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米果

<p class="ql-block">《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晨练,坐5路公交车出行,坐我边上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为未规范佩戴口罩,司机大声的在广播里提醒,老人没注意,跟没事人一样。我善意的用手点了下他的肩膀,提醒他,他马上把拉到嘴下的口罩带好。</p><p class="ql-block"> 车过环北市场,老人喃喃自语:可惜可惜,介大的市场说关就关。</p><p class="ql-block"> 我应和道:还会重新建设一综合体。商户还能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他见我搭腔,继续感概道:可怜一大帮保安,装卸工没了工作。还会影响周边的饭店旅店生意。连我们旁边的房子出租都有影响的。</p><p class="ql-block"> 我略感诧异,老人的思路还真独到,观察调查得清晰深入。</p><p class="ql-block"> 老人并未停止感概:市场能帮助老百姓致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多少有名,连国际上都知道。其实过去义乌很小,靠黄牛拉磨榨甘蔗糖出名,义乌人靠这土制的红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鸡毛换糖,换回的鸡毛扎成鸡毛掸子,再批发销售到全国各地。他们的小商品生意从那时就开始了。包括义乌周边的东阳,浦江都一样,穷困得很,不是办小商品市场,没有出路。我认识两个义乌人,办厂的,就十几人的小厂,一个做衣夹子,一个做筷子,薄利多销,量做得大,现在都富了。绍兴柯桥轻纺城,也是市场,过去的穷地方,现在也富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老人顾自轻声细语的说,他其实并不在乎有人听,他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一种回忆表述的需要,是排解寂寞孤独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我不忍做一个冷漠的旁听者,适时的“嗯嗯,啊啊”应和着老人的语境。</p><p class="ql-block"> 老人又说起温州的五马街,说温州人会做生意。又说上海人精明,北京人粗广大气……老人思路敏捷跳跃,用词也准确到位。我仿佛坐在课堂,听一位智者授课,津津有味,受益良多。</p><p class="ql-block"> 车子到达终点站,大家纷纷下车,我顾意落在最后,仔细看一眼老人:他脑袋很大,稀疏的全白的寸发,背着一个横跨肩头的潮牌黑包,手柱一根竹子拐杖,步履稳实的朝前走去。我没有看清他的正脸,但这副背影还是让我敬佩。</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位经历过岁月风雨,饱经沧桑的老人,就是一本书,值得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8.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