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写、共悟 ——《活出生命的意义》

妮子樱

<p class="ql-block">一直都有关注中国教育报,时常阅读有关中国教育报的相关信息。这个暑假,中国教育报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读书会,很荣幸我加入了这场“专业阅读、反思自己、理论武装、专家引领”的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7月5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袁卫星校长给大家做了一个讲座《如何读以致用,读以致远》。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深。讲座中讲到,“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他就对她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教育家,真的特别好。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也是经常鼓励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跟学生的约定就是一次犯错老师原谅你,两次犯错老师也原谅你,第三次怎样,学生们自己会说“事不过三”。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收获——我们也许一辈子都成不了教育家,但我们一定可以用教育家的情怀来做教育。袁校长用一堂课挽救了一个学生的生命,其中台湾9岁的周大观的一首诗:《我还有一只脚》贝多芬双耳失聪,郑龙水双眼失明,我还有一只脚,我要站在地球上。海伦.凯勒双眼失明,郑丰喜双脚畸形,我还有一只脚,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就是这首诗挽救了一个想自杀的孩子。所以阅读有多重要,知识的储备有多重要。再结合现在的孩子的个性越来越特别,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个月来周末的休息日我都在学习心理学B证的课程,《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跟我近期学的心理学B证的内容有连接,也是讲到爱的三部曲。</p> <p class="ql-block">每天跟着袁校长共读这本书,有很大的收获。看了袁校长推荐的电影《美丽人生》,片中的父亲非常的睿智,值得观看。《转折点》、《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灯塔》、视频《请叫我李博士》李博士的悲心与资助者的慈心都是榜样,值得赞许和践行.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生命里的turning point(转折点);每一次无意识的善举,哪怕再微不足道,都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产生非凡的意义。跟着袁校长共读一本书,让我想起来了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我感恩在我工作生活当中所有给予我温暖帮助的亲朋好友,我感恩家长朋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我感恩学生们对我的喜爱。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时刻都不同,所以重要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 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的特殊的生命的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生活或许一地鸡毛,但我们依然要向阳而生。</p><p class="ql-block">虽然教学工作忙碌,可是我特别喜欢记录,整整记录了十几年。我喜欢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喜欢记录孩子的的成长过程,喜欢记录自己的每一次用心付出。正如一本书中的姥姥语录:一件一件小确幸累积起来就汇成了大幸福。</p> <p class="ql-block">感谢中国教育报,感谢袁卫星校长,感谢袁卫星校长工作室团队,感谢一起共读的老师们,感谢你们阅读上的引领与陪伴,感谢大家无私的分享。</p>

生命

校长

意义

共读

感谢

学生

教育

苏霍姆

林斯基

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