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天整理内务的日子里

张现水

<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考上了坐落于河南郑州的一所军校。是年的8月下旬,在招生教员们的带领下,从济南坐上了慢悠悠的绿皮火车,18个小时后抵达郑州。我辈人生的崭新一页,随之在这所以严谨著称的军校中翻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农村到都市、从偏僻一隅到五湖四海、从乡巴佬到“一棵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军校学员的转变,一时间扑面而来的新鲜军营、新鲜称谓、新鲜术语、新鲜生活,令我们目不暇接、不知所措,就像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p><p class="ql-block"> 在这诸多的新鲜中,就有整理内务这一个。那时没有电脑、手机,不能像今天这样顺手百度一下,看看是哪几个字、是何涵义?只好从每天的实作中感悟。经过队领导和区队长几天的言传身教,我们在实作中“百度”到了答案:整理内务就是打扫室内卫生,就是整理室内物品,就是叠被子、理铺面。</p> <p class="ql-block">  初来乍到的我们,不清楚队干部为什么那么看重内务,待认识到它深层的意义时,那已是多年以后了。原来整理内务之所以成为军人每天必须高标准完成的“规定动作”,成为每天都要严格检查、严肃讲评的内部事务,成为人人都不敢怠慢、不敢马虎的科目,是因为在和平年代,通过日常生活看一支部队的精神风貌和战斗作风的观测点,主要有三个: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见面看礼节。即队列是否威武,是否雄赳赳、气昂昂;内务是否整洁,是否一丝不苟;礼节是否周全,是否严肃认真,这些表象的背后,彰显的是部队的士气和状态,如此“上纲上线”,当然不敢小觑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的这所老军校从外地迁至郑州不久,住宿条件虽是简朴,但住得还算宽松。四人一间的宿舍,都是单人床。每人再配有一个床头柜,存放常用衣物。一张共用的四屉桌,配有四个高方凳,每人另外还有一个矮方凳,那是看电影、集会等活动时的坐具。好像还有一个共用的书架,只是现在已经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整理内务主要在每天早操收操后进行。队列一解散,同学们都风风火火地跑回宿舍,绰拖把的绰拖把,拿抹布的拿抹布,在说说笑笑中,先把地面和门窗桌柜等擦拭一新,不留任何的死角,然后再整理个人物品。个人物品的摆放规定十分明确细致且全队统一,具体到床下鞋放几双、放于何位?脸盆的弦切点在哪儿?毛巾、小方凳等怎么放?牙缸把、牙刷头朝哪?床头柜里的衣服叠多宽、摆多高等等?不一而足。用队干部的话说,就是“条令、条令,条条是令”,没有为什么,只有是什么,按标准执行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一室内务中,也有最具标志性的“明星”,那就是床铺上的绿色军被。军被本来就是普通的棉被,平纹的被面,厚薄适中,本质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口袋装着的一床棉絮。新发的军被不分表里,正反都一样,并蓬松柔软,毫无“造型”可言。整理内务叠被子就是把这无“型”的家伙,通过一遍一遍地捋、一次一次地抻、一点一点地搓、一把一把地捏,最终把它塑造成方方正正、平平展展、有棱有角的几何体,俗称“豆腐块”。</p><p class="ql-block"> 叠被子确实费时、费事,要整出高人一筹的“豆腐块”,光靠下长功夫、细功夫、苦功夫、慢功夫也不够,还必须心灵手巧。在人人奋勇争先的军校里,我等心不灵、手不巧者很是焦急无奈,只能虚心请教老学员、老先进,只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就有了往被面上喷洒水、在折叠处塞上木板纸板,平日里用方凳压实等招数。如此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当然不忍心“破坏”,午休时也让它作床铺上的“展览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我辈也幸,母校不愧为军中名校,不仅教学上名师璀璨,日常管理上也良师如流。我们的队长,浓眉大眼、身直如松、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是顶级的美男子、大帅哥,更是全军训练标兵,曾受到共和国开国领袖们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我们的副队长、区队长也乃部队精英、班级翘楚,不论是教我们缝被子时飞针走线之快,还是指导我们观测时示范操作精度之高,不由我们不击节赞叹。给我们出的一道道数学测试题,也多把我们难得抓耳挠腮。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着我们的他们,严格要求起来可绝不含糊,别指望能得到半点的迁就。每天清晨收操后,区队长便戴上他那双雪白的手套,挨个寝室检查。大面上是无需查看的,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整齐划一。白手套只摸那些犄角旮旯处,有时还匍匐到床下,伸开手掌在地板上抹一把,然后根据白手套颜色变化的程度,给我们严肃认真地批讲一通。</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检查中,我度过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毕业后留校工作,后来也做了学员队干部,从内务的被检查者转变为检查者。经过了一番历练的我,检查中多是萧规曹随,既轻车熟路,也底气十足,“业务”很是过硬。也带出军政兼优、作风一流的队伍,荣获总参“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算是没有辜负良师的栽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现在再回眸那天天整理内务的日子时,倒觉得在那段青葱岁月里,我们“雕琢”了内务,内务也“雕琢”了我们,久而久之某些行为就被塑造成了一生的习惯,比如叠被子。脱去军装近二十年,早已用不着整理内务,但仍见不得被子不叠的现象,每天起床后还是习惯性地把被子叠好。单位宿舍的床铺上,是一床旧军被,自然是要叠的,只是叠出的“豆腐块”像被蒸馏过似的,扭曲变形得不小</p><p class="ql-block">注:图1、2、7作者提供,图3、4、5、6来自网络,特别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