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

蓝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1</p><p class="ql-block"> 知道古城有十八条小巷组成,那是两头连通环城古街的便捷通道。而小巷与小巷之间就组成了方块式的居民小区,纵横交错,构建棋盘式的古城格局。</p><p class="ql-block"> 老实说,居民生活的居所,数十年来始终是一个幻象,没有深入的机会。而面对开发区连篇成型,不论是早年开发的老区,还是近年开发的新区,都属于古城谋职人员的最佳选择。何须再去窥视数百年以来已经定局的古城内,无人知晓的那些典型老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p><p class="ql-block"> 那天有事,在古街上一路询问某家住所。最后他人指点中说,一直向前走,到尽头的门面,就是你要找的人家。我答谢后,则深入进户时较小的卯榫结构的坐东朝西的木质双合门。</p><p class="ql-block"> 可见是一条六方砖铺就的只有一人多宽的狭小走道,假如对面有人经过,两人只能紧贴两面的墙体,方能错过。假如遇上下雨,这狭小的走道只能淋雨,不能撑开雨伞。这是比小巷还狭窄的小巷深处的腹腔部位。</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米之后,走道向两面九十度分道,南侧通向一家紧锁的门廊,向北转依然是走道。三四米之后,见到是一个九十度的拐弯。又是一条纵深的走道,估计还是五六十米之长,走道中的墙体上左右小门镶嵌,但紧闭不开。</p><p class="ql-block"> 迟疑间,继续深入,到了尽头发现走道再次南北分道。北侧不远处是另一个大门关闭,南侧渐进十米左右。又出现东西分道,西面的深处有人在门边闲坐,东面的深处铁门摊开。</p><p class="ql-block"> 刚好见到我要找的人,从铁门内向外与我迎面走来。对方知道我,就客气地招呼我入户。院内说不上宽阔,有一个五米长、三米宽的小天井。墙边有盆栽花木,枝干修长,绿叶清新。小天井的西面,也就是大门深入的端点与北侧,就是他居住的两层木质结构的转角楼房。</p><p class="ql-block"> 转角西面一层是厨房,北面分隔为三间。中间则是客厅,两侧靠西是居室,东侧是书房。走廊将一层连通,也在西侧紧邻墙体的地方,也就是厨房外搭建了上二楼的楼梯,很典雅地木质扶手伸向高处。</p><p class="ql-block"> 估计二楼就是他们家的卧室。当然,我没有机会到二楼参观,一楼的布局就让我深有清雅之感。在厨房外和楼梯登高的走廊上放置沙发,我没有进入客厅,而在沙发上就坐。</p><p class="ql-block"> 交流中知道,他的父亲已八十多了,但身体健在,出去溜达了;女儿和孙女在另外的城市工作和学习。这么一个小院,原来是一户四代同堂的世家,真让我吃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p><p class="ql-block"> 办完事后,也就与主人分手。虽有他的妻子从厨房内走来,送上茶水,送上香烟,也笑吟吟地邀请在他们家吃饭。但我还是客气地回绝,起身离开小院。</p><p class="ql-block"> 出了双合门,再次回到古街上。隐隐中忽然明白许多藏匿心头多年不解的疑问,为什么古城的居民,举止那么彬彬有礼,言谈那么柔声细语,思维那么严谨缜密?完全是久居这样的小院,形成不可逆转的礼仪习俗。说他们有修养,有操守,那是生活环境使然罢了。</p><p class="ql-block"> 文质彬彬,是必然的。每天出入狭小的走道,怎能旷野几分呢?即使走快一点,稍不留神,就会撞上来人,那不是给大人闯祸,找麻烦吗?或者砖块潮湿,苔藓冒出,那可能遭到要么滑跤,要么撞墙的自罚结局吗?特别是月黑风高的深夜,在没有电灯照明的时候,行走这样的走道,那是需要数着步子或用手指探测,才能回到自家的小院,安居就寝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一个小小的双合门内,不知道居住了多少人家,而且楼层与楼层紧密相连,张家骂架、李家吵嘴,那不需要偷听,分秒内就传送到周围的邻居。更不能大起大落使用家具,也不能手舞足蹈上下木质楼梯,要么影响邻居休息,要么影响自家人养神。</p><p class="ql-block"> 于是,家里说话交流都需要轻声轻气,十分克制自己的心情起伏和情绪变化,始终要低声下气地缓和气氛,力争家庭的和睦,邻里关系的协调。久而久之,阳刚之气散尽,轻声慢语养成。</p><p class="ql-block"> 进而也就出现了居民的思维缜密的定势,不管遇上任何事情,还是内外突变。皆能不动声色,从容面对。将喜怒悲欢,情仇恩怨隐藏心里深处。处心积虑,等待可趁时机,再来实施他人防不胜防时的报复或意想不到的回馈。</p><p class="ql-block"> 也因了这种心理沉淀,居民居家逼仄,每件事随情而动。长此以往,养成拘泥小事或细节,大局意识淡薄的积习。再次印证当地古建筑的谶语,“大寺不大、小寺不小;小寺不塔大寺塔”(大事不大、小事不小;小事不塌大事塌)的潜意识写实,成为居民仕途履历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更多的习性,潜移默化,构建了古城居民特有的气质,为人与行事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4</p><p class="ql-block"> 忽然不怎么乐意接受这样的人格定位。还是乡下或山里有点自然之态,要交流,大声一点,否则空旷的邻居,怎么能让对方知道你说什么呢?更何况山与山隔箐居住的两个院落,假如要面对面低声细语的交流,那不是要走得腰酸背托腿抽筋。还是大声说话,大嗓门出语,什么事都能瞬间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孩子嬉闹,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随鱼跃的自由。要么在自家的大天井内胡闹,要么在乡间大道上追逐,要么在广场上疯狂,哪来撞墙碰壁的担忧,哪来举止拘谨的可笑。什么是天真,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随心所欲,什么是人性光芒?只有在乡下或山里才能体现,才能彻底释放。</p><p class="ql-block"> 想起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面对古城小巷深处的人家。我还是想快速回到新区附近的自家院落,感觉小院内更加清新与快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