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闲言碎语</p><p class="ql-block"> 文/落英缤纷</p><p class="ql-block"> 我们彼此阅读过对方,随后背道而驰,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终将背离,留有一丝谅解,对后会无期这一结局保持乐观。 </p><p class="ql-block"> ——路内</p><p class="ql-block"> 许久没有把思考以及记不住的日子变成文字存储在这里了。不管哪个平台,还是喜欢有品质的语言表达,而网上有质感的语言组合的文章真是不多见,或者说刚好我没有遇见,遇见都是需要缘分和直觉判断力。近日啃读浙师大教授王尚文《语文品质谈》,特别有感触,能辨别欣赏对比不一样品质的语言意味着你在操控表达自己语言时肯定就在潜意识里有所甄别了。情绪的起伏,情感的表达,思想的沉淀都在你笔下的文字里,由句成段,由段成篇。当个人有这种意识时,一则对语言有挑剔,阅读有了精心的选择,毕竟人生时光有限,读值得读的有价值的书。厌恶图片泛滥无端充斥期间,严重影响阅读感受,好像一个噪音不合时宜地来打扰正在沉浸阅读的我。感觉我们这些读者进入到时间的荒原,在无尽中漂泊,就像一块玻璃被打碎了,每一个碎片又折射一些碎片化的影像,很难拼凑一个完整的影像。这样的阅读可能是个人的精神微体验,但是确乎真实存在。所以还是习惯没有图片的阅读,还是喜欢目光逡巡在纸质的具备油墨气息的字里行间,一切想象一切文字信息阅读感受均来自灵动文字。有这样近乎洁癖的阅读习惯,网络的众多平台就离我而去了。所以,许久沉默在美篇,偶尔读点公众号长篇文案,大多时间捧书和一个敬仰的作者做一个推心置腹的交谈。</p><p class="ql-block"> 偶尔打开美篇,看着来往的经过者,难得个别网友总是在默然点赞。大多来了又去了,甚或有其他企图,初来乍到时,差点上当。现在已经凭借嗅觉,能判断来者何意,或者说言语表达能力是否和我契合。并非我孤傲冷漠,只是不想无谓浪费时间精力。</p><p class="ql-block"> 韶华易逝,不知觉这样的安逸自由暑假时间已消逝大半。持续的副高高温控制,热已经把人制服了,极易让人瘫软。偶尔参与瑜伽课,那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在流汗的感觉,绝非等闲视之。浸泡在汗水里的运动,让人体验淋漓为何物。大多时间用来安宁自己。感谢各种平台,让我这样的有文字梦想歌唱梦想的平凡默然的普通人能挤进这样的网络世界,犹如原上草,扎根在世界一隅,给消逝的留不住的日子留下一点文字,在某个有清风明月的夜晚翻看或者聆听自己曾经的心跳,感受生命搏动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近日录制了自己适合歌唱并喜欢的歌曲。近乎自恋地反复聆听自己的声音。好像觉得珍贵又莫名想象,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某个人想起我时是否通过声音通过文字靠近我呢?这种思考或者说疯狂的念头说起来有点以己度人了。前不久一同学去世,她也爱歌唱,在她离开世界后我再次听到她声音,仔细寻找声音里活着的气息,不敢相信这也成了遗音,遗言,遗物…可对消失的人来说有意义吗?应该有,来到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有时听自己的声音,好像耳朵眼睛都在打量另一个自己。声音,以及音乐里文字述说,以及声音里的气息情感都在合奏,结成一种联盟,一种此时瞬间特殊的表达。同样的音乐同样的我,每次唱出来平台给我打分有变化。原来很多时候只是此时有,而彼时的我又在时间河流里涤荡过,已经有了差别。所以每次阅读自己的文字聆听自己的声音,都已经在过去时间里那个旧的自我。或者说,人其实特别需要被肯定和鼓励,那个歌唱平台非常注重这一点,分数直观的激励法,让我像打了鸡血似的,在黑暗处茫然自我摸索。然后千万遍吸引自己去不断尝试,不断超越自我。只是唱哭了自己,超越自己真的太难。</p><p class="ql-block"> 暑假接触了余秀华那可悲的一地鸡毛般的爱情。读了她一些诗歌。不得不说这份才华确实具备。能理解她作为一个残疾人所经历的心酸和痛楚。当上帝把才华赋予一个形貌残缺的女人身上时,一个有思想的灵魂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能理解她对生命中爱情缺乏的渴望。有人评价余秀华写着理性的文字,过着糊涂的人生。或许她一样有着所有女人的特质,对爱情理想的渴望,即便是昙花一现,即便可能碰得头破血流。所以真实卑微地,勇敢大胆地,甚至超越常规地张扬着爱了一把。只是结局收场有点狼狈,让人心痛。遇人不淑,其实也证明你辨人不慧!有时可能是被一些假象迷惑了,纵身跃入爱河,然后发现自己扑腾挣扎,丑态毕现,真实难堪。此时,尊严全被践踏。呜呼。昨天读到余秀华写的短章,《再见,神农架》:“仿佛我葬在了每一个山头,亲爱的神农架,仿佛每一阵风都是一段哀鸣——我不属于神农架!”也许,一切该画上句号了。不过,我依然诚挚祝福她,希望时间早点修复她的伤痛,一个决然毅然的女人。并非我兴趣她的故事,只是读她的诗时,有强烈的共振感!那语言流淌出来的,轻易触痛了我。</p><p class="ql-block"> 连续两晚梦见已经别我而去的学生。是白天某个时间点的一个自我暗示,让我想起我的学生们。一个多月了,心底无端生出几分惦念。</p><p class="ql-block"> 在一起时,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进教室擦去黑板倒计时数字,擦去并续上一个数字,数字越来越小,特别两位数变成一位数时,内心莫名有点小兴奋,似乎一种渴盼一种释然已经在启航等我!然后拥有一个来去自如活得随意的暑假生活。可一个月后的某个黄昏整理东西时,忽然被一些熟悉的名字呼唤,于是在点滴似有似无熟悉的味道里,熟悉的面影里捕捉那必将渐行渐远的回忆。梦里依旧见到自己穿行在教室狭窄的桌子与桌子之间,轻轻浅浅的观察,细细心心地提醒~各类孩子,一群学生,这一年重点工作就是认识他们。空间天地十分有限,而精神世界却旷如原野,我知道我触摸到的毕竟很有限。只是一年不到时间,我只是偶遇的陪同者。</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节语文课,我推出最后一张幻灯片是四个字:随遇而安。因为我正在重读汪曾祺的《随遇而安》。考试结束后拍完毕业照,整理教室留下几个孩子,在讲台上说和我合影留念,无言却让我感动。毕业典礼后最后照面,我说的是珍重再见。原先预备思考话别的情境似乎都被现实匆忙过滤简化。没有拥抱,没有握手,没有歌声与微笑,有隔壁班孩子经过门口时特别拐进来说,老师再见。还有送我漫画中我的样子让我意外珍惜。想奏一曲“送别”,想朗诵一首诗歌《如果》,都未能成行,一切都逐渐湮灭在时间的尘埃里。想得各种情景在各种徘徊里都变成模糊的雾里树影,失了预先的期盼,不过确乎有意外的清晰情景,淡淡地,也将沉淀成文字放在岁月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