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旧忆,我第一次吃棒冰和后来引伸出的故事

保定老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炎炎夏日,酷暑难当,不由得你想吃些凉爽的夏令食品来,那“棒冰”和“冰激凌”自然而然地提到了话下,为此也引伸出我第一次吃“棒冰”和它以后的故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时候是在江西上饶长大上学的,在我的记忆中,上饶是在解放后才见到有卖“棒冰”的,这“棒冰”一词来自离上饶不远的上海,后来这上海的“棒冰”卖到了上饶,从那时起,上饶人也开始叫它“棒冰”並且一直叫到了今天,正像北方人管它叫“冰棍”那样自然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当时的我还在位于金龙岗的“上饶第一完全小学”(简称为“上饶一完小”后来改为“金龙岗小学”)上学,那是在一九五一年的初夏,我刚从北门村那个“崇德小学”转到“一完小”不久,正是快到放暑假前的期末大考的日子,天气也一天天的热了起来,有一天是个大晴天,下午上学时,我和同学们陸续地走向学校,学校大门前聚集了许多从各自的家里走来的上学的同学们,此时就在校门外,在卖零食的众多小贩中,人们常见到那个人人都熟悉的,都叫他为“沙妈”的女子还有她的丈夫,她们两个人站在路边,只见她二人每人手里各拎着一个之前尚未见过的园柱形的大口径保温壸,他们一边喊着”吃新鲜来,上海来的“棒冰”,五百元一条(那时人民币还是旧制,五百元即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五分钱),见到这情景,有一个敢于尝鲜的同学随即买了一条“棒冰”,(为什么叫“一条”是因为打那时起,后来的小贩叫卖时是这么叫起的,他们喊道“快买来,棒冰五百一条,五百一条”),此时只见那“沙妈”收了这同学的钱后,随即掀起那身边的保温壶上面软木盖,当下就看见一股白色的雾气从壸口向外四下溢散开来,她急忙拿出一根包有印花腊纸的“棒冰”,急速地把那软木的壶盖重新盖好,只见她拿出的那根“棒冰“也在向四外散着带有冷气的薄雾,那买的同学拿过这“棒冰〞,打开那腊纸的外包装后,露出一根木柄,上面顶着的一个乳黄色的上小下大的四方体,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叫做“奶油棒冰”的“稀罕物”了,他拿起这“棒冰”咬下一块,随即含在嘴里,只见他那脸上的表情即刻来了个五官挪位,他没料到这东西这么冰凉,冰的他挤眉弄眼的,口里一边含糊不清地嚷着什么,过了一会才听出他说的是这“棒冰”吃到嘴里“太凉了”,他这举动立刻引起众人一片笑声,在这第一个吃“棒冰〞人的带动下和“沙妈”叫卖声中,后来买的人多了起来,很快拥了上来,为的是尝尝这叫做“新鲜”的食品到底是个怎么味道的东西?我也在这次的嘗鲜中,第一次吃到了以前听到过的“棒冰”了,虽然以前在冬天下雪吋,那房沿因雪化流水冻成的长长的冰凌,可它与这“棒冰”相似,我也吃过这冰凌的,但是今天看来这两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冬天吃那冰凌是冷上加冷,它很硬也没有甜味,这“棒冰”就不一样了,它吃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了清凉愉悦的感觉,还有它自身的奶香和甜味,让人们享受到了美味食品带来的那种开心快乐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一来,这两壶“棒冰”很快的就卖完了,因为我们常买“沙妈”的东西,早己和她混熟了,问到她这“棒冰”的来历,她说这是在火车站里刚从上海路过上饶的火車上取来的,车上事先专门有人捎带过来让她们试着卖的,她还说以后只要他们能捎过来,就会一直卖下去的,果然在那个夏天我们常常吃到她卖的“棒冰〞了,在这之前,那时候的上饶还真的没有见过有卖这“棒冰”的,更不要说生产制做它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1952年,上饶才在西大街(即现在的“信江路”),过了“杨家石桥”后再向西,与那一直快到火車站前的那条“解放路〞相接的丁字路口,在这丁字路口不远处的路北,有一家临街的店铺,也就是在这里,开起了这全上饶的第一家棒冰厂,说它是个厂倒不如说它是个带作坊的门店更确切点,那是因为它的规模很小,它只是个临街的一个店铺 ,从店里面按装布置上看,上面架有铁制的管道,下面的地面上,是一个高有近一米的布满半间店面的水池,那里面装满的是起降温並有助于冷冻“棒冰”的盐水,在店面里有一台制冷的机器在开着,再看那水池里飘浮着许多白铁做的槽子,槽子里做成“棒冰”模子,每个模子里都灌了一定容积的料水,这料水就是含有牛奶和奶油、白糖和香料的做“棒冰”的原料,这许多装有原料模子的白铁槽子,浮在那盐水之上,经过那盐水不断地从冷冻机里降温和循环浸泡,温度一直在下降,直到这料水由水冻结成冰,这“棒冰”始得做成,然后再脱模取出,再经过人们的整理包装后放入冷柜保存,这才是要卖给我们的“棒冰”了。因为我经常路过那里,也时不时地会买这店“棒冰”吃的,这个“棒冰”的制作过程,也是那时多次去这店里俏俏地观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看那架在这盐水池上的铁管,那时人们可能不懂保冷即是省电省钱吧,这铁管就在空气中裸露着,整条管子被厚厚的冰霜包裹着,成了一条白色的长龙了,铁管外面的冰霜由于室温高而溶化了,不时地向下滴着水,铁管的周围还包着一层白色的冷雾,让人看了身上引起了一阵清凉的感觉,这铁管通到盐水池里做成盘旋式,为的是让管里的冷冻液通过铁管的管壁来冷却盐水,再通过盐水的冷却让那槽子里的模子里面的料水结冰,完成“棒冰”的制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时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在纠缠着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原料是水,盐水也是水,在一样的温度下,原料冻成了“棒冰”而那盐水却一点不冻照样的流动着,直到上了初中学了“物理”课,在老师教授下知道了这原料与水的结冰温度(也叫物体的“冰点温度”)是摄氏零度,而盐水的“冰点温度”要低于它的,所以这水做的原料先结冰,而盐水是用来降低原料温度的,所以要控制到适当的低温才行,太低了会让机器不停的运转,浪费了电这是不划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个插曲:老师在课堂讲到冰点温度时,还引用了为什么同一温度下的环境里,江河的淡水结冰了,而海水由于含有盐份却不会结冰,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讲到这也该结束了,大约是在2019年,我在“上饶档案局”的“上饶记忆”里,看到一篇叫做《吃天光,棒冰厂,袅袅乡音的下腳街》的文章里,它就讲到上饶几十年前的这家“棒冰”厂确实是上饶的第一家的呢。看来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记忆力还算可以的,我所讲的这个故事还是真实可信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文写于2022年7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