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姐妹》(45)

l z m

<p class="ql-block"> 周二下午,淑珍儿子宁生接到学校通知,明天去郊区农村开展忆苦思甜活动,中餐无须自备。</p><p class="ql-block"> 忆苦思甜是当时中国一个普遍的人文现象。“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通过回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痛苦,让今天的孩子认清万恶的旧社会,激发对新社会的热爱,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当时忆苦思甜教育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这天,宁生与全班同学来到了江州近郊的黎明大队。在“天上布满星,月上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的歌声中拉开了“忆苦思甜”大会。</p><p class="ql-block"> 会场上除了学生还有一些生产队的队员。</p><p class="ql-block"> 在几位饱受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发言后,宁生与同学每人分到了一块谷糠做的窝窝头,这形状上大下小,多像妈妈织的军黄色线帽。宁生伸出舌头舔了舔,咦,有点甜味,宁生一口咬了下去,有点糙,但味道清香,像家里妈妈做的甜饼。宁生对同学说,这窝窝头真好吃。</p><p class="ql-block"> 这时,生产队队长过来了。他问宁生,你糠饼好吃吗?</p><p class="ql-block"> 宁生正吃着还没反应过来,便说,好吃,好吃。</p><p class="ql-block"> 好吃?你说什么?生产队长一听,怒目瞪向宁生。</p><p class="ql-block"> 宁生大概是被他的大声吓怕了,不知怎么回答是好。</p><p class="ql-block"> 老师闻讯赶来,瞅了瞅宁生。</p><p class="ql-block"> 宁生拉拉她的衣角凑到她耳边悄悄说,这窝窝头甜丝丝的。</p><p class="ql-block"> 老师一愣,拿起窝窝头咬了一口,在嘴里嚼了下,转身低声对宁生说,不要乱说。</p><p class="ql-block"> 然后,微笑地面对生产队队长歉意道,队长请多见凉,孩子不懂事,说话不当,我当老师的跟您说对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队长见老师如此态度也不好意思了,说,算了算了,不过这话不能乱说,这万恶的旧社会贫苦百姓吃的糠饼怎会好吃呢,是吧?</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学生喊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p><p class="ql-block"> 这天,事后有人举报了黎明大队一位老实巴交的老农民。是他在糠粉中加入些许糖精,起因是他也的确不是想破坏忆苦思甜教育,而是不想让城里的孩子再吃这样的苦。事后,生产队长念及他的成份,把事情压了下来,不过扣了他足足一个月的工分。</p><p class="ql-block"> 这天中午,淑珍也给自己放了假,来到了学校食堂。在编写教材的这些日子里,淑珍几乎每天都回家吃饭,这也是她多年来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对于淑珍而言,多年来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确切的说,现在是从家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家。淑珍也不喜欢串门,除非工作需要。还是曹方不时地从其它办公室带回来一些小道消息。什么有的组已编写完成了90%,什么政治编写组把毛主席的《实践论》也编入了教材,还有什么数学组的车老师对历史组的小蔡老师挺有意思,有人看见他们在大街上如何如何……</p><p class="ql-block"> 淑珍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除了上班还要参加政治学习,每天还有一大堆家务在等着,所以她也无暇顾及别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天,食堂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淑珍拿着饭盒在排着队,一会儿,她好似看见在她斜对角的队伍里,有一个人的侧影很像是原来学校的方向红,她踮起脚想再看清楚一些,可那人却穿过人群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奇了怪了,怎么可能?难道自己的眼花了?以至于她排到了窗口,里面的师傅在喊她,她都没听见。</p><p class="ql-block"> 自从去年离开学校后,淑珍从未见过方向红。难道真是方向红?</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