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题字:马忠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秋访“三教堂” 徐一波(昌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条大路弯又弯 隋顺令(寿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再次享受找仙家的乐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李金玉(寿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麦收的印象 高曙光(青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初夏情思 周全美(青州)</span></p> 马忠辉作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秋访“三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一波 昌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深秋的首阳山区,松翠满峰,寒意渐浓。早晨,拉开太阳的第一扇窗,远远望去,天气不错,多云而少雾,弹好的羊毛织着团团白云,慢慢在天空上漂浮着。桂河两岸袒露的四季桂,不时飘散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凋谢了许多姹紫嫣红。只有重阳的金菊还在霜降的时令里竞相开放。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追思怀古的季节,我们一行三人兴致勃勃,乘着良辰美景,取道朱红公路,前去西南庄寻访“三教堂”,也可称得上是一次难得的精神饕餮。</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西南庄就是一个古老而清秀的山庄。它坐落在首阳山东麓,宝通街北侧,潺潺桂水,迂回曲折,绕村北而去,夕照孤峰擎其右,麓台浮烟掩其左,文化底蕴深植厚重,风景宜人,人才荟萃。然而,由于战乱天灾、自然风化和当地村民大肆开山采石等因素,致使山体破碎,河道阻塞,一些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或面目全非,或荡然无存。但是,村内仍有“三教古刹”遗存。</p><p class="ql-block"> 早年,在村民之间就流传着一首歌谣,“昌乐南庄三教堂,保佑居民人丁旺。桂河两岸风光秀,千古流传美名扬。”其年代久远具体已无法考证,但却充分体现了当年西南庄三教堂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的应有贡献。百度三教堂,查阅一些资料得知,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三教堂的建筑,有的地方叫三圣祠,有的叫三教庙。里面供奉三位人物的塑像,中间是佛教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道教老子和儒教孔子,佛道儒三教同堂,这就是三教堂得名的由来。其实,遗存在乡下的这些庙宇,就像长在山坡上的果树,让人觉得平常而又踏实,它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庄户人祈求俗世生活的顺畅舒心,而是一种规范和约束,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寄托。儒道释这三教中,道教和儒教是本土教,佛教是外来教。汉明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代,乱世之秋,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吏的老子,博学多才,承接道家初学,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主张无为而治,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政治理念,最终在老子的影响下道家才形成独立的门派。从《列仙传》开始,老子从圣人荣升为神仙,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在修行上,称自己是“方外之人”,讲求的是自身达到长生,多偏向于身体锤炼方面。魏晋以来,时局纷扰,传统儒学名教解体,名士避世弃儒,趋附老庄“以无为本”思想而蔚为风气,当时佛教般若“性空”之学甚契此派“贵无”思想,也是讲究如何让人去掉人情世事,从而让自己明白生命的终极意义,所以佛家就有了普度众生的说法,纾解了他们的情绪。同时也因为来学佛的人非常多,不同的人想要怎么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选择想修的方法进行修行,佛教随之迅速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儒教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当中,又特别注重修身的方法,也就是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对我们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儒教不属于修行范畴,不是让人如何脱离六道轮回,而是教人如何去做人。儒教不讲究跳出情,还要在这个情中,充分发挥情的作用,让自身以及更多的人在俗世中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用我们熟知的一句话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遥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到洛阳向老子问道,老子讲到天下,道法自然的几句话,让孔子几天都说不出话。孔子谦逊好学,拜老子为师。自此佛道儒三教的祖师爷塑像,“兄弟仨”稳坐其上,互不相争,相得益彰,培养兼济天下的抱负,诱发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在神州大地上,就这样神奇和谐地相处了。 </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村民告诉我们,西南庄的三教堂,具体建于何年何月,村民谁也说不清楚。原来的三教堂因战乱年久失修,在文革中被毁,现在的三教堂遗址上,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地基和一段残存的东山墙,其余啥都没有了。后来在原址往北数十米的地方,即西南庄最高点,又重新修建了三教堂,单体建筑,雄伟庄严。在原址处,我们看到院墙早已毁损坍塌,漫漫荒草伏满院落,青灰色的石头在泥土里躺着,依旧怀着岁月的光泽。围着遗址转了好几圈,我们也没有发现石碑之类的,查看东山墙结构,石块之间缝隙,所用石料,揣摩其建筑年代或者清末民初,或者更久远也说不定,因为缺乏相关史料佐证,也不敢妄断。几位上岁数的老人,说在他们小的时候,三教堂就有了。</p><p class="ql-block"> 相传古刹为唐前所建,造型奇特,石雕精美,分为前后二进院,三教堂居中,为青石斧凿成条形,垒砌而成,石拱无梁,琉璃瓦覆顶,朱漆木门花窗。后来塑像被毁,还当作教室,让孩子们上课,再后来,完全毁掉了,实在是可惜。听一位八十高龄的老教师李永科先生说,站在这里,上午向东可以观赏虎头山晨曦,下午向西可欣赏孤峰夕照,向北远眺桂河风景带,向南可以鸟瞰整个大山全貌,山林苍翠,巅峰平阔,传称此山为“大山奈寨”,实在是风水极好的地方。抬头北望,新建的朱红色围墙蜿蜒东去,大门两侧刻有一幅楹联,沿着青石垒砌的台阶拾级而上,通过两扇铁门进入,我们看到了殿顶灰瓦覆盖,二龙滚脊,结构匀称精巧的朱墙庙宇,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拱形前门上方镶着三个烫金大字“三教堂”,门两边是一幅楹联:救世主功德无量,佛道儒三教同堂。前脸两侧各有一圆形的雕花窗棂。门前香炉两个,纵向排列,青烟袅袅,透过烟熏火缭的炉香,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善男信女内心生命的细腻,一跪一拜,生老病死,就在那里,单纯了生活,又从容了内心。内奉孔子、如来、老子彩塑坐像,东西两壁绘有三教壁画,是中国壁画的一个主要类型,内容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虽经岁月剥蚀,但浓厚的色泽依旧庄重艳丽,粗中有细的线条饱满圆润,栩栩如生如在眼前。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兴于汉晋,盛于唐宋,衰于明清,充分体现了我国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宗教文化。四周栽有几十颗叶茂青翠的松柏绕其生长,冬青、金叶女贞等花树点缀其里。每年的三月初八、九月初八庙会日,附近有不少的村民前来烧香拜佛,消灾还愿,祈求人丁平安、社会稳定,已成沿习。虽说这里没有名山庙寺的隆重祭祀活动,也不见人流如织的朝拜,更难见佛门弟子磕长头的震撼,但是,当你驻足,当你静心,当你仰首,胸中涌起的慈悲会刹那间盈满感恩的心怀。欣逢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之盛世,简陋朴质的庙宇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象征,自有它端然的气场,生生不息的执着,延续着它向善向美的功用。因而,南庄及其周边的莘莘学子受此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走向全国各地 ,干部、教师、将军、学者人才辈出,不忘初心,建功立业,不失南庄学风。更有南庄人民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勇敢打鬼子的抗战故事,留存人间。</p><p class="ql-block"> 物换星移,闲云悠悠,翻过一页沾满露水的日子,盼思想火花迸溅。伫立于此,环视四周,晚霞驮着古老的神韵,点燃了遍野红枫,秋意如此盛大丰美,我略微有所顿悟,人的一生孜孜追求的,不就是为了给心灵寻找一合适的居所,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和平静吗?</p> 张星义作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条大路弯又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隋顺令(寿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金海南路弯又弯,此路真的不一般。</p><p class="ql-block"> 左右中间绿化带,隔离相距八米宽。</p><p class="ql-block"> 路沿高档大理石,乔灌巧配绿植全。</p><p class="ql-block"> 一年三季鲜花艳,四季常绿美景观。</p><p class="ql-block"> 路面平阔弯曲多,行车宜慢保平安。</p><p class="ql-block"> 毛白杨树高高立,走上此路凉又欢。</p><p class="ql-block"> 上面这段顺口溜,说的是金海路的概况,下面听我细讲。</p><p class="ql-block"> 形容公路好往往用“又直又宽”这个词,而在我们寿光有一条公路却是一弯一弯又一弯,左拐右拐又一拐,她一端连着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京剧团等一些专门机关,中间穿过308国道,一端连着寿尧路和一号县路,这就是我们寿光最弯曲的路——金海南路(曾用名滨河大道)。她是我见过的且天天走的最美景观大道。</p><p class="ql-block"> 这条景观大道是十多年前在弥河西坝的基础上拓宽而建的,原坝上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沙子路(以坝带路),两侧长有密密麻麻的大白杨,像哨兵一样守护左右。因拓宽需要把内侧的两排刨掉了,但很好地保留了外侧的两排,此路拓宽至30多米,双向四车道,每条车道宽3.9米(我实测的数据)比高速公路还宽一些(高速公路车道国标为3.75米),非机动车道也有3.5米,中间设有8米宽的绿化带隔离,隔离带中绿植分高低两种,高的有银杏、松树、海棠、紫叶李、玉兰等,低的有冬青、小叶黄杨、女贞和灌状柏树。而西侧绿化带分三个层次:高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植的大白杨,高度已达20多米,还有些路段植有刺槐、国槐、毛白蜡、栾树等;中高度的是木槿花、百日红、碧桃、杏梅、连翘等;低的是草坪、鸢尾竹、黄花菜和一些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这侧绿化带宽度30-50米不等。东侧绿化带高的是一排法桐树,是拓宽此路时配套栽植的,现亦有十几米高度,另一种是两米多高的柏树墙。这些绿化带经精心设计,匠心独具,树、花、草搭配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还不时冒出几块景观石或几株景观树点缀其间。加之园林工人精心管护,使得所有绿植边缘像用刀裁过一样整齐有序,生长旺盛,更加美观。</p><p class="ql-block"> 这条景观大道,北起农圣街,南至寿尧路、一号县路,总长度7.5公里。春来杏梅、连翘、碧桃、玉兰、紫叶李、海棠等依次开放,蝴蝶在花丛中欢快飞舞,红的、粉的、白的、鹅黄、紫的、桔红的五颜六色,姹紫嫣红,香气扑鼻;夏秋季百日红、木槿花、榆梅、石榴树、鸢尾竹、观赏黄花菜,还有些不知名的花开了一茬又一茬,使人观后心旷神怡,神清气爽。</p><p class="ql-block">这条景观大道,就紧邻着我承包的桃园,因天天行走这条路,我即有意识地观察绿化带中的绿植树木、花卉,共有四十多种,这些树木花卉三季鲜艳,四季常绿;更有意识地数了数此路共有25个弯,平均0.35公里一个,最直的一段是紧贴鲍家楼村边的一段,也不过0.8公里。由于这些弯的存在,驾驶车辆就要格外小心,时速一般不敢超过70km/小时,这样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一侧河道流水潺潺,一侧绿植绿浪翻翻,高大杨树遮天蔽日,行走此路凉爽舒畅。一幅风光无限的美图长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城区的东南部相继修建了圣阳街、益城街、益兴街、益丰街,而这些街的起点都在这条路上。加上原来已连接的金海路、农圣街、马泽(马疃至泽科)路、308国道、寿尧路、一号县路等,这条路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我曾走过山东省内80多个县(市),但从没发现比金海南路更高端的路,当然也没走着比她弯更多的路,这些自然弯曲更显她的身姿美妙无比。</p><p class="ql-block"> 我们寿光是“三圣”(仓颉、贾思勰、夙沙氏)故里,下一步能否在这条景观大道的起点和终点以及308国道大十字口处设立“三圣”雕塑像或关于宣传“三圣”文化的有关内容,使这条景观大道的内涵进一步提升。</p> 高贵荣作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再次享受找仙家的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金玉(寿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当放了暑假,按照往年习惯,就是喜欢晚饭后围着学校操场转圈。有位老师提议:“我们天天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的,现在正是找仙家的好时候,咱何不到潍高路旁的杨树、柳树底下多找几个仙家,权当是外出散步?能找多少没关系,关键是寻找一下童年时的那份欢乐,你们觉得咋样?”大家都觉得他的这个提议有点道理,纷纷赞同。于是从第二天傍晚,我们不约而同,回到家换好鞋子,拿着装仙家的瓶子、手电筒什么的就向幸福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出得门去,找仙家的队伍还真够庞大。难怪碰到的人老说找仙家的人远比仙家都多。开始,南边埠子顶的槐树林,是找仙家的好去处。看,找仙家的人三五成群,边走边把笑声洒落在晚霞中,凉爽的风也把烦恼和疲劳吹到了九霄云外。人们不时地看看地面、看看树上,想多找几个仙家。可往往是熬一个晚上,竟寻不到几个仙家。大人找了仙家,一般都习惯性地送给孩子,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大人也把幸福悄悄留在了心间。</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是位找仙家的好手。她告诉我们:天还没有黑,仙家一般躲藏在窝里。仙家的窝很特别,很小的洞,用手一抠就会变大,这准是个仙家。我忍不住仙家的诱惑,很想早点找到第一个,看见一个小洞就去抠,却一次次让我失望。终于看到一个酷似仙家的洞,薄薄的边,洞很小,只有绿豆粒那般大,用手一抠,变大了,再一抠,我好激动,看到仙家了。它瞪着一双明亮的小眼睛,惊奇地看着我,好像在同我交流:“你是谁呀?为什么打开我的家门?”继而又看到了外面光亮的世界,感到无比新奇,感到特别新鲜,它好奇地审视着这个世界。它在黑暗的地下生活了好几年,还不知道外面有这么精彩的世界呢!我想去拿它,它挥动着钳子般的两条前腿,上面还带着锯齿,扒在我手上,疼疼的。我依然好喜欢它,再次伸手去抓它,它用它前腿上的刺,刺挠了我一下,好像是不大欢迎我,我说:“小乖乖,出来吧,我好喜欢你。”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捏着它的前腿把它从窝里提溜出来,把仙家放在掌心,看它在我的手中爬呀爬的,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然后把仙家和欣喜一同装进瓶子里,继续找寻下一个目标去。</p><p class="ql-block"> 找仙家的确能给人一种成功的愉悦。当自己找到一个仙家时,非常有成就感。尤其是从小小的洞里把仙家拉出来,那份收获,那份喜悦,哪能是简单的散步能够比拟的。</p><p class="ql-block"> 夜幕渐渐降临,天上的星星多了,地上的手电筒和头灯也次第亮了起来。一盏盏小灯来回穿梭,飘荡在一棵棵树下,像无数颗明亮的星星在闪闪烁烁。此时找仙家一般是找爬到树上的,当你看到一个仙家在慢慢地向上爬呀爬,你走上前把它俘虏到你的手中,又似乎收获了一份难以言传的喜悦。有时候,看到仙家正在羽化成蝉,我便不忍打破这美的境界,呆呆地看着它慢慢地蜕变,变成一只漂亮的蝉,煽动着渐渐丰腴的翅膀,飞向大树的怀抱。这是心灵的洗礼,更是美的陶冶。 </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孩提时候找仙家特别的用心。每当看到小小的窝,都要用手去抠一下,生怕仙家会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仙家倒也机灵,有时候找到了它,用手一抠它的窝,仙家又缩回窝里去了。这家伙,怕上我们的餐桌,想缩回窝里保住自己的性命。我们却有好多办法对付它,每当此时,就用小铁铲、小除刀挖,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仙家弄坏;或者用水灌它的窝,仙家怕水,灌上水,仙家就乖乖地从窝里往外爬,我们就守候在窝边,它一出来就成了我们的“俘虏”。有时候,我们还会把小木棒什么的插在仙家的窝里,让仙家顺着小木棒往外爬。仙家还真听话,一会儿就顺着木棒爬上来了,我们一刻不离地守候在窝边,只要它一露头,就再也不让它轻易地逃走。那时候,晚上能找到几个仙家,将是最大的收获,把它洗干净了,放在碗里,撒上盐,淹咸了再炒着吃,又将是餐桌上绝对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不会忘记小时候的调皮。有时候找到一个仙家皮,就小心翼翼地放进仙家已爬出的窝里,掩盖成仙家还没爬出的窝的样子,骗小伙伴误以为自己找到了仙家,而高兴地喊别的小伙伴来看,等挖出来一看,是仙家皮,小伙伴空欢喜一场,自己却在旁边偷笑。</p><p class="ql-block"> 找仙家的人碰了面互相问候着、谈论着,说着自己找仙家的趣事:我在那棵大柳树上找到了五个仙家,它们并排爬着,好像在赛跑;今晚我找的不是很多,好像仙家和我捉迷藏,老躲着我;我儿子也会找仙家了,找了十多个呢;我们找的够炒一盘了,明天中午我们炒仙家吃,大家都去品尝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纷纷诉说起了自己找仙家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是晚上九点。此时已过了仙家爬出的最佳时间,人们陆续地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临别,大家凑在一起比比谁找得多:有的十来个,有的二十来个,还有更多的,不论找多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 光在操场拉呱散步,绝没有现在的收获。我们出来找仙家,既达到了健身的目的,还收获了佳肴,何尝不是一举两得啊!”王老师不无感慨。</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们,夏天傍晚出门找仙家,不仅是纳凉时的一份乐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主要的是释放心情,活动身体,享受晚风带来的清凉。现在想吃仙家,饭店的餐桌上司空见惯。可不知为何,总觉得怎么也不如自己亲自找来的仙家好吃。</p> <p class="ql-block">高贵荣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麦收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曙光(青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月似乎已经很遥远了,但往昔麦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令我记忆犹新。 </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座落在古老的茅津河的西畔,村中央有一条小河穿庄而过,向东汇入茅津河,然后一直向东北流去。 麦熟季节,村子的三面全是金黄的麦野,每当端午前后,成熟麦粒的清香弥漫在乡村的上空,布谷鸟的啼声此起彼伏,让人有些焦躁;麦收前的农家,象在准备一场紧张的战役,所需用的家活什都要提前准备好,为了防暑,父亲还特地去集市上买回几斤绿豆。每当中午从坡里回来,先咕咚咕咚喝几大碗绿豆汤,身上的疲惫,会立刻去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 早晨四点多钟,天刚蒙蒙亮,割麦的乡亲便陆续行动了,镰刀割麦所发出的声音,老远都能听到。一垅一垅的麦子刹间倒下,象腾出了一条条战壕。割麦子是一件很累的活,天气又很炎热,割到九点多钟时,人们就该歇息吃饭了,然后还要把割好的麦子捆起来,运到麦场里。</p><p class="ql-block"> 村子北面的麦场上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妇女和老人们早已在拾掇麦秸了,那年代,麦秸可是大有用处的,盖房子和编毛锅盖子都离不开它,所以家家都要存下不少。</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孩子只管在麦场上嘻戏玩耍,实在饥困了,才知道跑回家吃饭。孩子们的世界非常单纯,大人的忙和累似乎与他们无关。</p><p class="ql-block"> 那年月还没有收割机,全靠人的双手和镰刀割麦,所以麦收是繁忙和劳累的。俗语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家里的壮劳力没白没黑要干半月多,汗水和炎热似乎习以为常了,对粮食的渴望让他们忘记了疲劳,等麦粒晒干归仓后,方才能歇下喘口气。</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乡村,家家闭门上锁,全靠在坡里和场院里,连狗也要跟着家人出去。忙碌七八天后,麦收在疲惫和平静中结束,转眼间,白花花的麦茬就被翠绿的玉米苗覆盖了, 傍晚时分,街头的人多起来,嘈杂的话音和笑声打破了乡村夜色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早晨渐渐听不到布谷鸟的鸣叫了,不知它去了何方?</p><p class="ql-block"> 哦!我依然记得父母把刚蒸好的香喷喷的白面馒头端上饭桌,勾起我们多么强烈的食欲。麦收的忙碌和劳累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毕竟民以食为天,能吃上白面馒头,所有的累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年的麦收大约都这样忙碌,这样辛苦,它累弯了父母的腰,而我们都悄悄长大了……</p> <p class="ql-block">林西东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初夏情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全美(青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这个春天似乎很短很无奈,由于疫情肆虐,我们来不及去享受春天,去拥抱春天,春天便讪讪而去……</p><p class="ql-block"> 初夏悄悄而至,时令已是谷雨,在这春夏之交的时刻,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脚步已远去,宅家闭户的日子己近尾声,学校开学了,神兽们终于进笼了。公园景点也有序向游人开放。总之,一切都向好的一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草场上我发现两个放风筝的父子,噢!这一大一小,是想追寻春天的足迹,放飞心情,放飞理想,放飞自我吗?让快乐的心随风筝飘向高空,飞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春天擦肩而过,夏天已到眼前,楸花和梧桐花的清香弥漫空中,我推窗探头,尽情呼吸着花的幽香。街上游人渐多,微风吹过,落花遍地。远处隐约有布谷鸟的鸣啼,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夏天向我们走来,葱茏的绿色将是夏天的主旋律。一切都会充满希望,一切都会出现奇迹,新冠雾霾终将散尽,蓝天白云,花香鸟语,孩子们的笑声,工厂机器的轰鸣……一个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夏天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我铺开诗笺,我静静的沉思,我的目光眺望着远方……</p> <p class="ql-block">吴玉堂作品</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巨洋水》杂志编委会</font></div><br>主 管:山东盛世花开科技传媒有限公司<br>主 办:巨洋文化学会<br><br>特邀顾问:(排名不分先后)<br>霍存华 樊光湘 <br>赵立双 曹光炬 <br>王华庆 郭笃学 <br>陈洪彪 王春山 <br>闫加友 徐建成 <br>王建明<br><br>文学顾问:(排名不分先后)<br>张国贤 韩会勇<br>王 蓉 杨奎伦<br>毕义星 耿春元<br>陈 沛 高 琳 <br>闫玉新 张国新<br><br>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br>陈 铸 王延林<br>韩其源 孙光儒<br>马忠辉 张诗杰<br>张爱民 王振霖<br>房宪坤 张星义<br>褚学民 黄加祯<br>冯传禄 杨春山<br>陈凤祥 石福利<br><br>总 编:魏在光<br><br>常务副总编:(排名不分先后)<br>时会来 李瑞成<br>郭麟书 崔怀明<br>高梓洲 杜崇友<br>刘文安 杨 杰<br>郇志侠 杨忠明<br>孙祥亭 张金祥<br>高贵荣 高曙光<br>王清江<br><br>副 总 编:(排名不分先后)<br>张秀英 吕绳端<br>范冬云 李焕来<br>李守忠 邹国庆 <br>徐一波 沈志海 <br>翟长立 郑云生 <br>王 丽 杨凤臣 <br>王子秀 张广仁 <br>崔安正 李金玉<br>隋顺令<br><br>编 辑:(排名不分先后)<br>马新林 王玉梅<br>李树元 王立刚<br>王洪明 王洪亮<br>王晓文 勾海燕<br>赵 颖 赵 海<br>吴玉堂 田道明<br>袁重兴 袁荣爱<br>袁庆第 刘 芳<br>刘丙学 刘洪森<br>刘增强 刘振平<br>刘爱萍 齐绍亮<br>孙道德 张文瑞<br>张玉民 张全胜<br>张永成 张连庆<br>白耀杰 陈凤民<br>陈德平 杨景智<br>柴翠香 李 玲<br>李卫东 李艳华 <br>梁仲胜 曾庆波 <br>单保强 单海波 <br>孟祥杰 姜玉莲 <br>祝永庆 周全美<br>傅荣常 冀国栋<br>魏凤婷 王梓枫 <br>刘万庆 王晓文<br>总编室主任:郇志侠<br><br>总编室副主任:<br>沈志海 范冬云<br><br>编辑部地址:<br>青州市玲珑山南路3229号<br>电子邮箱:wzg570811@163.com<br>联系电话:<br>15094996905 (魏在光)<br>13780837310(魏在光)<br>13001537118(郭麟书)<br>13386462650(崔怀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