东西。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请慢慢来,静待一枝花的绽放!</p><p class="ql-block">我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孩子首先要提升自己,只有自己能做到,才能让孩子学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家庭教育方面,求学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学习和探索。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听了徐莹千老师一天的课程,感觉更进入状态了一些。听着老师的启发,让我对自己之前的家庭教育又有了新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也在书上、自媒体上看到过与莹千老师类似的观念和说法,其实这些理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就像书上说的那样:“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我应该比普通家长更了解教育,为什么自己孩子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自己又为什么感觉这么无力呢?</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受父母那一辈的影响太深刻了,还有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身边人的固有影响,已经形成了思维固化,我们习惯性地把已经熟悉的行为模式简单粗暴地运用到孩子身上,美其名曰:“都是为了你好”。其结果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时候找到原因,改变自己了。只有改变了自己,孩子的变化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7月24日:徐老师在这节课中把孩子的认知分为被动认知和主动认知,浅层认知和深层认知。被动认知是孩子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一直推着他们按照我们家长或者老师的要求往前走,往往忽略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迷茫,就会疑惑:"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吗?"一旦离开了了父母老师的视线,开始无拘无束,放飞自我,人生走向另外一个轨迹。而主动认知的孩子,他精力充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去探索未知,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更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带来快乐,而不是像被动认知的孩子,一直在压抑自己去适应家长,适应老师。其实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往往也会忽视孩子真正的想法,日常的教学,更多的偏向于我讲你听,教学任务的驱使,作业的压力,时间的紧迫感等等貌似都成了被动认知的帮凶,我们成了凶手,去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真的要好好考虑去引导孩子自己去主动认知,像徐老师说的那样,能去亲身经历的我就不去看视频,能看视频的就不看图画,能看图画的我们就不去看书,能去看书自己发现的,我们就不要口头说教。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我们有限的资源里面发挥我们最大的优势来引导教育孩子呢。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啊,也可以丰富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教育学生啊。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的"教具",为我们的课堂增添增彩。</p> <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p><p class="ql-block">我收获到:</p><p class="ql-block">1、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体力和能力,而在于心灵与思想的高度。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竞争在起跑线,而是竞争的高度。</p><p class="ql-block">2、不要直接告诉他—浅层认知</p><p class="ql-block">让孩子自己感受—深层认知</p><p class="ql-block">人天生具有感觉、感知力。</p><p class="ql-block">3、在安全的实现范围内,让孩子尽情地去体验,他做人、做事就会有底线。丰富的体验决定思维的高度。</p><p class="ql-block">4、每个人都在有限的范畴内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我感受到的: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我们不能保证他的每一个生长节点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他不是一个完人。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有他闪光、动人的瞬间。教育就是要善于抓住一个人在某个瞬间的好行为、好想法,在发现中肯定,在肯定中激励,在激励中传播,在传播中影响每一个人,让这些行为慢慢地由一个偶然的行为变成稳定的行为,从一个人的行为变成一个群体的共识,并逐渐成为一个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追求。</p><p class="ql-block">我决定:继续学习充电,化知识为力量,汲取、内化、吸收,从心灵深处出发,充实自己,打动孩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优秀的吴燕老师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学习好紧张,可是我一直都处在兴奋之中,莹千老师带给我们全新的思维和认知,瞬间在我眼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1. 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体力和能力,而在于心灵和思想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2.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竞争起跑线,而是要竞争高度。当你大了,事儿就小了;当你高了,事儿就矮了。心被放大,再也回不到小的地方。心灵的疆界和视野一样辽阔。</p><p class="ql-block"> 3. 丰富的体验决定思维的高度。在实物、场景、行走中教育孩子,就有深层的认知。有了深层的认知,孩子的动力由内而外。拥有高度的理解力,后劲足,一生都有自我进步的能力。内在拥有,外在行为。体验过美好,才会更向往美好。</p><p class="ql-block"> 依然打斗不断、吵闹不断的俩孩子回来了,分分钟都在动口、动手。我视而不见,绝不火上浇油、群殴,只是跟走到我身边的老大安慰几句。他临睡前竟然给正在写学习总结的我,倒了两杯水,并且端到我面前,是喝白开水还是茶水呢?他让我自己选。瞬间,咋这暖心呢,以前从未有过。</p><p class="ql-block"> 学习真好[耶]</p>

孩子

认知

高度

自己

我们

老师

深层

感受

思维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