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 朱长洪</p><p class="ql-block">摄影 制作 山野情趣</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三栋楼</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59年的郑州电缆厂是原一机部所属国有大型企业,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在厂区开工建设之前就进行了家属区的建设,红瓦青砖的1.2.3号楼是家属院最早的三栋楼。据厂誌记载,这三栋楼仅用了三个月就全部完工。</p><p class="ql-block"> 据一些老职工回忆,当时电缆厂的规模是要建成亚洲最大的电缆厂,建厂初期边建设,边招工,边生产,陆续从河南各地农村招录了大批工人,还有许多复转军人进厂,最多时达六,七千人,分散居住在厂区以西的洛达庙,石羊寺,郑湾等农村的民房甚至窑洞里,搭起草棚,支起大锅就是食堂。一些东北等地来的职工还借住在郑州饭店,二砂平房,岗刘村民房,地质学校教室以及国棉厂的家属宿舍等,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居住条件下,第一代的电缆人风餐露宿,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为电缆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号楼</p> <p class="ql-block">2.3号楼</p> <p class="ql-block"> 老灰楼</p><p class="ql-block"> 厂誌记载4至8号楼建成于1960年,这5栋楼,房型结构基本相同,都是青砖三层,通称为“老灰楼”,之后又在厂小学两侧盖了不少平房,基本解决了职工的住房问题,家属院也初具规模。</p> <p class="ql-block">4.5.6号楼</p> <p class="ql-block">7.8号楼</p> <p class="ql-block"> 9号,10号楼</p><p class="ql-block"> 9,10号楼建成于1965年,是电缆厂恢复上马后最先建造的两栋楼,由厂基建处设计,全厂职工参加义务劳动建造的,地基与建筑材料极为坚固,9号楼起初是三层楼,后来又加盖为五层,足见其坚固程度。厂级领导在9号楼居住的比较多,几任书记,厂长,副厂长都在此居住过。</p><p class="ql-block"> 1966年2月,我们家随我父亲从山东博山电机厂调来电缆厂就被安排住在9号楼,是9号楼最老的住户之一。</p><p class="ql-block"> 10号楼与9号楼结构基本相同。</p> <p class="ql-block">9号楼</p> <p class="ql-block">10号楼</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9号楼</p> <p class="ql-block"> 11号楼与少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位于伏牛路,伊河路口东南角的11号楼,建于文革开始的1966年,是一栋简易的3.4层的拐角楼,通走廊,公用厕所,水池等。1至11号楼是家属院东院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那时,家属院没有围墙,四通八达,西边是伏牛路,往南一直到电器厂两边全是庄稼地。北边伊河路和二砂家属院一路之隔。伏牛路,伊河路还都是沙土路也不通公交车,伊河路上还时常看到115炮校的战士骑着军马疾驰而过,去贾鲁河驯马。南面不远就是岗刘村,我们经常到村里摘桑叶,够柿子,捞鱼虫。东走不远就是桐柏路,文革时期我们还到郑州一中,轻工业学校,中原路上的纺机电学校,机器制造学校,地质学校等观看大字报,听两派学生的大辩论。机校的“八二六”和“八一战斗队”是两大派,纺机电的“1017”兵团和“钢军”是两大派,两派各占据一栋宿舍楼,用高音喇叭相互攻击,后来发展成武斗,双方用自制弹弓,石块等互相投射,玻璃全打碎了。那时我们也不上学了,经常到这些学校的楼下看热闹。</p><p class="ql-block"> 黑白图片是七十年代的岗刘村,中原影剧院,西流湖。岗刘村早已变为中原新城。在中原影剧院三次看影剧印象最深,电影《地道战》(1966年从山东到郑州看的第一部电影),河南省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槐树庄》(1971年刚返城不久看的第一部话剧),日本电影《啊,海军》(1974年国内放映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内部片之一),现中原影剧院早已拆除。七十年代经常去西流湖游泳,划船,乘坐游艇等,现在西流湖正改造修建中。</p> <p class="ql-block">11号楼</p> <p class="ql-block">岗刘村</p> <p class="ql-block">中原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西流湖</p> <p class="ql-block">伏牛饭店,百货商店,蔬菜店</p><p class="ql-block"> 随着电缆厂家属院的扩展,伏牛路东侧陆续建起了饭店,蔬菜店,百货商店等。</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合记烩面馆就是原来的伏牛饭店,六,七十年代,这可是伏牛路上唯一的一家饭店,那时饭菜便宜,炒荤菜一元左右,素菜几角钱,我记得还买过8毛一斤的猪头肉,4毛一斤的水煮花生米还有2两粮票8分钱一碗的肉骨汤面条等。早餐油条一两粮票6分钱一根,豆浆2分钱一碗,加糖5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胡辣汤店是原来的蔬菜商店,母亲常給我三,五角钱去买菜,番茄4分,黄瓜,茄子5分一斤,大白菜,萝卜2分一斤,所以三,五角钱也能买十斤八斤菜了。</p><p class="ql-block"> 伏牛饭店南侧是原百货商店,1968年底,我下乡时,母亲带我来商店挑选了一件厚实的棉猴,大约花了20多元钱,这是我长大以来穿过的最好的衣服,也是第一次远走他乡,“儿行千里母担忧”,怕我去农村受冻挨饿,向来省吃俭用的母亲却花去了我们家近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了这件棉猴,回想起母亲給我的爱与温暖,时常还会伤心落泪。我返城后,这件棉猴又传给了下乡的妹妹,弟弟。</p><p class="ql-block"> 伏牛路上又陆续增添了粮店,副食品商店,新华书店等,都是占用家属院的临街楼房。</p> <p class="ql-block">伏牛饭店,百货商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蔬菜商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12至35号楼与我住29号楼的轶事</p><p class="ql-block"> 12至35号楼,是七十年代初在伏牛路西陆续盖起的20余栋楼房,是家属院西院的基础,其中的29.30号楼为通走廊的四层楼。1984年秋,我分到了29号楼的一间16平米㎡的一居室。开房票时,房产处说房钥匙在原厂团委书记魏民洲手上,让我找他要。他当时已经调到团省委任统战部部长。他任厂团委书记时,我任团委委员,毕竟彼此共过事,他对我还算比较尊重,我去团省委找过他几次,他把钥匙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2年6月,准备召开团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委,我们这届团委委员大都超龄了,要让位于年轻人。几个团委委员做了分工,我负责起草团代会《闭幕词》,闭幕词结尾,我引用了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完后,交给魏民洲过目,他说,朱老师,最后的两句诗最好改动为“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劈不开的芝麻杆”,我说,小魏啊,那可是李白的名句啊!稿子交给宣传部审核时,还是保留了我的原稿,未做改动。</p><p class="ql-block"> 后来魏民洲调回陕西,官至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8年11月因违规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p><p class="ql-block"> 我在29号楼住了4年,直到1988年搬到汝河小区。</p> <p class="ql-block">家属院西院南门</p> <p class="ql-block">西院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29号楼</p> <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出席郑州市青代会的电缆厂代表。开会期间住嵩山饭店,我还编写了一个反映与会代表风貌的三句半,我和张松正(后来成为郑州有名的雕塑家)等四人,分别敲着茶缸,饭盒,瓷碗,脸盆等在联欢会上登台表演,大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1982年6月参加厂团代会,团市委团干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 独身楼</p><p class="ql-block"> 独身楼即厂职工集体宿舍,建于1965年前后。1964年开始,电缆厂每年都要从河南各地招收大批的青年工人,还有不少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新进厂的职工大都分配住在独身楼,男职工住南楼,女职工住北楼。按所在单位分配宿舍,每间宿舍放四张高低床,住8个人。七十年代初,独身楼还安置了一台电视机,播放电视新闻,样板戏之类,我和家属院的人也经常上楼观看。</p><p class="ql-block"> 1970年,和我同批进厂的几百名青工大都住进了这里。凡家在郑州,不住独身楼,路途远的职工,每月可报销一张公交车月票。那时电缆,二砂这一带就只有一趟9路公交车,从花园路至二砂厂门口,雨雪天气,人多车少,很多人因坐公交而迟到。</p><p class="ql-block">现在独身楼是技工学校的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独身楼大门</p> <p class="ql-block">男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女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 32,33号号楼与阅览室</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院的32.33号楼,建于七十年代中期,这里曾是厂医务所,总务科,职工俱乐部的几排平房。1966年2月我们家从山东调来,刚住到9号楼,对周边环境还不熟悉,晚上看到这里灯火通明,房里好像有人看书,下棋,打乒乓球等。我走进阅览室,看到摆放有许多报纸,杂志等,就在桌子边翻看了起来,第一次看到了《河南日报》,《郑州晚报》,还有不少电缆,机械方面的专业杂志等,在家属院里,有这样读书看报的地方,真是太好了!记得在《河南日报》上看到了穆青等人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非常感人,记忆深刻,后来得知焦裕禄是我的家乡山东博山人,心中更是充满了崇敬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郑州晚报》是一张4开纸四个版面的小报,第四版是文艺副刊,经常发表些本地作者的散文,诗歌之类,还有个名为《瞭望塔》的专栏,主要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放学路上,时常碰到有售卖晚报的人,一份报纸2分钱,看到有喜欢的文章,就想买一份,作为一名初中生的我,囊中羞涩,2分钱也拿不出来,好在晚上可以去阅览室看。可惜,文革开始不久,《郑州晚报》就停刊了,俱乐部,阅览室也停办了。</p> <p class="ql-block"> 37至52号楼与体育场</p><p class="ql-block"> 位于伏牛路西,颍河路南的37至52号楼,建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家属院南院的基础。中间的空地被建造成体育场,有足球场,标准的跑道,简易的观礼台等。这里曾举办过几届“郑缆职工运动会”,分田赛,径赛等多个项目,参赛的职工情绪高涨,各单位为自己的运动员呐喊助威,场面热烈而壮观。教培中心由于参赛的在校学生多,时常将总分第一的奖杯收入囊中。</p><p class="ql-block"> 运动会裁判组,由各学校的体育老师为主挑选人员组成,我曾入选过裁判组,穿着统一发放的服装,运动会开幕式率先入场,很是神气。运动会结束,厂党政工团领导会宴请裁判,祝贺运动会圆满结束,感谢裁判的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电缆厂经济实力雄厚,建有男,女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等,经常参加省,市的各类比赛。全厂性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现体育场已经拆除,改造成了社区花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家属院南院北门</p> <p class="ql-block">南院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体育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职工运动会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 54号楼与职工食堂</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院的54号楼建于1984年前后,其原址是厂职工食堂,职工用粮票和现金换成用于打饭的饭票和菜金,开饭时间,人来人往,很是热闹。那时饭菜很便宜,素菜5分,肉菜1角至2角一份,蒸排骨2角5分,小酥肉3角一份,能够买上一份排骨,酥肉之类那就很奢侈了。文革初期,职工食堂还搞过忆苦饭,职工家属都要来吃,记得好像吃的是掺了野菜的黄面糊糊和高粱面窝头之类。</p><p class="ql-block"> 许多老资格的厂领导及部分中层干部都在54号楼居住,是名副其实的“老干部楼”。</p><p class="ql-block"> 54号楼还是家属院第一个成功加装电梯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 55,56号楼</p><p class="ql-block"> 与54号楼同期建造的55,56号楼,原址是平房区。建厂初期的几位高级工程师,部分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以及部分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都在此居住,又被称为“科技干部楼”。科技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许多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哈电工,合肥工大,湖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53.57至60号楼与家属招待所,针厂</p><p class="ql-block"> 53.57至60号楼,建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主要安置64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又称为“老工人楼”。原址是厂家属招待所的几排平房,招待所是为两地分居的职工或亲属探亲时临时居住所用。</p><p class="ql-block"> 平房西边是电缆厂扶持的郑州针厂,针厂的前身是郑缆家属工厂,据说针厂当时是河南唯一一家生产工业用针和民用针的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72年,针厂招收了一批老三届的知青,改善了职工队伍结构,恢复高考后许多人考上大学,离开了针厂。</p><p class="ql-block"> 针厂旧址早已成为商品住宅楼。</p> <p class="ql-block">老工人楼大门</p> <p class="ql-block"> 61至69号楼</p><p class="ql-block"> 61至69号楼建于九十年代初。61至67号楼位于家属院西院,居住的大部分是七十年代前后进厂的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彼此都很熟悉,装修房子时互相参观模仿,于是就有了“一层到六层,家家都有吸顶灯”的笑谈。</p><p class="ql-block"> 68.69号楼位于家属院南院,安排当时比较年轻的中层干部居住,又称为“干部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1号楼</p> <p class="ql-block">68号楼</p> <p class="ql-block"> 70.71号楼与“大锅”</p><p class="ql-block"> 70.71号楼建于九十年代中期,原址是被称作“大锅”的灯光球场。灯光球场呈锅底状,底部是标准的篮球场,四周是阶梯状的看台,可容纳几千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郑州市总工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市企业职工篮球联赛,厂灯光球场是联赛的会场之一。电缆厂的男,女篮球队都是郑州市的强队,每有厂球队比赛的场次,观众特别多,呐喊声,鼓掌声此起彼伏。二砂,电缆,水工,煤机等国有大厂往往都是夺冠的热门球队。</p><p class="ql-block"> 灯光球场还是召开职工大会,组织文艺汇演等活动的场地。1999年举办的国庆50周年,厂庆40周年合唱比赛是电缆厂最隆重也是最后的一次大规模的歌咏比赛活动。各单位的合唱队伍,统一服装,整齐划一的依次登场,歌声嘹亮,声震云霄,充分体现出郑缆职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企业,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70号楼</p> <p class="ql-block">71号楼</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灯光球场(大锅)</p> <p class="ql-block"> 小车库与马车棚</p><p class="ql-block"> 位于家属院东院的小车库,1966年时全厂还只有两辆车,一辆银白色的苏联伏尔加轿车,一辆绿色的长江吉普车。随着工厂的不断发展,陆续购置了不同款型的轿车,面包车还有接送小学生的大轿车,运垃圾的翻斗车等,小车库的容量越来越大。现如今小车库早已废弃,家属院几乎家家都有车,院里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p><p class="ql-block"> 1966年时,9号楼东墙外面还有个马车棚,有一匹马(也可能是骡子),一驾马车,赶车的是一姓冯的老师傅,我们还坐着这辆马车到厂区空地割荒草喂马呢!据说这辆马车是为了解决工厂运输车辆不足,也是为了省汽油而添置的,后来马车不知去向了。</p> <p class="ql-block">小车库旧址</p> <p class="ql-block"> 防空洞</p><p class="ql-block"> 1967年前后,毛主席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全国各地开始挖防空洞,电缆厂也不例外。9号楼南墙下就是一个防空洞出口,挖洞的工人坐卷扬机吊篮从竖井下到洞底,用铁镐,铁锹把地下土挖出来,一筐筐的运到地面。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也时常下到洞里帮忙挖土,工人师傅奖励我们厂里制作的酸梅汤,冰汽水随便喝。家属院地下防空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我们从这个洞口下去,还看到过职工食堂存放的土豆,白菜,冬瓜等。</p><p class="ql-block"> 郑州市还设置了人防工程办公室,专门管理各单位的防空洞,有些防空洞改造成了地下商场,地下舞厅等。八十年代中期,碧沙岗公园北门西侧有个地下舞厅,灯光闪烁,冬暖夏凉,门票3角,月票6元,年轻的我们时常去玩。</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位于露天舞台东北角的防空洞洞口。</p> <p class="ql-block"> 露天舞台</p><p class="ql-block"> 露天舞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里曾是电缆厂职工家属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舞台就是个土台子,埋有两根木杆,挂上银幕,每周末晚上放露天电影。文革开始不久,舞台加盖了顶层,建造成了正规的舞台,经常召开革命群众聚会和各种各样的批判会,还有省,市的文艺团体来演出革命样板戏。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省京剧团演出的钢琴伴奏《红灯记》,演员英武漂亮,唱腔优美动听,比那咿咿呀呀的老京戏好看多了。</p><p class="ql-block"> 还时常有大中专院校的红卫兵宣传队来演出,表演的有忠字舞,语录歌,样板戏,对口词,三句半等。厂里建立了毛泽东思想广播站,露天舞台安装了高音喇叭,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放,整个家属院听得清清楚楚。文革时期,舞台还发生过一起凶杀案,电缆,二砂两个厂的子弟因看电影斗殴,一人被刺死,一人被判死刑,此案件在郑州市引起极大震动。</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工厂的文体活动依然在露天舞台进行,放映机改成了室内座机,银幕也换成了自动升降式,放电影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今露天舞台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场所,台前广场依然是居民休闲锻炼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露天舞台旧址</p> <p class="ql-block">台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 职工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舞台两侧的二层楼后来成为厂工会的职工俱乐部,二楼是图书馆,阅览室,棋牌室等,一楼是乒乓球室等。每到晚上俱乐部灯火辉煌,前来参加娱乐活动的人络绎不绝。阅览室仍然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诗刊》《解放军文艺》《十月》《收获》等,文学大家的名篇名著等均可借阅。</p><p class="ql-block"> 厂工会还时常举办象棋,乒乓球,篮球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书法展览,邮票展览等,春节假期还组织猜灯谜,文体娱乐等活动。舞台对面的二层楼还一度改造成舞厅,周末举办舞会。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彰显出国有大型企业职工的精神风貌和经济实力。</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舞厅旧址</p> <p class="ql-block">我保存的俱乐部处理的旧杂志</p> <p class="ql-block"> 子弟小学与《白毛女》</p><p class="ql-block"> 厂子弟小学建成于1960年,和我同龄的几十名电缆厂子弟在二砂小学借读一年后转回到刚建好的厂小学,是学校1965年的毕业生。我们都是随父母从沈阳,上海,湖南湘潭,山东博山等全国各地的一机部所属电缆,电机企业调来的。我们家调来时,我已上初中,可我的弟弟妹妹以及我的女儿都是毕业于这个小学。</p><p class="ql-block"> 家属院的子弟虽然来自全国各地,由于从东北来的最早,也最多,所以电缆厂子弟都说东北普通话,几乎没有人说河南话。和我同龄的厂子弟,小学毕业后考入不同的中学,之后又成为下乡知青,70年前后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招工进了电缆厂,成为电缆厂第二代创业者。</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子弟小学编排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喜儿,大春,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等所有人物均由小学生扮演,乐队由厂里职工组成。我曾随乐队和剧组到厂矿,部队,农村公社演出,深受欢迎,那时演出也没有报酬,只是管几顿比较丰盛的加餐而已。《白毛女》的轰动演出,使电缆厂小学名声大噪,厂乐队也出了名,一些小演员还被部队特招当了兵。</p><p class="ql-block"> 本世纪初,小学被中原区教委收编,大门改在颍河路,更名为伏牛路第二小学。</p> <p class="ql-block">子弟小学大门旧址</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小学大门</p> <p class="ql-block">1965年厂子弟小学全体教师</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厂小学班级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厂小学</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与我同时返城进厂的电缆厂子弟,相聚在尖岗水库,人民公园(1972年)他们大都是厂小学1965届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 子弟中学</p><p class="ql-block"> 子弟中学建于1972年,学校建成后,解决了职工子弟的上学问题,不出家属院就能上中学了。学校建有两座教学楼,有图书馆,篮球场,体育操场等,电缆厂大部分子弟都是就读,毕业于电缆中学,这里也是我从教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本世纪初,市教委将厂中学与二砂中学合并,更名为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搬迁至中原西路。现如今旧校址为中原区教委所用。</p> <p class="ql-block">中学大门旧址</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旧址</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厂中学班级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厂中学女生篮球队</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厂中学</p> <p class="ql-block"> 职工中专</p><p class="ql-block"> 位于前进路的这栋二层小楼最早是厂幼儿园,后为厂教育科,职工学校,职工中专所用。职工中专成立于1983年,是经国家机械工业部审核批文,河南省教委审批备案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除招收本厂职工外还面向全国各地的电缆企业招生。</p><p class="ql-block"> 我在职工中专任教时,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并担任班主任。曾组织学生骑车去侯寨三李村野炊,把家里的锅烧得黢黑。还带领毕业班学生到庐山,黄山,九华山,上海,杭州等地旅游。</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职工中专并入职工大学。中专楼现为中原刑侦大队所用。</p> <p class="ql-block">中专85(2)班学生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中专86(1)班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带领学生骑车去三李村郊游野炊</p> <p class="ql-block">1988年教师节优秀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7年中专第一届集邮展签名簿</p> <p class="ql-block"> 技工学校</p><p class="ql-block"> 技工学校始建于1959年,1964年重建,原址在厂区东南角,文革期间停止招生。1980年恢复招生,面向社会公开统一考试,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因电缆厂是国有大型企业,工资福利待遇高,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生放弃参加高考,报考技工学校,录取分数线很高,之后,技工学校连年招生并扩大规模,增设工种班级,成为电缆厂技术工人的摇篮,毕业生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前后,我曾多次带领青年技工参加省内外的技术比武大赛,选拔的参赛选手多为技校毕业生,多次获得名次奖项,为电缆厂争得了荣誉。</p><p class="ql-block">现技工学校仍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为全国各地线缆企业培养输送技术人才。</p> <p class="ql-block">1969年技工学校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技工学校</p> <p class="ql-block"> 1990年6月带队赴湘潭电缆厂参加线缆行业技术比武,我厂参赛选手均为技校毕业生,取得优异成绩,厂部奖励取道长沙,张家界,芙蓉镇等地旅游。下图是在张家界景区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职工大学</p><p class="ql-block"> 职工大学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721工人大学”,1980年经国家机械工业部审核验收,批文成立“郑缆职工大学”,面向全国,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招录学生。职工大学的专业课教师,大多聘请厂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教师担任。</p><p class="ql-block"> 和我同时进厂的许多“老三届”考入职工大学,改变了工人身份。在校生除本厂职工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电线电缆企业的在职职工。学校建有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其专业规模在全国电线电缆行业首屈一指。毕业生成为工厂技术,科研的生力军,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电缆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职工大学还开办了电视大学文科班,理工科班,企管班,与郑州大学合办了政工班等,除招收本厂职工外,还有其他企事业单位送培的学员。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文理科管理人才。</p> <p class="ql-block">职工大学电大文科班</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建于1959年,园址几经搬迁,于七十年代中期建址于此。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越,主要招收本厂职工子女。幼儿园为企业服务意识很强,职工因工作繁忙加班,不能按时接孩子,老师会一直陪伴到家长来接。七,八十年代,还在厂区开办了哺乳室,哺乳期上班的女职工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喂奶时间,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现在幼儿园仍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在郑州西郊仍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职工培训大楼与教培中心</p><p class="ql-block"> 建于八十年代初的职工培训大楼,既是全厂职工培训基地,又是教育培训中心的办公楼。当时教培中心统管厂中,小学,技工学校,职工中专,职工大学,幼儿园,教育处等教育机构。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教培中心召开庆祝大会,隆重表彰优秀教师,还为每位教职工发放了一支英雄牌纯金钢笔和一本影集册。《郑缆报》还制作了教师节专刊,发表了我创作的诗歌《献给教师节的歌》。</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我在教育处主管技术工人培训,每年负责起草制定全厂《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经厂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工人,工人技师,极大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了有效作用。因此,电缆厂还荣获了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职工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职工培训大楼的照片还登上了《中国机电教育》杂志封面,我撰写的《对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再认识》的论文也于同期发表。</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中后期,郑缆电视台成立,演播室设在培训大楼五楼,每周播放三次,职工家属能及时了解厂内外新闻,并可观看精彩的电视录像节目。《郑缆报》,郑缆电视台是电缆厂的两大文化标志,我作为厂报,电视台的通讯员时常有稿件得以发表。当时的培训大楼,白天人来人往,夜晚灯火辉煌,成为家属院最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图3二楼最左边的房间,是我任教培中心副主任时的办公室,右边是主任兼书记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教培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省机械厅,市重工局及厂领导与前来参加中南五省线缆行业职教研讨会的代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机电职教》杂志封面</p> <p class="ql-block">杂志封二</p> <p class="ql-block">1997年4月《郑缆报》,郑缆电视台部分编辑记者,通讯员郭亮村采风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职工医院</p><p class="ql-block"> 建于七十年代中期的职工医院,是在厂医务所的基础上建造的,建有内科,外科,中医科,手术室,放射科,化验室,药房等门类齐全的门诊楼,有近百张病床的病房楼,配备有救护车等。 </p><p class="ql-block"> 为全厂职工建有医疗档案,职工看病治疗一律免费,职工独生子女也是免费治疗,直系亲属治疗半价收费。职工患重大疑难疾病需转院治疗,由厂医院开具“三联单”,所有费用由工厂承担。职工住院,单位还会派人陪护照顾。每逢春节,厂党政工领导都会到厂医院探望慰问住院职工,送上对职工的关怀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本世纪初,职工医院被市中心医院收编,更名为“康复医院”。职工,家属看病住院需缴纳进门费,按比例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p> <p class="ql-block">医院门诊楼</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职工医院</p> <p class="ql-block"> 干部招待所与郑缆宾馆</p><p class="ql-block"> 干部招待所建于六十年代末,为全国各地来电缆厂办理业务的人员提供住宿。后又在颍河路上扩建为郑缆宾馆,建有四层楼的客房以及会议室,餐厅等。宾馆还对外营业,承接各类会议,聚会,宴会等。</p><p class="ql-block"> 教培中心或其他单位招待联系业务的客人时,可到厂办公室办理就餐手续,写明招待客人的单位,职务,人数及陪同人数,经主管厂长批准后,凭此就餐单,可在宾馆餐厅免费就餐。</p><p class="ql-block"> 现宾馆早已出租给他人。</p> <p class="ql-block">干部招待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郑缆宾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职工澡堂</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东院停车场东侧曾是职工澡堂的旧址。建于六十年代初的澡堂最初只有一个浴室,每周一三五男用,二四六女用。七十年代后扩建为两个浴室,每天开放,职工发放澡票,凭票入浴,家属及外来人员购票入浴,澡票很便宜,一角一张。</p> <p class="ql-block">职工澡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 职工理发店</p><p class="ql-block"> 家属院东院西门口南侧的这间长方形的房间,曾是职工理发店的旧址。理发店建于八十年代初,职工每人每月发一张理发票,凭票理发。据说理发师是从小有名气的建设路上海理发店请来的师傅,手艺精湛,服务热情,就连外单位的人也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早就改成小饭馆了。</p> <p class="ql-block">家属院东院西门</p> <p class="ql-block">理发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汝河小区与华淮小区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中期电缆厂在汝河小区购买了15栋楼房,上世纪末在劳动公司旧址盖了6栋楼,又在附近购买了几栋,称为华淮小区。</p><p class="ql-block"> 1988年我分到了汝河小区80号楼一套50多平米㎡的住房,终于住上了二室一厅,独立卫生间,厨房的套房。</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女儿刚上小学,厂里派有接送学生的大轿车,每天往返接送孩子上下学,为居住在家属院以外的职工提供了极大方便。回想起来,厂里对职工的关心关怀还是很暖心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每看到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及政府机关等单位的退休职工逢年过节都会得到单位送的礼品,而电缆厂的退休职工早已无人问津。假如电缆厂还存在,他们是不是也会享有如此待遇?然而,历史和现实从来就没有假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汝河小区80号楼</p> <p class="ql-block">华淮小区一角</p> <p class="ql-block"> 73.74号楼与液化气站</p><p class="ql-block"> 73.74号楼原址是厂液化气和汽水站。八十年代初,厂里专门购置了制冷设备,制作汽水等饮品,夏天为职工成件发放。职工按月到煤气罐站换取煤气,电缆厂是八十年代郑州市最早使用液化气罐的单位之一。厂里效益好的时候,每到春节还在这里为职工发放年货。</p><p class="ql-block"> 1985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视察电缆厂时还对厂里的后勤工作表示赞扬。</p><p class="ql-block"> 73.74号楼动工于1998年,建成于2002年,是电缆厂家属院最新也是最后的两栋楼,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盖过或购买过一栋楼房。</p><p class="ql-block"> 2002年5月,我从汝河小区搬到74号楼,一直居住至今,这是我在电缆厂的第四次分房,也是最后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73号楼</p> <p class="ql-block">74号楼</p> <p class="ql-block"> 郑缆文化宫</p><p class="ql-block"> 郑缆文化宫的前身是金海影剧院,八十年代初电缆厂将其收购,更名为郑缆文化宫,成为电缆厂的文化活动场地。</p><p class="ql-block"> 2001年后文化宫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文化宫被拆除,在电缆厂家属院区建起了几栋不属于电缆厂的商品房。</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退休职工在文化宫门前广场表演</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记忆,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郑州电缆厂和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二砂,郑州煤矿机械厂曾被称为华山路上国有企业“三巨头”,为郑州市的工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如今二砂和郑煤机分别改造成为“二砂文创园”,“芝麻街文化园”,保留了厂区厂房的基础建筑设施,留存下时代的印记和历史的沧桑,唯独电缆厂毁于一旦,荡然无存,令人扼腕叹息,只有残存的图片无言地叙述着记忆中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厂区大门,办公楼,喷水池花园</p><p class="ql-block"> 位于华山路上的厂区大门,展现着郑缆的辉煌。当年,每天清晨从家属院经伊河路,颍河路骑自行车上班的职工队伍汇成滚滚洪流进入厂区大门,生机勃勃,无比壮观。</p><p class="ql-block"> 厂部办公大楼是厂党政工青领导,所属机构以及财务,计划,生产,销售,劳动人事等处,室的办公地点。四楼会议室是召开党,团,工会代表会,中层干部会等重要会议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电缆厂区内曾建有绿化队,建有暖房,花棚,苗圃等,电缆厂曾被评为“花园式企业”。</p> <p class="ql-block">电缆研究所,电工机械设计大楼</p><p class="ql-block"> 电缆研究所主要设计开发电线电缆新产品,据厂誌记载,至八十年代中期,电缆厂已生产出5大类480余品种,2500余规格的电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p><p class="ql-block"> 设计处负责电工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电工机械设备,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产品供不应求。</p> <p class="ql-block">设计处职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部分电缆产品</p> <p class="ql-block">部分电工机械设备产品</p> <p class="ql-block">电缆厂房,金工厂房,交联厂房与计量大楼,电话站。</p> <p class="ql-block">先进的检测设备,科研仪器,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p> <p class="ql-block">部分获奖荣誉称号,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副总理田纪云视察电缆厂</p><p class="ql-block">1986年5月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视察电缆厂</p> <p class="ql-block">1986年6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视察电缆厂</p> <p class="ql-block"> 历任厂级领导,其中的许多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他们忠诚于党,服务于民,与全厂职工同甘共苦,为电缆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中期厂级领导,九十年代后孟繁奇,韩先敏等先后担任厂主要领导,他们大都是从最基层的工人,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中培养提拔起来的厂级领导干部,他们爱国爱厂,团结带领全厂职工继往开来,奋力拼搏,克服困难,顽强进取,为电缆厂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曾经是全国唯一一家生产电线电缆,电工机械设备的国营部属企业,创造过历史辉煌的郑州电缆厂早已不复存在,电缆厂家属院却依然保存着昔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2003年前后,我在华山路与一位原同一车间班组的老师傅相遇,他指着已经变为一片废墟的电缆厂旧址说,这里可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如今成了这样,我就想哭!看着他如此伤心,我也想哭,电缆厂是我的父母亲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更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70年我由下乡知青招工进厂,从铣工学徒工干起,当过工人,教师,担任过厂团委委员,工会支会主席,科长,教培中心副主任等职务,亲身经历了电缆厂的建设发展,亲眼目睹了电缆厂的兴衰变迁,抚今追昔,万千感慨。</p><p class="ql-block"> 纵观家属院的建设历程,从建厂的1959年起至上世纪末,家属院始终在不停地建设,不断地增添新的楼房,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前后盖了一百多栋楼,这百余栋楼以及学校,医院,教育,后勤等建筑设施,都是一代又一代郑缆人历尽艰辛,攻坚克难,辛辛苦苦,一分一厘地挣出来的,一砖一瓦地建起来的。2000年以后,电缆厂家属院终止了建设的步伐,再也没有在家属院或任何地方建造过一栋楼,家属院的兴衰,标志着电缆厂的兴衰。2001年后,电缆厂快速衰败,大批职工下岗,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随着交联塔的轰然倒塌,曾经拥有七千余职工,每年为国家上缴数千万元利税,屹立在华山路上近半个世纪的郑州电缆厂彻底消失。</p><p class="ql-block"> 岁月无情人有情。感谢党和政府,对老旧的电缆社区进行了改造,家属院的面貌焕然一新。希望在电缆厂工作,生活过的职工及其家属,回来看一看,找找你们熟悉的场景,见见你们熟悉的人,也许若干年后,你们熟悉的这一切永远都见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电缆厂家属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还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我几乎没有留存电缆厂厂区的照片,再想拍摄为时已晚,于是我拍摄了这组照片,制作了这个美篇,只是为了留存心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如今,生活在家属院的人们大都是电缆厂的退休职工及其子女,第一代创业者的老人健在的已为数不多,第二代的建设者大多步入古稀甚至耄耋之年,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荣光也遭受过下岗失业的伤痛与无助,他们希望一个贪官毁掉一个厂,祸害几代人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希望能得到更多一点的阳光照耀,得到党和政府更多一些的关心关爱,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让这些为共和国的电缆制造发展事业做出过奉献和牺牲的郑缆人,能够身心健康地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献给二十世纪郑州电缆厂的创业者,建设者,劳动者及其家属子女。</p><p class="ql-block"> 郑缆业绩永在,郑缆精神长存!</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数据,图片摘录,翻拍自《郑缆誌》,部分老照片由亲朋好友,同事等提供,在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稿于二0二二年八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