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赏析

好快的剑

<p class="ql-block">细雨还看锦官花(运动员冠雅号)</p><p class="ql-block">毛毛张蓉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赏析】老杜有句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写雨后花枝曳水而重,分外娇艳可爱。此诗一出,传诵人口,引起不少翻新之作,此谜面中自撰诗句,显然是从杜诗化出,但杜写雨后,此写雨中,情境不同,意趣则一。这被雨打湿的诗句中所包蕴的那份深情是局外人很难理解的。诗人爱花,自古而然。他们有的走马花海,有的醉卧花丛,有的夜烧红烛照奇花,更有的是“惜花春起早”,还有的“感时花溅泪”,将一腔心事交付与花。此诗句中,作者更是情深,不惜冒着霏霏细雨出行(在院中是没有真景象的),其目的只是为了要看看“红湿处”的花、曳水而重的花、锦官城的花。灯谜作者选取此面,必是对全诗极为熟悉,从配底的情形来看,会心处亦去诗作者不远。</p><p class="ql-block">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曾是一座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繁华城市。唐代的成都分设有大、小二城,小城中居住管理丝织(以蜀锦为主)的官员,故被称为锦官城,后来扩而言之,整个成都便都被称为锦官城了。除此而 外,成都尚有一美称曰“蓉城”。故谜中以“锦官花”扣“蓉芳”,“芳”、“花”同义互证。“还看”者,谓“张望”之“张”。一个“张”字,表面平淡无奇,而诗人爱花、惜花、赏花的无限心意竟靠它完全道出。诗中有诗眼,谜中亦有谜眼。谜面诗句之眼在于“看”,谜底用字之眼在于“张”两者相应,底面相得益彰,谜作者与诗作者之灵犀相通,可以概见。这里的“看”字与“张”字,其重要恰如陶渊明一句“悠然见南山”之“见”,一字便如一枚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更可喜的,在于谜作者巧用陪衬的工夫,“张”为谜眼,“张”字之前着一“毛毛”,直扣“细雨”。“细雨”只是直言雨量,而“毛毛”则显得更富文采和诗意,使整条谜作成为一首意境朦胧而又清新的小诗。</p><p class="ql-block">面是柔美的抒情诗,底是刚强的奇女子,相反相成,妙趣横生,尤其图的是,奇女子竟冠上一个可爱的雅号,更显信皮。整条作这人的小雨洗净了女排姑娘的风尘,使之现出纯净的女儿本色。肃薛芳得入此谜,其荣誉恐不亚于得金牌、获称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