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

姚豆豆

<p class="ql-block">  今日周六,节气为大暑,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年轻时从不曾关心过节气,那时候的日子饱满明亮,我也在时光中郁郁菲菲奔跑着。转眼间我停泊在中年的码头,整理着满腹心事的船帆,修缮着一湾破碎的月光,不甚年青的躯体始生出青苔历历,我开始关心季节,关心生活,关心离别,关心每一个从我手中流逝的日子。今天因为电影《人生大事》,我开始关心长路尽头的那一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好像普遍对衰老缺乏敬意,衰老在中国文化里时常是以夕阳西下衰草连天的形象出现。枭雄曹孟德虽志在千里,仍不免感慨烈士暮年;空灵如乐天,坦言记忆会和时光一起远去;潇洒如太白,面对镜中白发嗟叹时光易老;练达如苏公,左牵黄右擎苍全凭胸中一片少年肝胆;更不消说在众多伤春悲秋的文人墨客眼中,老之将至实在是一件不很美好的事情。我们抗拒衰老,希望韶光不减,自己永远年青。至于死亡,更是中国人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我们的成长教育里缺乏对死亡的教育,如何面对爱别离,如何从至爱远去的哀痛中振作起来,我们依赖时光之水涤荡冲洗。电影《人生大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离散,有救赎,有和解,也有释怀。</p> <p class="ql-block">  萧红说人生总是苦多乐少,其实比起酸甜苦辣咸五味,人生更多的是平淡,琐碎。整部电影镜头始终在狭窄逼仄充满着冲突的环境中推进,像极了我们被生活围追堵截的人生。主人公三哥赖以为生的上天堂殡葬店和婚庆店比邻而居,悲与欢就在这方寸之地自由切换,像不像我们庸常的日子,生活没有传递给你过多的喜悦,可也不曾向你释放更多的恶意,日子更多的是由乏味和平淡的细节组成。《人生大事》以镜头为触角将我们的目光聚集到一群特殊的人物身上,一种叫做“殡葬师”的职业群体,也通过镜头前他们的生活告诉我们众生皆苦,以何自渡?</p><p class="ql-block"> 主人公三哥,一个潦倒的中年男人,和我们在街边经常看见的那些中年人一样。他的人生在电影初始部分没有生活,就是活着。一场牢狱生活让三哥的生活跌入谷底,生活中不论父子关系还是男女关系遭遇的都是种种暴击,平日里工作便是为了碎银几两见证生离死别,三哥的心了无挂碍。心经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三哥的人生便是如此,对于人生他缺乏梦想和动力。剧中另一个主人公小哪吒,是个在外婆臂弯里长大的孩子,生父生母不详,舅舅懦弱舅母刻薄,因为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一个小姑娘也是张口闭口“老子”如何,年老体弱的外婆在长梦中结束了她的人生,也因为外婆的长辞两位主人公相识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双向救赎。</p> <p class="ql-block">  《人生大事》这部电影中两次提出同样的问题,如何面对至爱的离别。第一次这个问题是小哪吒提出的,一个儿童的心智尚不能明白什么是阴阳两隔,什么是生离死别,在三哥等成年人的解释中外婆并没有离开自己,外婆变成了万千星斗中的一颗,每一个有梦的夜晚外婆都会在她的身边,而三哥也因为这个解释第一次将自己的职业定性为“种星星的人”,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职业,思考老爹所谓的“做这个行当的人得有一颗圣人心”,也在他的圣人心被唤醒的那一刻,三哥的人生不再是一团乱麻,他的眼里开始有光,种星星的人工作意义就在于抚慰一个个受伤的心灵,让他们看到自己深爱的人在生命的终点依旧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会在温暖的告别中成为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一个尊重自己职业的人一定会被社会所尊重。</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第二次被抛出,出题的人是莫老爹,一个一辈子从事殡葬业的老师傅,而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他子承父业的儿子莫三哥。中国式父子关系大多疏于言语沟通,莫家父子更是如此,言语间唇枪舌战还不够激烈,父子俩时不时便要兵戈相见。这一世父子间的互不理解在莫老爹临终前的病床前达到了和解,莫老爹告诉了莫三哥他二哥的死因,莫三哥也理解了自己的老爹并通过老爹的言语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不足。我看到这里欣慰父子终于和解的同时很替父子间那些流失的时光感到惋惜,我们曾经用唇齿一次次向家人投掷直刺心底的箭,时间缓慢向前,坚定而冷酷,我们的爱为什么总是如此后知后觉?该用什么祭奠我们那些曾经狼烟四起的父子时光呢?</p> <p class="ql-block">  作家柯云路曾经在一篇《生死亲情》的文章里提到生死离别对于生者的悲哀是不知道逝者去往何方,他们离去后是否安好?电影《人生大事》给出了我们两个答案,对于小哪吒而言,外婆化身为天边的星星,她永远都在,永远不会消散。对于莫老爹而言,他化身为烟火在最美丽的瞬间绽放,相信那瞬间他看见了自己十几岁便因为打捞一具孩子尸身而死去的二儿子,也看见了他眼中开始有光的小儿子三哥。电影《寻梦环游记》也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生命的终点并不是死亡,而是遗忘。爱,是唯一超越时间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电影的关注点有部分可能异于他人,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我注意到莫老爹为自己准备的骨灰盒竟然是一个空奶粉罐,作为一个一辈子从事殡葬行业的老师傅,莫老爹的一生都在见证离别,他的人生大幕也将在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的这一天缓缓落下,是不是影片也通过老爹向我们表达一种朴素又豁达的生死观,对于一堆肉身最终变化成的这撮白灰,还是让它以最朴素的形式尘归尘土归土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种以人与人之间双向奔赴双向救赎为主题的电影并不少见,《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七号房的礼物》等等都曾经刻画过,同样也一次次看的我们热泪长流。为什么主题相近的电影却总能一次次传递给我们感动呢?因为在已经不相信向死而生的时代,这样的故事足够治愈,治愈一颗冷漠的心,治愈缺乏敬畏的人生。“乐观和爱,才是生活的解药,迎着阳光,温暖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生大事》通过莫老爹表达的人生观念就是“人生除死无大事”,可每个人眼中的人生大事都不同,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世间,又在他人的哭声中离开人世,如此看来生死好像我们都做不了自己的主。那就好好照顾生与死之间这漫长的一生吧,有生之年我们会不断遇见不断离散,若抬头看天别忘了月亮,俯身耕作便照顾好我们的六便士,对于命运给出的困顿和挑战全力接纳,认真逾越生命的一座座山丘。我想在这漫漫汲汲的时光中推己及人的爱与尊重一定是与生命和解的最佳答案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