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假,从“心”出发——假期中的心理健康调适

二道绿房间

亲爱的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暑期生活已经开始,有的同学觉得假期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和放松,但不知为何,却变得懒散和不知所措,还出现了以下的心理现象: <p class="ql-block"><b>  01.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乱,感到空虚、无聊</b></p> 很多同学感觉每天无事可做,总是吃、睡、玩......每天自然醒来后吃点早餐,玩一会就吃午饭,饭后又午睡,玩耍一会儿就到了晚餐时间,入夜又睡觉了……如此循环就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整日无所事事,倍感无聊......逐渐变得消极,甚至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p class="ql-block"><b>  02.信息沉溺综合症</b></p> <p class="ql-block">  个别同学因为假期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人看管,总觉时间特别多,于是就喜欢上网打发时间.....有的沉溺在网络世界里,精神变得越来越差,人也日渐消瘦,同时和现实社会脱节,越来越不喜欢与人说话交往,甚至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另外,有的同学通宵看电视,致使神经系统紊乱,从而导致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b>  03.假期学习班多,压力大</b></p> <p class="ql-block">  到了暑期,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家长往往望子成才心切,同时也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便督促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造成同学感到另一种形式的学业沉重包袱......因长期过高的压力,神经紧张和学习疲累,有的学生出现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偏激等心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b>  如何解决以上的心理问题呢?</b></p><p class="ql-block"><b> 二道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辅导中心的老师给你们一些小贴士:</b></p> <h3>  <b>01.合理规划,规律作息</b></h3> 假期里,依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因为不用上学早起,就熬夜和赖床。这会让身体失去节奏变得懒散,当假日结束恢复学习状态时,你将很难调整自己的状态。因此,可以制订一份假期安排表,合理规划假期生活和作息。在制定假期计划表时,我们要注意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节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入睡心情平和。<br>  当有一些拖延、懒惰等负面心态时,我们学会自我鼓励,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利用自己的潜意识来对抗负面情绪,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和信心。 <h3>  <b>02.科学安排,持续学习</b></h3>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学过的新知识,遗忘最快,所以新知识需要及时复习,我们最好每天都留有一段学习的时间。 暑假期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是必须的任务,但有的同学会把作业用一个星期,不分白天黑夜的做完,期盼着暑假剩下的时间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疯玩,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安排。学习是个持续的活动,刚开始几天的过度学习,知识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囫囵吞枣,学得一知半解,不够扎实。几天学完之后,就疯玩再不复习了,这样记忆的效果会很不好。 <h3>  <b>03.列举清单,实现小愿望</b></h3> 列举心愿清单:把平时想做而又没时间做的事情列出来,那么每天完成一项,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活动安排不宜太密集。 例如有些同学想在假期养些小动物,比如小兔子或者乌龟等。暑假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我们可以把平时学习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的事情放到暑假里做,实现自己心中的小愿望。 <h3>  <b>04.居家劳动,锻炼身体</b></h3> 家务劳动体现了我们爱家的责任,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技能;运动技能更能让我们灵活自如,健康愉悦。通过新技能的获得,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保持身心愉悦感。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暑假期间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p class="ql-block"><b>  05.人际互动,增进关系</b></p> 家是我们的港湾,预留一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做一些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互动小游戏,经常和父母交谈,增加情感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h3><b>  06.避免沉溺,正确使用手机</b></h3> 合理分配网络使用时间,多关注正向积极的信息,发挥网络的有利作用。科学使用,健康上网,避免沉溺网络。邀请父母共同制定手机(电子产品)使用的约定,对于手机(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并配以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帮助自己更恰当地去使用手机(电子产品)。 <h3>  <b>07.察觉情绪,及时自我调整</b></h3> 我们需要觉察和发现自己情绪的变化,及时做一些积极的调整。当一些消极情绪出现时,记得千万不要让自己困在情绪里,一定要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调适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适度运动、倾诉、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让心理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p class="ql-block"><b>  08.疫情反复,加强自我保护</b></p> 暑假伊始,国内仍有多地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许多冲在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们都在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心系群众的安危。我们应该自觉配合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常态化防控意识。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谨记“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尽量在居住地范围内活动,做到不聚集、不扎堆,非必要不外出。 与好友保持互动,通过同伴之间的同频交流与相互支持,排解情绪,维系友谊不疏远。还有亲朋好友、社会互动,总之,要保持与人的交往,在交往中学会相处、合作。 <h3>  <b>玩要开心地玩<br></b><div><b> 学要扎实地学</b></div><div><b> 不急躁,不焦虑,不畏难,<br></b></div><div><b> 保持良好的心态,<br></b></div><div><b> 相信暑假这一段自由的时光,会是每一位同学的充电能量站!<br></b></div><div><b> 最后,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b></div></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