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爬山有几年了,我还一直没有上过拔仙台,总觉得很遗憾。7月23、24两天跟着阳光活力户外徒步太白山,登顶拔仙台,即锻炼了身体,也游览了太白山的美景,还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p><p class="ql-block"> 7月18日开始,西安新冠疫情进入常规防控,连续多天没有核酸排查。21日晚上通知,全市22日早上全员核酸检测(因我们23日上太白山要核酸检测),免去了我们去医院检测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23日一大早,天气晴朗(22日下雨到下午才停)。7点半左右从西安出发,到太白山景区门口9点。景区(太白山景区还有瀑布、泼墨山等景点)大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进入,坐景交车、缆车到天下索道就11点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圆地方海拔3511米,仰视天如圆盖,举手可攀;俯视大地如盘,纵横万千,似有天圆地方之感。这里已入秦岭主峰太白山顶部,故有一脚踩南北,一水流两域(指长江和黄河)之说。</p><p class="ql-block">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着明显变化,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也有说是3771.2米的)。秦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也是中国的中央水塔。</p><p class="ql-block"> 因“天圆地方”景区人太多,我们又要上山,没时间等待,“天圆地方”这张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南北分界线是我拍照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圆地方景区视频(天圆地方后面就是拜仙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天圆地方到小文公庙1公里(海拔3480米)的路比较好走,下坡多,上坡少,都是木栈道,中间还有一个供游人休息的亭子,站在亭子上能看到木栈道上行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天圆地方到拔仙台中间有三个住宿地,小文公庙、大文公庙、大爷海。</p><p class="ql-block"> 太白山保护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指示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等待进入小文公庙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文公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过了小文公庙一直到拔仙台,都是石头路。从小文公庙到大文公庙是4公里,一般要走2个小时。全程都是起伏的石头路,有些地方仅容一人通过。碰上窄的地方,只能先容一人过去后再前行。</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头天下雨,今天放晴,太白山上的天空特别蓝。</p><p class="ql-block"> 太白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文公庙(海拔3568米)到大爷海这段路比前面难走些,主要是海拔高(全程都在3500米左右),坡度大。</p><p class="ql-block"> 在大文公庙就能看到,后面的山坡就是上山的路。</p><p class="ql-block"> 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质高山区,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址,它发生在距今六、七万年的地貌更新世纪,被称为“太白冰期”。太白山的冰川地貌主要类型有:角峰、刃脊、槽谷、冰斗、冰川湖、冰蚀湖、冰碛湖。太白山典型的冰川遗迹有石海和高山湖泊。石海当地人称四十里胡基坡,又称石头坡,是第四纪冰川运动时期形成的石海景观。巨石千奇百怪,犹如万马奔腾。</p><p class="ql-block">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遗存了许多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重要信息,它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化和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文公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徒步登太白山顶的路口、路边、路旁,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各种形状的石条、石片、石块和石板垒成落落石,又称“堆堆石”,或大或小、或柱形、或塔形、形态各异,部分还画有图案和符号,类似于藏传佛教地区的山顶、山口、路口、湖畔或寺庙、墓地的玛尼石堆,主要是朝圣者、登山者拟为灵石崇拜的衍化形态,凝结内心的祈愿,预示着吉祥美好,顺天意、保平安之意。</p><p class="ql-block"> 堆堆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大文公庙上去不远,就能看到这块“好汉坡”的巨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高山草甸和远近的堆堆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太白山上徒步,因为海拔高,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慢慢走,不要着急,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万一被石头崴到脚,不能用脚踢石头,因为太白山上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灵性的。千百年来,它们象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大秦岭,守护着太白山,守护着拔仙台。</p><p class="ql-block"> 这是徒步的驴友行走在太白山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文公庙到大爷海3公里,需时1个半小时,这段路好多地方坡度大,比前面那段路难走些。远远的就能看到大爷海住宿地,走到地方还需好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大爷海住宿地(图片来自团队聂子~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岭主峰太白山顶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就是高山湖泊。大爷海湖水面积6818平方米,湖面海拔3590米,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大爷海发育于六七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一个冰斗湖。</p><p class="ql-block"> 湖水明净如镜,碧波涟涟。湖面忽而雾霭弥漫,忽而云散雾匿,民间称此雾为“神帐子”。湖边有一种白顶溪鸲的小鸟(可惜,我们没看到),大若燕子,背黑胸红褐,头顶有白色斑纹,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或贴水飞行,或伫立飞行,或伫立湖边石块上,见人不惧,逗人喜爱。民间称此鸟为“净水童子”,日夜守护在池旁。池中一有落叶,它立即衔走,使得池水无寸草点尘。更有趣的是,当一只鸟衔不动杂物时,往往两只鸟衔着抬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的美景(图片中的女士是阳光活力户外的聂子~管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晚在大爷海住宿的人真多,天黑了还有好多人在等待床位,老板娘都忙晕了,只要有平些的地方,搭满了帐篷。</p><p class="ql-block"> 因明早4点半要上拔仙台,吃完晚饭后,我就准备睡觉。大爷海住宿地都是大通铺,一个架子床能住十个人(上、下各五个人),每个房间的架子床放得满满当当。晚上大概九点多,我们房间里一下进来好些人,都是没有床位的人,准备在房间里坐夜。住在房间里的人都拿出自己防潮垫,让坐着过夜的人用。我同床的女士还将自己的被子让坐夜的人盖,自己和同伴盖一条被子。我们团里有一个团员还把自己的饮用水分给我一瓶(山上缺水)</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边的游客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前在徒步途中常能看到驴友的帐篷,可我不知道怎样搭建。今天我们团里有团员到达大爷海后,搭建帐篷,我在旁边看他们搭建,并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知道了怎么搭帐篷,对我来说,也是收获。</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边的这块地方,今天成了最佳领地,谁先来占领后,不敢挪窝,你前脚一走马上就有人占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大爷海边的最佳扎营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4日早上不到4点就起床,4点半开始上拔仙台。</p><p class="ql-block"> 大爷海到拔仙台需时40分钟,全程1公里都是爬坡,人都在石海上行走,好些大石头上画有箭头。</p><p class="ql-block"> 徒步的我们头戴头灯、手拿手电,一个跟着一个向拔仙台前进。登上拔仙台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p><p class="ql-block"> 拔仙台是我国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最高顶,海拔3767.2米,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也是陕西省的海拔最高点。拔仙台气候寒冷,积雪期长达八、九个月,故有“太白积雪”一景,人称“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关中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人们穿着羽绒服、冲锋衣、棉大衣站在山顶,等待着日出。山上的风很大,早晚气温低,拔仙台周围也有人搭帐篷住宿。</p><p class="ql-block"> 在等待日出时看到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拔仙台是以道观命名,是传说中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的地方。拔仙台顶小观上,供奉着据说姜尚封神点仙所坐的椅子,世人不可动坐。</p><p class="ql-block"> 今早上到拔仙台的人太多,根本看不见拔仙台的石头,人们一个挨着一个的站着,等待日出。</p><p class="ql-block"> 当太阳慢慢升起时,大家都用手机、相机拍下日出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本来我想等人都走后再拍拔仙台,无奈,肚子饿了,得下去吃早饭。</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拔仙台上看到的日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能上到拔仙台的人都是英雄,能上到大爷海的人也了不起,因为高海拔上徒步,不是谁都能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照在太白山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拔仙台上下来看到的二爷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二爷海不远的是三爷海(图片来自队友@Tad🎭)</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拔仙台景区的石海及远处的堆堆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到大爷海,吃完早饭后,7点出发,走上回程。爬山的乐趣在于,能看到城里看不到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要离开大爷海了,再给它拍照一次,留个念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太白山,绿草如茵,百花齐放,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小花们在微风的吹佛下,向来来往往的游客招手致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程中,再望一眼拔仙台的景色(图片来自队友@清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白云海(图片来自队友@z36307259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在太白山徒步(来回大概18公里),发现沿途都有游客扔下的垃圾。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徒步途中,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那么,太白山一定会更美。</p><p class="ql-block"> 蓝天下徒步的驴友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景区视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回程时,石头路走得还顺利,可小文公庙到天圆地方这一段路的木台阶走得很累,我在快到天圆地方哪个亭子里,休息好长时间都不想走,看来走长路到最后容易泄气。</p><p class="ql-block"> 天下索道外面的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下索道前面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里有两个孩子和老人,上山都到了大爷海。下山时,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提前出发,为他(她)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下午近四点,团员全部下来后,乘车返回,到西安六点半,结束这次太白山徒步旅行。</p><p class="ql-block"> 这次上太白山,感谢阳光活力给我提供的机会,感谢聂子~管理及领队们的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感谢团员们的一路相伴,感谢队友们的美图,希望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徒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感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