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美呆了!

秦岭

<p class="ql-block">第1集</p> <p class="ql-block">第2集</p> <p class="ql-block">第3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b></p><p class="ql-block">永安渠,唐长安城著名的“八水五渠”之一。海绵城市,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对降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公园,提供游览、休憩的空间。</p><p class="ql-block">设计特点:将遗迹、生态和园林“糅合”在一起。只出现在史书中的永安渠(消亡了1000多年),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生。</p><p class="ql-block">据唐代《西京记》记载,古长安城西市的西北部有一个人工湖,叫“海池”(“放生之所”,即放生池)。这个海池的水源来自于永安渠。</p><p class="ql-block">据北宋时《长安志》(公元1076年)记载,永安渠,开凿时间是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还首次记载了永安渠的大致位置和流经路线。路线分为三段:流入长安城之前的路线(南段)、进入长安城之后的路线(中段)、流出长安城之后的路线(北段)。</p><p class="ql-block">永安渠的渠首(即发源地),叫“福堰”(或“香积堰”),在长安区香积寺西南的潏(jué)河上。今天,香积寺西边有赤栏桥、丈八沟西南有第五桥,第五桥东北有沈家桥,这些带有“桥”字的地名,都是当年永安渠流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永安渠流入长安城后,经过的区域(朱雀大街和西外郭城墙的中间)将长安城的西半部分一分为二。显然,整个长安城的西半部分的用水都与永安渠有关。</p><p class="ql-block">永安渠流出长安城(景曜门)后,进入到芳林园,一直向北,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北流,最后注入渭河;另一支折向东北,经过禁苑后,流入大明宫的太液池。大明宫中的用水就主要来自于永安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永安渠背后“水文化”</b></p><p class="ql-block">在长安城外,有“八水”,即八条河,亦即泾、渭、浐、灞、滈、潏、沣、涝。其中,泾、渭在北,浐、灞在东,滈、潏在南,沣、涝在西,这八条河流构成了密集的水网系统,刚好将长安城围在中间,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一流胜景。</p><p class="ql-block">在长安城内,利用地形、地势开凿了五条引水渠道,合称为“五渠”,即隋初开凿的清明渠、龙首渠、永安渠,唐玄宗时开凿的供曲江池用水的黄渠和供西市贮运木材的漕渠。</p><p class="ql-block">五渠、八水相辅相成。五渠就像一座座桥梁,将长安城和八水密切地联系起来。除“八水五渠”外,长安城内外还分布着许多的池沼湖泊(如曲江池、昆明池、定昆池、太液池、兴庆池等),它们与河流、水渠共同构成了长安城完善的水利系统。靠着这个“系统”,隋唐长安城养活了上百万的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五渠,还有其它作用,一是漕运(漕渠负责运输木材、粮食等物资),二是防洪排涝(排泄秦岭山洪爆发时的洪水,排积存在城内的雨水),三是防火(如永安渠),四是引渠蓄水,创造优美园林、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区域气候。优美的园林,如著名的曲江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碧水绿廊(休闲湿地公园)</b></p><p class="ql-block">据查,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全长2.5公里,占地面积228亩,以“海绵生态、文化生活、科创交互”为主导功能,涵盖碧廊、瞳湖、商谷三大景观段。</p><p class="ql-block">碧廊,融合了海绵城市和运动生活功能,以生态岛链与都市森林广场为核心,集生态净化、科普教育、亲水体验于一体,并结合生态绿地,设置了运动场地及儿童活动场所,打造绿色健康生活的滨水休闲带。</p><p class="ql-block">据说,公园利用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技术,像海绵一样把雨水集中起来,并对雨水进行导排、过滤,回用于绿化浇灌、景观水塘、补给河道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