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 ——2022年洛宁县“教学评一体化”暑期培训会(数学学科)活动纪实

洛宁县第一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七彩同心励,教改成可期。为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帮助教师全面深刻地了解新课标的内容,提升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7月25日,洛宁县“教学评一体化”暑期培训会(数学学科)在洛宁县第一实验小学会议室举行。</p> 一、培训安排 二、名师讲座—学习篇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名师简介:</b></p><p class="ql-block"> 任红娜老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24年,现任偃师区中小学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获得2020年度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8项,近年来发表教学类文章十多篇。</p> <p class="ql-block">  任红娜老师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教学设计举例、教学实践交流四个方面阐释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强调了“数感”培养的重要性,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逐步在计数和认识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她建议教学设计要“本手”扎实,“妙手”创新,避免“俗手”,守正创新。</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指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名师简介:</b></p><p class="ql-block"> 龚若梅老师从事小学数学一线教学工作16年,从事数学教研工作10年,现任洛阳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涧西区东升第三小学副书记。先后获得河南省骨干教师、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业务标兵、洛阳市骨干教师、国培项目特聘专家等荣誉。所执教的优质课获省、市级一等奖,指导教师的优质课多次获省市各级奖励。</p> <p class="ql-block">  龚若梅老师也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为使老师们贯穿全套教材,打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次课标解读,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为数学老师打开了宽阔大道!随后对数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进行解读,并能结合教学事例,生动浅显。</p> 三、认真学习—收获篇 <p class="ql-block">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通过此次学习,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也将打开更广阔的的教育视野,力争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教研的道路上我们从未止步。让我们乘着风起航,继续静心学习,耐心沉淀,深情期待下一次的春风化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心得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培训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实验一小 罗香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今天有幸参加了2022年数学新课标培训,听完专家的解读,感受颇深,收获满满。对于新课标的理解如同拨云见日的感受。我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育人要有新理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教学要有新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愉快的学数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实验一小 李鸽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四、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五、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实验一小 范小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今天有幸聆听了洛阳市偃师区和涧西区的两位专家为我们诠释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理念;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触最深的是新课标课程目标的变化,在“四基”即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即是过程与方法;育人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学生应该具体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核心素养的构建是让学生感悟“三会”,会观察,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思考,即: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表达,即: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进行抽象概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为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数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后,通过对“十大核心理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解读,使我进一步了解学习了新课标。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通过学习,使我了解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特点,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要更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b></p>

数学

学生

教学

新课标

教师

学习

素养

数感

课程标准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