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也曾梦想将来从事文学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最崇拜的作家并不是名家,因为还不了解什么名家。那时最崇拜的作家叫胡远,是我们庄南二里地大胡村人。 胡远出生于1930年9月,194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曾任闫坊区情报站大湖村分站通讯员,随同闫坊区小队民兵,在小清河一带抗击过北犯的国民党军。1950年代末,这位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胡远,竟然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小清河上的风云》。这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胡远在十里八村名声大振。因为是邻村人,写的是家乡事,又正值我刚刚能读得了小说,所以读起来就感到特别亲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小说,却从来不敢像胡远那样鼓起勇气写小说。因为我惯于直线型思维,脑子不太会拐弯,什么一条线、两条线、主线副线平行线,什么插叙、倒叙、伏笔,搅得脑子里一锅粥,稀里糊涂。更难的是编故事,要新奇、曲折、复杂,什么矛盾冲突、典型环境、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细节描写、人物刻画等等,粗粗一想,脑袋都会变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比较喜欢散文。那时,学识浅,对散文的理解和认识也十分肤浅。认为无非是写景、抒情、言志, 篇幅短,情节简单,不要编故事,写起来顺手、自由。可悄悄试着写过几次后,才渐渐明白远远不是那么回事。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这是我很早以前就给散文认定的突出特点。至今,我的这个观点仍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文艺》1973年11期封面。</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教我写散文的人,是著名的军旅作家王中才老师。1973年6月起,我们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进入毕业前创作实习阶段,我与邱复兴、窦益山、孙洪玉分到《解放军文艺》社实习,学习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窦益山和孙红玉去了“小说编辑组”。我和邱复兴到了“散文和报告文学编辑组”,在纪鹏(组长)、王中才、袁厚春、雷抒雁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学习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编辑与创作。第一步是学习选稿,时间是一个月,任务是从大量的来稿中选出能用的稿件交给老编辑编用。当时,《解放军文艺》不仅是全军唯一的文艺刊物,也是为数不多的全国发行的文艺刊物,来稿很多,军内军外都有,老作者、习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我每天阅读大量的来稿,做着沙里淘金的工作,这对应用所学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别能力,很有帮助。第二步是学习编 稿,时间也是一个月,任务是挑选出好的来稿,向指导老师汇报选材理由和编用意见,征得同意后开始编辑工作。然后, 将编好的稿件送指导老师把关,再由组长纪鹏在每月的全社编前会上汇报题材,经编前会同意后,正式列入编用计划。接下来,从编辑、改稿件直至校对清样,整个出刊的全过程从头至尾实习一遍。第三步,是学习创作,时间还是一个月。当时,《解放军文艺》社正好有一个创作计划,即为了纪念毛主席号召“一定要根治海河”十周年,要创作一批以治理海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于是,社长胡奇决定,由王中才老师率领我们四名实习生,在河北省军区的配合下,深入海河流域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批以治理海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我们一行先到石家庄,与河北省军区政治部文化干事郭建英汇合,住在河北省军区招待所。郭建英同志16岁(1950年)参加人民志愿军,上过朝鲜战场。她个头不高,大眼睛,俊美,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既负责创作小组的保障工作,又是创作小组成员,参与采访与创作。在听取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对治河情况的介绍以后,创作小组即分散到各地采访。我一个人揣着一张《解放军文艺》社的介绍信,开始了漫长的海河之旅。由石家庄至衡水、至德州、至东光、至阜城,最后在沧州与王中才老师他们会齐,开始构思创作提纲。</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文艺》1973年11期目录。首篇是王中才老师的《海河纪行》,第二篇是本人的《车轮滚滚》。</p> <p class="ql-block"> 海河流域,包括河北省的中南部和山东省的北部。其特点是支流多,水系复杂,入海主河道只有海河一条,且流径短,河道淤塞严重。从太行山急泄而下的洪水,通过众多的支流,在极短的时间内汇入流径很短的主河道,超出主河道的泄洪承受能力,造成频繁的洪涝灾害。鉴于海河几乎年年为患百姓,毛主席于1963年11月17日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此后,每年冬春季节,都有几十万或上百万治河民工,涌向治河第一线。赶着大车的,牵着毛驴的,推着小车的,挑着担子的,人欢马叫,车轮滚滚,扬尘蔽日,浩浩荡荡。那场面,决不亚于当年百万支前大军下淮海的壮观情景。它所展示的,是我们民族面对自然灾害时团结抗争、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民族钢铁般的肩膀和不屈的脊梁,是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历史力量。在一股湃湃激情的驱使下,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特写《车轮滚滚》,得到王中才老师和胡奇社长的认可,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11期上。因此说,王中才老师是教我写散文的第一位老师。我从不敢说跟着王中才老师走进了散文创作的大门,因为即使学习一辈子,也未必能够真正入门。但是,我却可以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说:是王中才老师给了我知识、勇气和信心。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永远忘不了,是王中才老师教会我写散文。</p> <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1976年主持福州军区文学创作培训班时在厦门前沿留影。</p> <p class="ql-block"> 我结束在《解放军文艺》社的实习,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回到部队后,虽然有空便学着写写散文,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造化。在《前线报》上发过一篇《海树》,还让刘霭庭编辑给改成了“小小说”。在《福建日报》上发过一篇《连心锁》,也让编辑给改成了“特写”。由此可见,我的习作定是没有什么散文的味道与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6年3月,哪一天记不清了,直工处处长李文生告诉我一个消息,《解放军文艺》社的王中才同志,要在福州军区开办一期文学创作培训班,王中才同志已经到了军区文化部,并特意打电话给处里,希望处里能派我去参加培训。李处长说,处里已经同意我去参加培训,要我按时赶赴93师招待所报到。我正苦于无人指导,无法提高呢!恰巧,我的老师就来了,而且还点名让我参加文学创作培训班,我内心的感觉,就如同久旱喜逢及时雨,又高兴,又感激。</p> <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前排右二),夏衍绪干事(前排右三)与创作培训班部分学员在厦门前沿合影留念。后排右三是本人。</p> <p class="ql-block"> 赶到同安93师招待所,见到面带微笑和霭可亲的王中才老师后,我心里自然又是好一阵激动。在这里,结识了一批 朝气蓬勃的培训班同学:福州军区后勤的王健如,福州军区空军的周铁人,海军福建基地的黄传会,85师的张鲁滨,92师的艾青峰、炮三师的杨万青,等等。他们个个都具有两栖作战的本领,既能搞文学创作,又能搞新闻报道,称得上是各部队的精英人物。能够与他们在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我受益匪浅。如今,虽然说几十年过去了,可当我再次翻阅文学创作培训班的花名册时,止不住一股激情在内心翻涌。现将1976年3月福州军区文学创作培训班人员花名册刊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主讲人:《解放军文艺》社散文报告文学组王中才编辑。 </p><p class="ql-block"> 领队:福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夏衍绪干事。 </p><p class="ql-block"> 学员: 张传桂,29军通信连,副政指,1968年3月入伍,党员,26岁。32303部队27分队。</p><p class="ql-block"> 张鲁滨,85师253团,排长,1970年1月入伍,党员,23岁。32343部队54分队。</p><p class="ql-block"> 艾青峰,92师275团,炮连战士,1973年1月入伍,团员,21岁。32436部队78分队。</p><p class="ql-block"> 陈登来,93师277团,班长,1973年入伍,党员,20岁。32448部队84分队。</p><p class="ql-block"> 雷勉回,93师279团,战士,1975年1月入伍,团员,22岁。32449部队83分队。</p><p class="ql-block"> 朱林,93师炮团,指挥连战士,1974年1月入伍,党员,22岁。32450部队82分队。</p><p class="ql-block"> 杨万青,炮3师17团,报话员,1974年1月入伍,团员,20岁。32442部队52分队。</p><p class="ql-block"> 张瑞林,井冈山军分区,干事,1968年2月入伍,党员,28岁。井冈山军分区宣传科。</p><p class="ql-block"> 黄肇嵩,赣州军分区,干事,1969年4月入伍,党员,29岁。赣州军分区宣传科。</p><p class="ql-block"> 张金礼,守备1师4团,排长,1971年入伍,党员,23岁。福安32819部队65分队。</p><p class="ql-block"> 曾方忠,福州军区通信团,驾驶员,1974年1月入伍,团员,22岁。32170部队83分队。</p><p class="ql-block"> 王健如,福州军区汽车2团,修理连车工,1973年1月入伍,团员,22岁。32264部队72分队。</p><p class="ql-block"> 朱允祜,福空政治部,干事,1961年7月入伍,党员,34岁。福空政治部文化部。</p><p class="ql-block"> 周铁人,福空工程兵4团,政治处书记,1970年1月入伍,党员,27岁。江西九江87430部队2大队。</p><p class="ql-block"> 黄传会,海军福建基地岸炮3营,排长,1970年1月入伍,党员,27岁。福建连江黄岐37845部队62分队。</p> <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二排左一),夏衍绪干事(二排左三)与创作培训班部分学员在厦门前沿合影留念。站立最后边的是本人。</p> <p class="ql-block"> 培训班的教学计划是:先在93师招待所集中授课,由王中才讲授散文的基本知识和散文创作的基本要求。然后,分成几个创作小组,下到93师所属各团体验生活,收集挖掘创作题材,拉出创作提纲。此后,全体人员在厦门集中,参观郑成功纪念馆及胡里山炮台等地,走访前沿小嶝岛军民,接受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最后 ,全体人员乘火车到福州军区一所(梅峰)住下,逐个汇报创作题材和创作提纲,先由大家评头论足,最后由王中才点评 ,可取的提出修改意见和要求,不可取的指明问题所在,推倒重来。对创作主题有明确要求:立足现实,反映学习无产阶专政理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跟王中才老师学习过散文创作与编辑,知道他的文学功底深厚。可是,听了他讲授的“散文讨论”以后,还是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或许,是他的散文功力又有了新的增进。也或许,是我有了些散文创作实践后,对他的授课内容理解更深。为了撰写这篇文稿,我又翻出了当时的听课笔记。几十年过去了,望着那别具风格的授课题目“散文讨论”,望着自己年轻时那稚嫩的字体,我感到似乎比当年更加亲切。我甚至有些感激自己,感激自己保存下了这份笔记,更感激自己保存下了一份感情,一份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之情,一份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与信赖之情,一份千古不变的纯洁而又崇高的师生感情。为了重温这份崇高的师生感情,现将王中才老师授课的主要论点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散文的涵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最初,文学体裁分两大类:韵文,散文。散文有感而发, 比较及时,比较锋利。它短小、精悍,有战斗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散文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散文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绪。思想鋭利,感情充沛;取材新颖,篇幅短小;手法灵活,结构精巧;针对鲜明,战斗力强。散文第一人称的居多,因为它可以直接说出作者的话。 散文的取材要新鲜,但取材不要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散文的类型。</p><p class="ql-block"> 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论述散文。</p><p class="ql-block"> 记叙散文接近于小说,以记人叙事为主。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间以议论和抒情,借以更明确地表达主题。但它不像小说一样多侧面、多层次地刻画人物,而是抓住人物最典型的一个侧面,一个特点展开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就要很重视人物的语言、出场。它的情节不像小说那么错综复杂。它还需要议论和抒情。</p><p class="ql-block"> 抒情散文近似于诗。散文要有诗意,可以说是不押韵的诗,往往是直抒胸怀,辅助以写景,写物。</p><p class="ql-block"> 论述散文近于评论。以议论为主,思想鲜明,笔锋犀利, 带有一些警句的语言,哲理性的语言,间以写点事,写点景, 写某种东西,借题发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散文写矛盾问题。</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有矛盾,但散文写矛盾又有它的特点。散文要有它特殊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可以直接写到矛盾。再就是文章中本身没有矛盾,但它针对社会上某种错误观点,这也是一对矛盾。还有两种思想的交锋,不一定是两个人物在发生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温当年王中才老师讲授的这些论点,回顾自己这些年来散文写作的体验,我发现这些授课内容至今对我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许多方面,我今后还需要継续努力。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看来,这话确有它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与创作班学员在厦门鼓浪屿登高望远。</p> <p class="ql-block"> 但是,集中授课结束后的创作活动,对我来说却是一段并不愉快的记忆,甚至可说是痛苦的记忆。以至于,我在构思 这篇文稿时,突然冒出了个标题:“同安不安”。因为在那段子里,我整天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烦躁不安。 当时,我和杨万青、雷勉回三人组成一个小组,由我任组长, 下到93师炮团挖掘题材,构思提纲。除去偶尔找战士们开开座谈会以外,大多数时间便是关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开始了一种 “硬憋”式的散文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真正是硬憋。回顾自己的写作经历,不论是写散文、写消息、写通讯、写评论,还是写理论文章、写学术论文、写经验总结,最累、最苦、最艰难的一次,就是在93师炮团招待所的那次硬憋。那真的是异常困难,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仍旧是满脑子混乱,既找不到突破口,更理不出什么线索。后来,回头细想才醒悟,最大的困难是受创作主题的局限。在那个年代,对散文创作乃至一切文艺创作,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要求:一是必须学习样板戏;二是必须将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作为根本任 务。这两条其实是一回事,就是要像样板戏那样,按照“三突出”的原则,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写人物本来就不是散文的长处,何况是塑造英雄人物。更困难的是,在我所接触到的人物中,找不出“高、大、全”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见都没见过,你怎么写?还有,按照这一原则,培训班对创作主题的要求是:立足现实,反映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塑造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或者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而这样的英雄人物,我没有见到过生活原型,除去关在房间里硬憋,还能有什么高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感到绝望了。开始怪自己笨,不会编,不会塑造。因为同小组的杨万青,已经塑造出了一个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小英雄,外号叫做“小刚钻”。讲的是一名农村入伍的文化不高的小战士,如何克服困难,像金刚钻一般钻研《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等。眼见他人的锅都快烧开了,而自己却还没找到柴,心里怎么能不急?不烦?我正急得打转转,偏偏那位雷勉回老是来打扰。小雷是来自野战部队的新战士,很老实,组织纪律观念又极强。创作组规定外出必须请假,他机械得连大小便都跑来请假,规规矩矩地敲敲门 :“报告组长,我要去小便。”开始,我尊重他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忍着没发火。可几次以后,我实在是烦透了,就说: 你怎么就不知道什么是原则,什么是灵活?像你这种性格怎么搞文学创作?我就够笨了,你比我还不灵活。我都快憋傻了,你能憋出个什么?”</p> <p class="ql-block"> 王中才老师(前排右三),夏衍绪干事(前排右四)与创作培训班全体学员在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前合影留念。二排左二是本人。</p> <p class="ql-block"> 果然,杨万青最聪明,最灵活。不但灵活,甚至称得上是豪放、浪漫,颇有点“斗酒诗百篇”的太白遗风。他塑造的《小刚钻》,后来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雷勉回最机械 ,什么也没有写出来。我比雷勉回略强,憋出了篇《校园灯光》。 之所以将目光重新转回大学校园,是因为从部队里实在是找不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英雄,只好去校园里塑造一个工农兵学员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斗争、 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园灯光》的草稿拿给王中才老师看时,他开始还点了点头,蛮欣赏的样子。可接下去,却是边看边摇头。最后,他的点评是:开头部分写得不错,有点抒情的味道。中间部分写得很粗,只是叙述过程,缺少情节,更没有细节描写,不像散文,要大改。后边部分都是议论加口号,空洞、枯燥,根本不是散文,要推倒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够在王中才老师的指点下写出一篇散文,不仅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还有机会在 《解放军文艺》上发表。因此,我很想大改,也很想推倒重来 。我也试着大改过,试着推倒重来过。可是,怎么大改也改不出来。最终,《校园灯光》没有点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次创作经历却让我得到了另外一种收获。它使我认识到:散文来源于生活,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痛胀脑袋的硬憋。硬憋是自我摧残,而不是散文创作。</p> <p class="ql-block"> 《小清河上的风云》,胡远著。</p><p class="ql-block"> 胡远, 男,汉族,山东省博兴县闫坊乡大湖村人,1930年9月20日出生,1947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闫坊区情报站大湖村分站通讯员,蒲台县龙居区团委委员,滨县团县委干事,中共曲阜市委党校副校长。1989年离休,1997年10月逝世。胡远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小清河上的风云》曾产生较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1984年5月,王中才老师在老山前线采访。</p><p class="ql-block"> 王中才,山东宁津人。1940年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军机关干事、秘书,总政《解放军文艺》散文组编辑、副组长,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诗集《晓星集》、《光斑集》散文集《何处觅天涯》、《朔方履痕》,中篇小说集《龙凤砚传奇》、《希里免克的传说》,中短篇小说集《三角梅》,长篇报告文学《战神的橄榄树》,长卷散文《黑色旅程》等。短篇小说《三角梅》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最后的堑壕》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王中才同志于2019年9月3日在沈阳逝世,享年79岁。</p> <p class="ql-block"> 夏衍绪站长。</p><p class="ql-block"> 夏衍绪,江西广丰人,1943年8月出生 ,1963年8月入伍,1966年1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批准退休,2007年移交至铜盘军休所。历任通信8团训练队战士,福州军区政治部影工作站干事,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工作站福州中心站站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此文原载本人作品集《登高望太平》,海风出版社,1999年出版。2022年7月25日修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