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旅浅行

hui

day 1 <p class="ql-block">  10日下午四时多落地,没有传说中的热,坐上旅游大巴,反倒被沿路的树给惊到:道旁是树,道间隔离带是树,街旁是树,小区更是不缺树。而且随随便便就连成了片,仿佛随便在哪,只要稍加整理便可得一公园。屋子矮点,便以树为篷,楼宇高些,则以树为裙。虽是盛夏,树叶儿却不蔫。成都,满满的元气,妥妥的大气啊!</p> <p class="ql-block"> 夜访春熙路 </p><p class="ql-block"> 觅到春熙路,恰逢一场暴雨惊散了熙攘的人群,待雨停已是九点多。裹着炎夏难得的清凉,饶有兴致地踏行在湿漉漉的街头,人不算太多但也并不寥寥,能耐心等雨停的可能多是像我们一样远道而来,慕名寻访的过客吧!</p><p class="ql-block"> 街不长,两旁店铺确实高端,而我们没有驻足,更吸引我们的是新熙巷,在窄窄的小巷溜达一遍,又一遍,最后好不容易选定一样,尝尝,又不是自己想要的味。可来这一遭,却也心满意足。也许,对美食,年轻时的我们欢喜的是味蕾;中年的我们幸福的是安好。所以,在过往人脸上看到欢喜、幸福,在各色香气中嗅到热闹、繁荣,很好,很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day   2 <p class="ql-block"> 江上望乐山大佛</p><p class="ql-block"> 今日最遗憾之事莫过于专程来看乐山大佛,却选择了省事的第二方案——乘船观佛。以至于没能穿穿远望去窄窄的山路、险险的栈桥,没能立于佛脚近距离仰视大佛,更真切的感受那份震撼。</p><p class="ql-block"> 好在,船上能清清楚楚的将大佛全貌摄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古匠人的巧夺天工不得不让人叹服!</p><p class="ql-block"> 还有,还有这脚下翻涌的水真有趣,习惯了一江春水只向东流,还不曾见过几股水流涌到一起,又朝各自方向奔流的。导游说这是三江交汇处……似懂非懂,不过大自然真是神奇是毋庸置疑的了!</p> day   3 <p class="ql-block"> 登顶峨眉</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未吃早餐就奔赴峨眉,赶到山脚,感觉分外凉爽,相当舒服。盘山台阶上,游人俨然已盛,有购置了竹棍夹衣等装备匆匆沿梯而上的,也有裹着装备悠悠拾级而下的。</p><p class="ql-block"> 下了缆车没走多远,普贤菩萨金雕像就完全呈现眼前,几座轩昂的庙宇也出现在眼前。我们不是佛教徒,我们来此皆因慕名,四处逛逛,和菩萨同个框,与古树合个影,摸摸金顶,体会一下山顶白雾忽漫忽散的奇幻……就不枉此行了!可我们仍被信徒们所折服:男、女、老、少,几百号人穿着教服,双手合十,围着普贤菩萨金像念着经文,那份虔诚打动了很多人,于是许多像我们这样的游客也忍不住双手合十加入队伍中,不会念经没关系,此时此刻,大家心中肯定都有佛呀!</p><p class="ql-block"> 下山选择徒步,一级一级的台阶刚开始不觉得怎样,久了,腿肚子就发酸、打颤了,原本用来驱猴的竹棍这时用来当拐杖该是不错的了。一路古木相伴,浓荫相随,可仍有人汗流浃背,呵呵,这儿,怎一个闷字了得哟!</p><p class="ql-block"> 一日下来,峨眉的秀丽,喂饱了我们的眼;峨眉的高峻,滋生了我们的想象,当然,也灌满了双脚的疲累。</p><p class="ql-block"> 峨眉登顶,累并快乐着!</p> day  4 <p class="ql-block"> 问道青城山</p><p class="ql-block"> 登顶峨眉的脚还在隐隐酸痛,今日又要取道青城山,想想就发怵。于是同行十几人,几个留在宾馆,几个止步于山脚,还有几个刚上半山也打了退堂鼓。本人有幸成为坚持上山的五人之一,一则信奉既来之则观之的原则,二则虽然对各教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庸、古龙、梁羽生小说的撰写层面,却无端的不那么喜欢佛教而更喜欢道教一些,总觉得佛教让人背负的太多而道教更让人通透,逍遥。所以嘛,这道教圣地怎么着也要去拜拜才好啦!</p><p class="ql-block"> 问了导游,确定如果继续徒步,一路上除了台阶还是台阶,除了大树还是大树。于是果断选择缆车上去(主要是不想山下的等太久)。这样,真正要攀的就少之又少了。关键是这“青城天下幽”的名号真不是白来的,一路上基本没太阳晒你,阵阵风儿悠来,完全没了成都城里的闷,这避暑的感觉真不赖啊!</p><p class="ql-block"> 石壁前合个影,这“大道无为”思想甚合我意。上清宫溜达一圈又一圈,会不会就在哪个不起眼的角落突然冒出个仙风道骨的高人出来?咳咳,回去一定重温一下武侠!</p><p class="ql-block"> 端一碗特色冰粉,无比惬意、轻松地晃下山,有点小逍遥的感觉哦!那停在山下的几位是不是有点小遗憾了呢?</p> <p class="ql-block"> 近观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以前仅仅作为一道历史填空题存在脑海,今天终于能走近它,真真切切地感受它,给这三字配上几幅清晰的插图了。</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以现代人来看,都江堰不过是个小工程,整个绕一遍,一小时不到吧。可是一路看着滚滚奔腾又有序分流的江水,一路听着导游讲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等的设计及作用,又有谁会忍住不惊叹呢?这可是二千多年前的杰作啊!没有精密测量工具,没有高速计算器,没有高效挖掘机……唉,实在是想不出他们是怎样想出方案,又怎样凭原始的力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唯有赞叹— 咱先人们真了不起!</p> day  5 <p class="ql-block"> 沾沾“东芝”的文艺味</p><p class="ql-block"> 九点多了,走近“东芝记忆”,仍是一派冷清,各色店铺只有两三家已开始营业,再就是偶尔有背着乐器或穿着舞台服的孩子从这间或那间房子走出……我们来的还真不是时候!虽然园里还四散着昔日工厂的金属元素,但现在的它确已定位为音乐公园,是文艺者的殿堂,而夜晚才是他们的狂欢吧。端上一杯酒,坐在在绿意掩映的小酒吧,有些事会不会真的在半醒之中将突然了悟?捧着一杯奶茶,踏上记忆的专列,有些人是不是就可从此放下?</p><p class="ql-block"> 想不出此时蛰伏的文艺之人夜晚醒来时将如何点燃“东芝”的热火与深情,只能用双眼好奇地扫过它的每一处,就当沾沾文艺气息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踏踏“宽窄巷”的石板路</p><p class="ql-block"> 有点意外,临近中午,骄阳照在光溜溜的青石板上,这份热意还是相当难耐的。只是小巷的琳琅满目,商贩的热情吆喝,似乎让人忽略了这份热。更何况走不了几步便会有一间茶馆出现在眼前,走进去,一碗冰粉、一杯冰豆腐脑或奶茶便会顿觉神清气爽。若有兴致,还可进到小剧场,捧一盏茶,边茗边看看“变脸”,应是相当惬意的了!</p><p class="ql-block"> 于当地人来说,来到这里,或许是找寻陈年的旧迹,而我们踏过了这青石铺就的巷,成都的有些味儿呀就此会永驻心间!</p> <p class="ql-block"> 歇息太古里</p><p class="ql-block"> 正午的太阳着实烈,正午的街面着实烫,所以来到太古里,来不及瞧清它的外观,就匆匆乘梯来到负层,各个店铺也比较冷清。最后寻到“方所”——一间超大的书吧,这里气氛不错,人相对多些,只可惜我们也只能囫囵看一看,假装文艺地拍两张照便离开。</p><p class="ql-block"> 网传太古里是令人震撼的,估计也是在晚上盛放吧!我们,只能说,来过,在此,歇息了一下下。呵呵,有点小不甘哦!</p> <p class="ql-block"> 小 驻武侯祠</p><p class="ql-block">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的祠堂我们没能进,因为来时已是傍晚。驻足祠外,立身大树下,抬头看从院里探过头来丛丛树枝树丫,武侯祠我们就算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 最爱当属“锦里”</p><p class="ql-block"> 夜幕将降未降之时来到锦里,串串红灯笼已亮起,说不清它是街还是园,或许既是街也是园吧。你可以拐向右边,四川特色商铺一间接着一间,酒吧里透出迷离的光,飘出或激越或舒缓的音乐,也有歌者抱着吉他就在外面深情歌唱,来来往往的人都成了他的听众,为他喝彩。肚子饿了就往左拐吧,一家挨一家的小吃店就担心难以取舍。挑得一份吃食,坐在小河边的长桌椅旁,慢慢儿品尝,此时还有丝丝风儿轻轻拂过面颊,相当惬意!</p><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走过小桥,另一番天地呈于眼前。树林间,那么大的一块空地摆满了矮桌椅,有人在喝茶,有人在掏耳朵,这场面,未免太壮观了!</p><p class="ql-block"> 移步“英雄三国”,立马被“那年集市”迷住,拨弄拨弄算盘、踩踩缝纫机、搓搓手动麻将……回头想想,真的是那年那月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大致逛完一遍准备往外走,我的天,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真的到处都是人,感觉连风都难插进来了,闷得紧,稍不注意还怕把同伴给弄丢了。还不容易来到门口,咳,竟然还有成片的人在扫码,游人如织都无法形容锦里的此时此刻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 这热闹,我喜欢!</p> <p class="ql-block"> 歌里的“小酒馆”</p><p class="ql-block"> “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在大巴上就听导游在说赵雷,说他的《成都》,说一首歌唱火了一座城,一间小酒吧炒红了一条街。所以虽已上十点,仍按耐不住心中那份好奇,打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比起前面到过的一些街巷,玉林路只能算一条老街,说不上繁华,我们到的时候,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小酒馆”了,一辆一辆的车在此停下,留下车上人又离开。“小酒馆”可能真的不大,门口很多人等着,是在排号,因为里面已人满,待里面有几人出来才能再进去几人。有些人耐心等着,有些人和我们一样,拍拍照看看热闹,算是打卡完成。</p><p class="ql-block"> “小酒馆”左、右,还有对面也有酒吧,还有帅哥美女在外吆喝,还说有歌手驻唱。可是几乎无人理会。也许走进“小酒馆”的或还踟蹰在它门口的,在意只是“小酒馆”,还有它里面播放的音乐所带来那份慰藉与希望吧。逐梦者,天不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行程实在太紧,成都,我们刚刚撩起它的面纱还来不及看清它的眉眼,就要说再见。当那天夜里十一点街上仍然拥堵,曾好奇的问司机,成都人晚上什么时候睡觉,他轻飘飘地抛来一句:“通宵啊。”很明白,不会所有成都人都通宵,但可以肯定成都的许多角落夜晚都不会眠。好想多几个夜晚,走在成都的各个街头。那条酒吧街在深夜会是怎样的场景?那群端着小凳拿着蒲扇的老爷子老太太们会唠些啥子家长里短?三五好友坐在热气腾腾的街边小摊,大口喝酒、大声说话、大把流汗,是不是无比的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 五天时间游成都,所到之处都只能说是浅浅行浅浅尝。但不管怎样,一路走着一路却也快乐着。唯一有些糟心的是,15日,成都疫情又现。不愿想象这个热情似火的城市的任何一角按下暂停键时的冷清模样。唯愿咱中国加油,早日彻底战胜“新冠”,唯愿山河永无恙,人间皆长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