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病,只是痰和瘀

深圳大正朱礼中医传承健康管理阿溧

<p class="ql-block">世上本无病,只是痰和瘀,老中医小土方,化痰又化瘀</p><p class="ql-block">&nbsp;俗话说:“世上本无病,只是痰和瘀。”</p><p class="ql-block">&nbsp; 中医上有一种证型就叫痰瘀互结,就是一个人体内既有痰湿又有瘀血,痰湿和瘀血搅和到一起了。最终导致身体里出现的各种包块,像【结节、肌瘤、囊肿、息肉】等。</p><p class="ql-block">&nbsp; 当然了,痰瘀互结不一定会长包块,当你发现自己的舌苔很腻了,像刚刚喝完牛奶一样,舌边舌尖有瘀斑,舌头一翘起来,舌下静脉粗大,像珊瑚树一样向四周怒张,这就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示你体内已经有痰湿,有瘀血了。</p><p class="ql-block">&nbsp; 中医上认为,体内之所以出现瘀和堵,往往都是因为气滞所导致的。而体内的精、津、血都是通过气机的升降来推动他们在体内不断流动,因此,气机的运行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nbsp; 一旦气机运行不畅或者受阻,这些精微物质的运行就会失去动力,久之就形成淤堵,聚结在体内。津液淤堵则为痰,血液淤堵则为瘀。身体通常表现很虚,很容易生病,伸出舌头一看,舌苔厚腻,舌底经络怒张。</p><p class="ql-block">&nbsp; 而且这个时候有些朋友想进补一些补品,这非但没把虚给补回来,反而越补越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nbsp; 这就要知道中医上一个以通为补的概念,当我们气血不通时,这些瘀和堵就堵在身体内,也就补不进去的,因此想要补进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要把体内的痰、瘀给清除掉,把气血打通,经络疏通。</p><p class="ql-block">&nbsp;✍怎么判断身体瘀堵的程度?</p><p class="ql-block">&nbsp; 我们身体有一个“窗口”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判断身体的淤堵状况,这就是“舌下静脉血管”,道医称为“舌下络脉”。现在道医已经形成“络脉”学说。</p><p class="ql-block">&nbsp; 舌下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舌脉色青紫,其形粗长或怒张,提示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其色淡紫,脉形粗大或怒张,提示寒邪凝滞或气虚血瘀;其色紫红,脉形怒张,提示热壅血滞,其色淡红或浅蓝色,脉形细小,提示正气虚弱。</p><p class="ql-block">&nbsp; 舌下络脉的变化,主要提示瘀血病变的存在,根据其色青紫、淡紫、紫红,分别确认瘀血属气滞、寒凝、气虚,还是热壅。</p><p class="ql-block">&nbsp;一般我们简易地把瘀堵程度分为四级:</p><p class="ql-block">&nbsp; 一级:舌下两条静脉隐现,主干直径在 2.6毫米以下,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整条舌下静脉无扭曲、怒张。</p><p class="ql-block">&nbsp; 二级:主干饱满,直径不超过2.6毫米,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1/2,轻度弯曲。</p><p class="ql-block">&nbsp; 三级:主干饱满,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轻度弯曲。三级者可能气血循环有瘀堵。</p><p class="ql-block">&nbsp; 四级:主干饱满,曲张明显,直径增粗超过2.6毫米,长度超过舌系带止点与舌尖3/5或将及舌尖,外带有粗枝状分支或鱼子酱刺状。四级者可能体内有早期肿瘤。</p><p class="ql-block">&nbsp; 为什么很多人说他的结节、肌瘤或息肉切了还会长呢?这是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nbsp; 这个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虽然长在身上,但是它原本其实不像我们长头发一样,它是不应该出现的,就像在地里种庄稼,那么杂草原本就不应该长出来,但是既然长出来了,那么只是想直接通过拔草,是不可能让庄稼地今后不再长杂草的,只有改善了土壤环境,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杂草的产生,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标本兼治。</p><p class="ql-block">&nbsp; 中医如何解决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从中医的角度看,身体的各种包块,就好比天空上的乌云,风来了,乌云就散了,气顺了,身体的各种包块就会慢慢瓦解,最终消失。其实不止是脂肪瘤,像各种结节、息肉也是一样。</p><p class="ql-block">&nbsp; 中医解决问题,从根本体质上去改变身体的环境,环境改变了,息肉、结节、囊肿、脂肪瘤自然不会再复发,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医养生,首选日常食养方</p><p class="ql-block">✍&nbsp;中医食养方</p><p class="ql-block">&nbsp;准备:马齿苋、蒲公英、桑叶、大枣、小蓟、甘草、肉桂、薏苡仁、茯苓、淡竹叶、覆盆子、栀子、金银花、桑葚、槐花、芡实、山药等药食同源材料,科学配比,制成茶包</p><p class="ql-block">&nbsp; 气不行则水停,水停就会有瘀血,这就是这些小毛病背后的成因。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调理最主要的是行气化痰、化痰散结、除湿健脾,这个茶方正是采用这样君臣佐使的搭配方式,行气逐水,为你排忧解难!</p><p class="ql-block">&nbsp;1、桑叶、栀子、淡竹叶、甘草——行气化痰</p><p class="ql-block">&nbsp;2、马齿苋、蒲公英、金银花——化痰散结</p><p class="ql-block">&nbsp;3、薏苡仁、芡实、茯苓、大枣——除湿健脾</p><p class="ql-block">每天坚持喝一喝,人体的痰湿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腻一样,而茶方就像清洁剂,一去到体内,那些痰浊就会化开,像清洁剂一去到碗里,油星就会溶解。痰湿一去,息肉、结节、囊肿、脂肪瘤自然不会发作,再复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