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城右安门在外城南墙西侧,故称“南西门”,其修建年代、过程均与左安门相同。左安门、右安门是姊妹门。右安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万历、崇祯时均曾修缮。清代沿明旧制,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均修葺,光绪、民初均曾修缮。解放后1950年曾对右安门作排险抢修。</p> <p class="ql-block"> 古时右安门的命名,不是根据现代地图“左西右东”的属性,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因此,位于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就叫做左安门。它体现着君临天下的大一统观念。</p> <p class="ql-block"> 右安门原为一楼一门,城楼为单檐歇山式顶铺灰筒瓦饰灰瓦脊兽,有回廊,梁柱均涂上红油漆,四面砖墙各开木方门,墙面抹灰刷红土色,留青砖下肩。城台宽22米、高8.5米,城台开券门高6.5米、宽5.8米,城台内侧筑马道一对,城楼面闯三间,连廊通宽16米,进深一间连廊通深9米、楼高6.5米、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三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右安门箭楼及瓮城1956年拆除,城门楼1958年拆除。</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外城西南角楼,又称右安门角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灰筒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侧、东西侧分别面辟两层箭窗,每层三孔。在内城城墙外加建一圈外城,意在增强城池安全,抵御外敌入侵。</p> <p class="ql-block"> 由于资金不充足,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时总长只有14公里,开有七座城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东便门和西便门。外城只修建了内城南面部分,北京城平面轮廓就形成了“凸”字形。现在二环路和南二环路,就是沿“凸”字形轮廓线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城墙和城楼是北京城最显眼的标志,历史记载,明清两代多有修葺。民国十年,这里严重损坏,上世纪三十年代城楼被拆除。建国之后,它们中的大部分,因发展城市和疏通交通的原因,全部遭到彻底拆除,造成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1953年,仅存城台也被彻底拆除。</p> <p class="ql-block"> 右安门地区是原金中都景风门地区,景风门内即开阳坊是开阳里小区,这个地名历史悠久,至今已900多年。而翠林小区过去是叫花园村,因为过去在元朝的时候有个人叫亷希宪,他在大都的西南修了个花园,种了不少的柳树,还命名为万柳堂。玉泉营的西南地名就叫万柳园,至今西南三环仍有“万柳桥”。</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右安门位于西城、丰台两区交界处,右安门立交桥位于南二环中部,东通开阳桥、西达菜户营、北通樱桃园、南达翠林小区,成了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咏右安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李慈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才过谷雨日初长,特出南西访海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爱严维诵诗句,再来此地看斜阳。</p> <p class="ql-block"> 图/文:均为根据网络资料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