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衡山南岳庙,又称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赤帝峰下。</p><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始建于隋朝年代,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后规模达到98500平方米,被誉为“江南第一庙″和“南国故宫″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坐北朝南,前临寿涧水,后枕赤帝峰。大庙主轴线为九进四重院落,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庙内两侧东边是道教八观,西为佛教八寺,中轴线上则多为儒家建筑,虽说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能长此以往和平共处,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在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也是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群,拥有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明代刘献《重修南岳庙记》载:“舜居社南巡至南岳如岱礼,言祀觐之礼如岱也。禹受禅若帝之初。兹山之祀可推。周制:六年王时《诸侯,朝于方岳。当时岳有明堂,方享帝尊亲之所。礼特隆焉。历汉而唐,极祀不衰″。这里明堂指的是南岳庙宇前身。南岳庙原是建在祝融峰上,为方便国(皇)家祭祀与民间朝圣,隋代移至到赤帝峰下。</p> <p class="ql-block">据《南岳志》记载:在唐朝初期时建司土霍王庙,开元十三年(725年),由唐玄宗诏建南岳真君祠,到了开元十五年(727年),南岳遭到大火,寺庙受到很大破坏,其后陆续进行修复;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岳真君为司天王,庙制按王宫规模增修。到唐贞元年间,称为南岳庙并沿用。</p><p class="ql-block">宋朝时真宗皇帝赵恒,加封南岳司天王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其建形制亦“由王升帝″“拟然帝居″,以后成为一种“定制″并沿袭下来。</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南岳大庙的正门,“棂星″,本叫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汉高祖时命祭天先祀灵星,因此而得名。也有说棂星门指得是天门,据巜星径》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庙宇正门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规模大,气势雄伟的庙宇;第二是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的地方;第三必须由黄帝下诏,南岳大庙正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才得到至高无上的殊荣。这在中国只有山东孔曲和湖南南岳大庙才用“棂星”来命名。</p><p class="ql-block">棂星门原来是木结构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换成花岗岩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门上竖额“岳庙″二字,是“江南一枝笔″之称的湖南籍清末秀才康和声所题,其下面“棂星门″三字原为曹伯闻所书,现为著名书法家周昭怡所写。大门两侧对联写道:</p><p class="ql-block">“棂环卍字,槛绕迴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p><p class="ql-block"> 星敛贪狼,风和仪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p><p class="ql-block">此对联高度赞扬南岳大庙建筑之恢宏,国家之和谐兴旺。</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旁左右两侧矗立一块巨石,左为原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开国上将王震将军所题的″秀冠五岳",四个金字,字体刚劲有力。右边是雕塑家、美学家、理伦家王朝闻先生所写的“镇岳石″三个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门后是奎星阁,又叫盘龙亭,其上面为大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顶檐下悬挂王香余题的“魁星阁″匾。奎星阁正面柱上有副对联为:“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萧韶″。北面对联是:“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下联为:“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横批为:古往今来。从对联中看出古往今来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律和包含着人生的哲理。</p><p class="ql-block">奎星阁戏台下是处十字交叉通道,高约2米多,游客可从此通道参观后面的正南门。大戏台东侧为钟亭,西面是鼓亭,钟鼓二亭南面是二座六角攒尖亭,亭内分别竖有明朝《重修南岳庙记》石碑和宋朝的巜祭衡岳文》碑。</p> <p class="ql-block">正南门,又称镇南门,正南中门,三个拱券式门洞并列,高深各15米,俗称“川门″,有墙垣与东西前角楼相连。正南门上为三间二层重檐歇山顶明楼,围以栏杆,顶檐下有竖匾额“正南门″三字,是原湖南省省长刘正所写。前檐柱上对联:“彩耀无门飞五色;祥生帝阁祝三封″。正南中门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宫方可通行,百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又叫百寿亭,亭的四周檐板上撰写了100个字体各异的“寿″字,每个寿字构思巧妙、无一雷同,意思是祈愿“寿岳″祭祀朝圣的人们能福寿安康,延年益寿。</p><p class="ql-block">御碑亭,系纯木结构,为八角重檐歇山顶建筑,亭内竖立着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来南岳大庙所撰写的《重修南庙碑记》石碑,此石碑高为6.6米,重约四千斤,首句为“南天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碑文共有279个字。石碑顶上有双龙捧日的浮雕,碑的底座是重达20吨的千年长寿青石龟。据说,此千年长寿青石龟很有灵气,人们常说:“只要摸摸乌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乌龟背,大富又大贵;摸摸乌龟嘴,夫妻不吵嘴;从头摸到尾,万事不后悔″。</p> <p class="ql-block">嘉应门,为单檐歇山式宋代建筑,此门宽36.8米、深16米、高为18米,是历史上迎送宾客的仪门。嘉应二字取自于《汉书.礼乐志》中“天地顺而嘉应降″有贵宾从远方而来的意思。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宫来刭南岳祭祀,地方宫员和庙祝都在此地恭侯迎接。嘉应门左侧摆放着一面大鼓,直径为3.48米,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鼓″。</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釆用重檐歇山顶设计,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显得豪华和庄重,顶檐下挂有霍松林书″御书楼″三字横匾,御书楼内收藏着众多宗教文化典籍和皇帝御赐的宝物。</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东西长廊环伺左右,碑廊有329首诗文都是名家书写,共计333块通竖碑,加上晋朝谢灵运等“四十二峰名游″阴刻图像及“南岳七十二峰图″共计402块碑,其中南岳衡山的“千古禹碑″拓文复制碑最吸引人的眼球,也是碑中一大珍品。</p> <p class="ql-block">圣帝殿,又名正殿,是南岳大庙中最高的建筑,殿高31.11米,其高度甚至比北京故宫太和殿还要高出4.19米。圣帝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殿周围环绕着72根石质擎檐柱,象征南岳衡山七十二峰。顶檐下“圣帝殿”为王信安书写,门上一排悬挂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皇帝御赐的六块金字匾额。</p><p class="ql-block">大殿前广场东西各有一个砖砌的大香炉用来民间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进香的高峰,当地称为“赶八月″,特别八月初一是南岳圣帝神诞,这天香客人山人海涌入大庙和祝融殿,是南岳大庙祭祀最热闹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圣帝殿内神龛供奉着火神祝融泥塑金身神像,祝融神像高6.3米,左右立执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塑像,塑像手执各种兵器显得威武庄严。</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东侧为道教八观,从南到北分别为玉虚宫、万寿宫、清和宫、仁寿宫、三元宫、寿宁宫、纯阳宫和铨德观。现在道教文化博物馆内塑有老子青铜立像。</p><p class="ql-block">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溢伯阳,谥号太上元皇帝,庙号唐圣祖,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易经》和《论语》三部思想巨著。</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西侧是佛教八寺,从南到北为化城寺、崇宁寺、云峰寺、观音阁、老南台寺、忠靖王阁、天堂寺、金龙寺。佛堂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金像和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金像。</p> <p class="ql-block">南岳大庙花园内塑有水上观音和十八罗汉塑像,塑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南岳大庙为南岳之神祭祀的主庙,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主庙,南岳大庙与泰安岱庙、河南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p><p class="ql-block">自从隋唐以来,封建帝王三番五次对南岳封神封帝,有文字记载的宫方数字统计,唐代八次、宋代二十二次、元代十七次、明代三十三次、清代四十四次,可想而知南岳大庙对于帝王和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