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团山是一个自然村落,依山而建。总占地10000多平方米。距离云南建水县城西13公里,距离石屏县城41公里;个碧石铁路(个旧、碧色寨、石屏)从村口穿过;泸江河呈东西向横过村前。</p> <p class="ql-block">团山的历史至今已有600余年,2006年,团山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批准为世界100个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之一,为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认为:这里的建筑物有端庄的外表,装饰着极高价值的优雅精致的木雕花格窗户,雕镂精细的木、石、砖各种浮雕,并有非常美丽的彩绘装饰,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团山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团山享有云南楼兰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第三次走进团山,带着敬仰的心情,去探访这座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古村落,探访她背后的历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代表性的有:大成寺、东寨门、北寨门、张氏宗祠、张家花园、保统府、司马第、秀才府、皇恩府和将军第等13处。</p> <p class="ql-block">东寨门,团山民居群的对外交通要冲,起着天然屏障,防御功用,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形制采用了三层牌楼式单孔拱形大门土木结构。门楼上还设有枪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给人以一种威严而不可侵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将军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占地面积880平方米,建筑面积958平方米,大小天井7个,房间38间。房屋主人张和,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临安(建水县)起义中,领导民众平息匪乱,得到云南都督蔡锷的赞赏,委任张和为个旧国民军第四营管带兼稽查员,并授“将军第”匾额。</p> <p class="ql-block">门上的“鲤鱼龙门”、“八仙拱寿”、“五喜临门”等木雕图案,无论是雕刻,还是绘画无不让人赞叹不已,堪称世间一绝。再加上鎏金装饰,更显富丽堂皇。瓦当下面的五彩云纹装饰图案,带有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 沿着天井的内界面是整座建筑装饰的重要部分,木石雕、砖雕及彩绘书画的布局,处理精细。</p> <p class="ql-block">几个大宅院中,张家花园、皇恩府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张家花园,其华美古朴程度可与建水朱家花园媲美。张家花园建于1905年,由寨门、一进院、二进院、祠堂和碉堡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走在深深的巷道,虽然远在西南边陲,却散发着着江南园林的灵秀。</p> <p class="ql-block">张家花园共有大小房屋30幢,房间119间,大小天井21个,组成一座庞大的庭院式私家宅居花园。</p> <p class="ql-block">团山的建筑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所有建筑屋面为青瓦,白灰粉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建筑装饰的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书画制作精细、简繁得体,屏门、格扇、梁柱、走廊、屋檐等无一不是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尤其是木雕屏门与格扇窗的雕刻图案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园内,祠堂起于高台,卷棚屋顶,敞廊庄重典雅,院落中间一汪池水,寄予着四水归财的美好祝愿,龙潭育金鲤,财旺福德深。两侧厢房左右对峙,置“美女靠”于廊沿,凭栏静观,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这些布局紧凑,空间丰富的传统建筑,用材非常考究,做工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凸显出滇南民居的典型特征,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云南传统民居的巅峰之作,也是滇南工商业发展史的最好实证。</p> <p class="ql-block">房梁上的精美雕刻及绘画,比肩中原。</p> <p class="ql-block">此处山清树碧,流水淙淙,取名锁翠楼。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占地面积59平方米,建筑面积106平方米,建筑形制采用三层牌楼式单孔拱形大门结构,其屋檐、窗棂的雕刻较为细致。</p> <p class="ql-block">上庙建于1904年,现存大门、前殿、正殿、月宫门,两厢。建成后办初小,后改为初级、高级小学,招收本村及邻近村寨的孩子入学,被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称为全国第一流的民办私立小学。</p> <p class="ql-block">现为团山村云上乡愁书院</p> <p class="ql-block">前殿为单檐五檀硬山抬梁式建筑,建筑雕梁画栋,装饰彩绘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正殿为单檐五檀前出廊硬山抬梁式建筑,装饰彩绘精美。其通面阔10.5米,通进深8.6米。</p> <p class="ql-block">留苑:建于民国初期。宅院占地面积487平方米,计有天井2个,房屋17间,解放后曾为村公所办事处用房,现改名为“留苑”。</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建筑雕梁画柱是古代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更是古代人独特审美观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中的中心广场,村民休息之地,也是村民出售当地特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至今沿续着质朴的传统,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喧嚣的商业氛围,外地人不能进团山村做生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在此歇个脚</p> <p class="ql-block">广场旁边一个有年代的小店,曾经是农村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是一座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的村落,村里80%以上是张姓。少数外姓人家多是当年张家请来的帮工助手,他们也在这里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团山张氏的先祖张福,于明朝洪武年间(1376年),从原籍的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经商贸易到云南,那时正是大批移民在明王朝的鼓励或强迫下成规模进入云南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张福一家三迁择里,因喜爱团山山川毓秀移而居之,建百世之业,子孙繁衍,终成巨族,至今已600余年。</p> <p class="ql-block">1889年,清政府设置了蒙自海关,大锡成为最吸引外国人的出口商品之一。张氏族人看到了生存的新希望,一批批张氏后裔沿着著名的“临安大道”走到个旧锡矿区。矿区的条件异常艰辛,采矿人犹如走在鬼门关,张氏族人坚韧不拔,在开采过程中连获富矿,收入丰厚,继而建立炉房炼锡,形成采矿、选矿、冶炼兼营的大商家。</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末,张氏族人生意做到昆明、上海、香港等地;1900年,张氏族人联合成立“天吉昌”集团,短短几年就跨入了建水八大商号的行列,被称作“团山帮”。他们一方面经营集采、洗、冶、销为一体的锡矿大商号,将精锡运到中国香港、越南等地销售,同时兼营棉纱、布匹、百货等进出口贸易。</p> <p class="ql-block">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又为精锡外运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团山天吉昌商号出了巨额资金,中国首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因此也在团山设立车站,使得财富之源流向了团山。</p><p class="ql-block">获得了巨额财富的团山人,回到团山后斥巨资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精美豪华的传统民居。张家花园等一大批富丽堂皇的传统青砖四合大院民居使得团山成为了声名远播的村寨。</p> <p class="ql-block">张氏建有家族宗词,以“百忍”为家训,家风良好,子孙好学,历史上出过千总、都司、武举、将军、分部郎中、贡生、太学生、州学秀才等20人。因其业绩或贞节荣获宅第悬匾显耀的有“武魁”、“亚魁”、“将军第”、“皇恩旌表”等。</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建于1783年。</p> <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有一殿两厢,大殿为单檐五檀硬山抬梁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的门联为“大启万年新世界,恪守百忍旧家声”,横批为“书香世第”。忍,忍耐、忍受、容忍、忍辱负重,张家的家训。</p> <p class="ql-block">团山现存的木雕彩绘装饰大门,雕梁画栋,四壁布置书画的汉彝结合民居——瓦檐土掌房,这种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农家古老民居有鲜明的地域特点。</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因先祖曾有儒士身份和司马官衔,故名。为团山民居建筑中唯一不属于张氏家族的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皇恩府由两进院落37间房屋组成,是团山民居中两进院落的典型代表。庭院宽敞开阔,厅堂装饰精美,楹联诗句很有高品位。</p> <p class="ql-block">大宅院共设7道门,只有经过这7道门才能进入主人的起居室,这样的规格在团山村只有皇恩府才有。</p> <p class="ql-block">皇恩府的院门很特别,跟大门平行修一道屏风,然后在平行的屏风两翼呈45度角再修一面影壁墙。正面看,风格稳健大气,有大开大合之美。</p> <p class="ql-block">房屋建盖者张树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被朝廷立封安人,准其立坊入祠,敕封“皇恩旌表”匾额,故有皇恩府之名。</p> <p class="ql-block">这块木匾,侥幸躲过文革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大门是团山民居装饰的重点,大门须弥座多是青砖雕花,也有个别为青石雕花。门头雕梁画栋,图案不一,有“双凤牡丹”、“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书香吉庆”、“鲤鱼跳龙门”等。门楼披檐角起翘,两旁白粉八字墙和气势宏大的照壁,显示出屋主人的地位和财富。</p> <p class="ql-block">团山的建筑布局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是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又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样式,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及纵横组合连接而成的建筑院落,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或四院”、“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屋檐浮雕,院门、木窗镂刻,采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吉祥的花鸟魚虫,鲤鱼跃龙门、福寿双全、八仙过海、西游记神话传说跃然窗棂。多饰以双龙戏珠、龙凤牡丹等寓意吉祥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加上鎏金的装饰,显示出富丽堂皇的气派,埋藏着主人家对"儒雅"的崇尚。除木雕、砖雕、石雕外,彩绘书画也是装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楹联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楼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绘书画,足以显示主人家书香世第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二进为内院,是自家的起居、库房之地。</p> <p class="ql-block">一扇看似普通的雕刻花木窗,实际上采用立体镂刻的方式,从上下左右各个不同方位欣赏会产生不同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百花窗,这个窗户上的鲜花造型,每朵花都长的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些花是艺人们想象出来的,而非真实的花卉。</p> <p class="ql-block">木雕屏门与格扇窗的雕刻图案丰富多彩。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结合自然,手法细腻、工艺奇巧,令人叹为观止;柱础的造型与雕刻形式繁多、图案有简有繁、有的甚至刻有诗句。</p> <p class="ql-block">张家第16世传人张立永先生现在居住在这里,建水一中老教师,退休后回到故居,守护着宅院,也承担起申报古村落的责任和宣传团山村的义务。</p> <p class="ql-block">张立永老师对团山、建水古往今来无不知晓。可谓团山活字典。</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团山鲜活的立起来,在这张书桌前,他写下《团山 我的家乡》一书,详情介绍了团山的过往和今生。</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不巧他不在家,但他的夫人,退休老教师的女主人也津津有味的介绍着团山和祖上留下的这套宅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下张永立老师写的这本书,回去后仔细品味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当年来访时,听男主人张老师介绍,夫人屋内专心读书,笔墨书香之家。</p> <p class="ql-block">家风传承</p> <p class="ql-block">后院六扇鎏金雕花的龙门最为珍贵,这个物件可是不一般,经历文革完整保留,难得可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六扇门,门上的雕花用镂空雕的手艺做成。据说这个三层镂空木雕出自一个民间老艺人之手,他一生有十多幅作品,其他已经失散,只有这六扇门还如此集中并完好的保存,是国家一级文物。 据说当地人给工匠算工钱的方法很奇特,根据雕落的木屑总量来给钱。</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雕花的木屑是一两木屑换一两银子,第二层雕花是一两木屑换二两银子。第三层木屑是一两木屑换一两黄金。这种根据工艺难度和手艺的级别计算工钱的方法,特别且公平。</p> <p class="ql-block">团山秀才府始建于清末,房屋是由一组二进院落和左右配楼组合而成,共有大小天井11个,房屋50多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秀才府的来历,是团山十四代子孙张恩沛的两个儿子张桂金、张桂明在参加府学考试中,分别获取了贡生、庠生名号。</p> <p class="ql-block">两兄弟不光学业了得,后来弃儒经商也同样展现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因个旧锡业发达,组创“天吉昌”商号,获利颇丰,回乡建房。整个宅院由大门、二进院和左右配楼组成,分为东园西园,也称大秀二秀。</p> <p class="ql-block">门匾书香世弟</p> <p class="ql-block">传承书香雅趣</p> <p class="ql-block">团山完整保存了1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团山拥有完整的传统风貌型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一个浓缩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一个充满人文生命的活村庄。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价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p> <p class="ql-block">团山建筑的精美没有因历史的久远而衰败,世代有人居住,老房子的木质建筑和居民的生活形态百余年保存完好,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