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自驾游(一)艰难探访“小西天” 艺术巅峰“金灯寺”

万里雪飘

2022、7、20<br>行程:平定---玉峡关村(294公里4:40)--小西天(11.7公里25分钟)—金灯寺(15公里30分钟)--花园村(导航步行,22公里30分钟)——八达村(3公里10分钟)--鹅屋村(42公里1:30)住宿<br><div>八百里太行山美景如画,而位于河南境内以南包含河南、山西的一段,人们统称南太行。南太行荟萃北方山水精华,“雄、奇、秀、险、幽”,峰林地貌、平湖石泉、绝壁峡谷,雄伟壮观。这里不仅有户外登山众多经典线路,也有很多自驾极品线路。久闻花壶线是一条极居特色的自驾线路,不胜向往,多次咨询策划,联系好友,组成两车八人的小团队,提前一天都做了核酸检测,终于成行。<br>  早晨5点起床收拾好,集合之后六点多从平定北上天黎高速,八点我开车先到黎城服务区,等了好一会迎春他们才过来,我说对讲机说是快到呀,咋这么费事,原来是久维的车上高速时,高速的识别系统对车上的etc没有反应,来回好几次,最后还是人工通道才上了高速。黎城服务区基本没有人,也没有餐厅,大伙拿出准备好的食品简单吃了早餐。吃完饭马上上路,到达平顺下高速,结果轮到我的车上的etc出问题,反复几次都过不了etc通道,没办法只能改道人工通道来,还是秀科和后面的车勾通了一下,人家大度地让我们插了队,到了窗口,把etc 卡递给工作人员,人家说查不到信息,我告诉她上高速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联系了一下,才交钱下了高速公路,耽搁了半个小时。<br></div> (高速路上风光无限) (黎城服务区吃早点) <p class="ql-block">  高速出来就驱车前往玉峡关村,实际走过才知道,我们先到的是杏城镇政府所在地杏城村,原来的玉峡关乡已经合并到杏城镇,看路标我们已经驶入花壶线。</p><p class="ql-block">  花壶线是条古道,更是条新路,是条横亘太行山的天路,也是一条风景秀美的景观大道。自古这是一条河南山西古商道,起点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玉峡关镇花园村,从花园村沿盘山公路,过古道风门口、悬崖古寺金灯寺,到玉峡关后,向西北方向至山西省壶关县的一条景观大道。花壶线是2018年平顺县实施的农村“四好”公路之一,工程全长22公里,在原来路面6.5米的基础上拓宽至11.5米,并对弯道取直,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着力打通平顺东部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路”。花壶线涉及花园、背泉、达驼、玉峡关四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庄和金灯寺、小西天两个景区,向北可通往金灯寺、小西天、神龙湾壁挂公路和宑底风景区;向南可通青龙峡、红豆峡和八泉峡景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自驾路线是从上往下,与介绍的从河南上山西的花壶线正好相反,杏城到玉峡关村不远,过了玉峡关村,有个岔口,往左走是前往神龙湾壁挂公路和宑底风景区,右拐就是真正的花壶线了。在这里导航设置驾车模式行不通,我都是改成骑行或者步行模式,才能走下去。穿梭于巍巍太行,蜿蜒而上,直至太行之巅,然后行走在太行山顶。花壶线穿梭于巍峨太行,拥有着仙境般的景色,吸引了众多自驾、户外骑行摩友、骑友前往金灯寺、太行之巅、小西天观景旅行,路上遇到很多河南上来的游客,开车自驾游的,还有很多骑行客,在这么壮观的路上骑行,真是威风八面、酷劲十足,花壶线现今成为连接平顺和林州的著名网红公路,也有游客戏称为晋豫56号公路!</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风景特别壮观的地方停车遥望南太行,今天是阴天,云遮雾绕,此时再看这条公路,树木郁郁葱葱,放眼望去,峰势连绵;山峦起伏、山峰陡峭、层峦叠嶂,山峰巍峨突兀;低头俯视,又有山谷深邃逶迤,宛如仙境,有一种神清气爽和超凡脱俗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前往小西天,跟着导航返回去一段路,上了一条没有完工的泥泞路,开到山顶,风景挺好,就是感觉走错了,问了问河南上来的大哥,又返到花壶线上,走不远有一个指路牌,向右下坡,去小西天很费波折,路特别难走,有些地方道路泥泞,又特别狭窄。</p> (太行之巅风光无限) (不负美景) (来到最高处) (拍摄新角度) <p class="ql-block">  说起小西天,不由想起个笑话,2019年冬天,我们去河南三门峡看天鹅,当时一起去的有王凤华和范天才,两人不在一辆车里,风华在对讲机里问老范:“天才,你去过西天没有?”天才无言以对,众人哈哈大笑。小西天是佛教寺庙的一个等级,供奉佛祖的庙宇一般称大西天,供奉如来佛的庙宇一般称小西天。其实长治周边叫小西天的景点就有3个,分别是山西临汾隰县小西天、山西平顺小西天、河北邢台小西天,风华他们去过隰县小西天,所以在路过临汾时才有此一问。</p><p class="ql-block">  太行之巅的小西天,位于平顺县杏城镇达驼村。周边峰错峰、弯套湾的自然生态美景如一幅幅画卷,小西天雄踞南太行林虑山主峰,海拔1672米,与太行大峡谷等国家景区并称为“华北平原天然雕塑盆景。小西天主要景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是集道教、佛教于一身的禅宗寺院,已有15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停车场,这里已经停了二十几辆车,也没有人管理,各自找个安全的地方停好车。停车场就位于南太行林虑山峰顶, 朝阳峰山顶即太行之巅,上面有刻有太行之巅和朝阳峰的文峰塔,标注海拔1672米。极目远眺,道路村庄,或隐或现,云雾弥漫,视野受限,未能穷目,因此没有登顶。</p><p class="ql-block">  停车场离小西天很远,而且是向下步行,由于道路是极其原始的山路,石头遍地,加上泥泞不堪,大家走走停停,一路遇到不少人已经返回来了,而且是中年妇女居多,还有几个老人,提着包,估计是来这里许愿烧香的。沿着道路一直下行,大概半个多小时,隐隐约约看到杏黄旗和庙宇了,终于到达小西天。</p><p class="ql-block">  小西天建筑在太行之巅峰崖坪半山腰悬崖峭壁之上,是难得的天然氧吧、休闲避暑养生之地。寺院始建于隋代,依山就势构建,道观玄帝堂依崖而造,西王母堂、九天圣母、碧霞元君行宫、观音阁、文殊堂、关圣贤堂等供奉神像37尊,甚至刚进大门处一堂内还有齐天大圣孙悟空西天取经探路的塑像,佛音阵阵、香烟缭绕中,齐聚此地各路神仙,</p><p class="ql-block">小西天峡谷盘旋攀越镶嵌在崖壁裂缝间的935级石台阶间,扶摇直上,奇峰叠影,峭壁跌宕,林涛光影,美不胜收。栏杆外是万丈峭壁悬崖,山腰云缠雾绕,奇峰怪林,鬼斧神工,雾都仙境,让人留恋,在这里居然第一次看到美国火鸡。俯视前方,由于雾大,什么也看不见,这里有一位自称守山人的李居士,墙上有他拍的小西天美景,他说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川就是河南林州,听说天气晴朗视野开阔之时,视线可以直达古都安阳,还劝我们再等一等,过了两点,云雾散去,景色特别好。</p><p class="ql-block"> 来这里有点失望,看不到美景,建筑基本很简陋,不建议以后的自驾爱好者来此。我们辛辛苦苦花费四十多分钟登山,不过下来的善男信女更多,有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统一穿着杏黄上衣,脖子上挎着一条红缎带,写着“道法自然、吉祥如意”,看来这里是佛道一家,慢慢返回停车场,原路再重回花壶线,再走十分钟就到达大名鼎鼎的金灯寺。</p> (道路崎岖) (即将到达) (转角就到) (大圣成佛) (登上台阶) (香火极盛) (若隐若现) <p class="ql-block">美国火鸡</p> (重返花壶线) <p class="ql-block">  金灯寺,独隐千年的深山古刹,处在百丈悬崖绝壁之上。海拔155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常年云雾缭绕,自古就有“中州之蓬莱,晋豫之奇观,仙境宝地”之美誉。金灯寺风景美丽,东观日出、云海,俯视洪谷山景区全貌,是户外登山诸多线路休息之地。徒步下山可至合涧道棚庵、常家庄、洪谷山景区、花园村、千瀑沟、桃园、轿顶山等,金灯寺景区每人20元。</p><p class="ql-block"> 金灯寺原名宝岩寺,相传元代泰定年间来自河南安阳的芈禅师,云游到此处,见这里风景独特,山势挺拔雄险,心中不胜欢喜,便在这里落脚修行,他惊奇地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寺顿时金光满照,所以便把宝岩寺改名为金灯寺。</p><p class="ql-block"> 金灯寺坐落在林滤山东面游云缭绕的陡崖之上。寺顶有巨崖当空,寺下俯万丈深渊,座北面南,由东往山形成了藏奇纳胜的一进七院格局。现存殿堂多具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为山势所限,建成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体,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佛殿、关帝殿、聚仙楼、地藏阁等,山腰北崖凿有大小十四个洞窟。寺创建于北周。现存34间殿堂构成的东西七进院。寺院前道后佛,特别是最大的三进院里,正殿供奉着观音、地藏二菩萨,对面居然是供奉道教最高尊神的三清殿。来这里朝拜的信徒比小西天更多。</p><p class="ql-block"> 金灯寺最具特色的还是石窟艺术,始凿于北周(557——581年),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1506——1620年)扩建,摩崖上雕有规格大小相等的千佛。窟的外檐就山崖凿作,建成殿堂,中心辟门,方形檐柱上横施“额枋”,布局错落有致,雕刻十分优美。开凿石窟现存25个,依崖雕造石佛万余尊,其中18个石窟尚存有雕像、浮雕像,雕像高3.1——0.3米,浮雕像高20——15厘米。影响最深的是最大洞窟——水陆殿,面积约125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水清见底,不盈不涸,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明间扇面墙前后均有高出水面约5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正面并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后面佛台上亦并坐三佛。窟顶有精美的佛龛和主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陆画,上部周围亦雕佛、菩萨、罗汉等像,仪态灵活多样。第五进院中第十二窟规模较小,浮雕文殊菩萨故事。其余洞窟凿弥勒、伽蓝、千佛、观音、罗汉、太山神等,神态各异,别具风格。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 出金灯寺大门向东行走数百米,寺背后的山坡上,青石嶙峋,芳草萋萋,便是金灯寺的塔林了,这里也是晋东南地区存塔数量最多的一个石塔林。大大小小的舍利塔有46座。其中最大的是千佛塔。塔身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一千尊,相传这千佛塔是金灯寺创始人芈禅师的安葬处。</p> <p class="ql-block">佛道共存</p> <p class="ql-block">水陆殿石窟</p> <p class="ql-block">正面与背后</p> <p class="ql-block">石塔林</p> <p class="ql-block">  离开金灯寺,路上不断遇到老乡赶着牛群在公路上慢慢晃悠,最绝的是连续遇到三对母子相伴的,站在公路中间向人们展示牛世界的舐犊之情。不久来到风门口,风门口也叫玉峡关关口,是山脉中一处裂谷,以前人们翻山时从该处通行,此处风较大,夏天时特别凉快,明嘉靖8年(1529年)创立了平顺县,为确保平顺不在动乱,设立虹梯关和玉峡关。玉峡关的关口就设在风门口。这里是雄关险道之咽喉路段,群山叠嶂,尖峰屏立,悬崖陡壁,深沟万丈,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及”之势。风门两壁,尖崖奇立,直插云霄,两壁之间仅有一条狭缝,可供挑夫,驮驴过往。步出风门口,便是花园梯,花壶线开通之前,晋豫两地民众出行,翻越巍巍太行山,就得爬花园梯。花园梯上下落差800余米,自古就是晋豫商道,惊险程度不亚于壶关鹅屋的猫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直下花园村。在花园村东小河滨原有大石碑,碑高2.5米,宽2.2米,厚0.28米,上刻有名兵科给事中夏言的铭文,这碑就是“玉峡关铭”,2010年,将此碑移至玉峡关村。因这个关口之上最大的村就是王陡崖村,所以把王陡崖村改名为“玉峡关村”。 花壶线开通之后,打通了花园至玉峡关村至壶关县、平顺县之间的村村通道路,花园梯受到冷落,最终沦落为户外爱好者的徒步线路。</p><p class="ql-block">  离开风门口,最精彩的道路出现了,花壶公路一共有七个连续的隧道,涵洞险峻,洞窄沟深,上下行只能单车通过,我们三次和河南上来的车相遇,前两次我们进洞早,人家倒车让行,第三次刚进去,有一辆车上来了,我们向后倒车让过去,才知道怪不得导航上只能查骑行或者步行模式,这么狭窄的路,如果自驾游客太多,必然会造成堵塞,而且没办法错开,很幸运今天车不多。这里是花壶线精华地段,雨后云雾缭绕,恰如仙境,绝美的盘山道和山顶的云雾,映衬这独特的风景。眼前的山水风景画,被一层“轻纱”笼罩。我们不断在路旁能停车的地方观景,成亮还笑着指着山下一处石头窑洞式建筑,说是自己打下的江山。</p><p class="ql-block"> 曲曲弯弯的山路,路况虽然不错,但坡度和弯度非常大,很多的胳膊弯,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开车。一直来到花园村,花园村撤乡并镇前属于玉峡关乡管辖,是林州到长治古驿道上的必经之地。花园村还有一大特色,村民说着林州话却不是林州人,向下与林州合涧的西部山村相邻,且交通便利,经济生活多与林州人往来,操地道的林州口音。</p><p class="ql-block">花园村曾发现明代《玉峡关铭》残碑, 从铭文可以看出,玉峡关“盖天作之险也”,交通“鸟道崎仄,轮摧马烦”。解放后,当地村民在悬崖峭壁间凿出花壶线,应该算是挂壁公路,基本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但因为路窄、陡险、弯急、坑洼难行,通行安全无法保障,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现在重修花壶线,一定会成为一条当地百姓的发展之路、富裕之路。到达花园村,抬头仰望,村子不大,紧邻崖底,因为雾大,看不到山顶,越发觉得太行山的雄伟高大。粗略估算,从最高处的小西天太行之巅(1672米),下沉至海拔600余米的花园村,直降1000米,对花壶公路不知不觉产生敬仰,对筑路工人不由自主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走完花壶线,总的感觉是惊险刺激过瘾,胆小、恐高、新手慎行慎入,毕竟安全是前提,特别是刚出花园村不久,有两个大水泥墩在路中间,秀科下车指挥着才过去,大巴根本不能通行,怪不得这条路只能查骑行或者步行线才能在导航上看到。这么狭窄的路况,确实不合适大规模的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舐犊之情</p> <p class="ql-block">风门口</p> <p class="ql-block">花园梯—过去的晋豫通道</p> <p class="ql-block">惊险花壶路</p> <p class="ql-block">晨亮的江山</p> <p class="ql-block">由晋入豫</p> <p class="ql-block">听从指挥</p> <p class="ql-block">回首太行</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下行到与花园村紧邻的八达村,这里属于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是出入晋豫必经之路。我们问了问老乡,继续下行一段路然后右拐,前往鹅屋村。由于对路况非常陌生,我们走的不快,沿着以一条曲曲折折的路出去,上了省道302,路过弓上水库,停车休息一会,赶紧出发,进入山西省道321,返回到壶关县,岔口右拐是去往八泉峡,我们左拐走了一条基本上没有车的上山路,一路走着都怀疑是不是走错了,遇到一个八泉峡的垃圾焚烧点,秀科进去问了问,没错,上边就是鹅屋乡。</p><p class="ql-block"> 鹅屋村地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鹅屋乡,其名得于金鹅筑巢的传说,以鹅为名是人们表达一种地高险峻而又包含着美好愿望的期盼,毕竟鹅在老百姓眼里有辟邪护院的作用。鹅屋的猫路和天生桥最为出名,它们和鹅屋村联系在一起,就有了“鸡鸣两省,声惊四市”一说。这里有特殊的地貌、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葱翠的林木、如黛的山峦、淳朴的民风,正是因为这些,鹅屋保留了最本真的世界,成为人们向往的化外之地。沿路经常看到辛苦的农民每人背着一个袋子,在半坡捋连翘,我们到了村口,看见路边就有通往天生桥的指示,问了问村里出来的人,人家告诉我们来回四十多分钟,现在去太晚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干脆就近找个民宿住下,明天再去。正好村口就贴着广告,进村500米,有个郭氏农庄,大家想也不远,先进去看看,条件太差就离开。进村来到客栈,老板小郭说他这里只有四人间了,随后他热情地给我们电话联系了一下,推荐我们返回上一个村,说那里有一个民宿,条件绝对有保证,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返回去,进了村,看到有个人在一个坡上打招呼,让我们直接开车上去进院子里,进去后,才知道这个村叫西壶陵村,客栈叫壶陵水客栈,女同志们上去看了看房屋,挺干净,秀科和老板搞了半天,说好每人50元,加上早晚两餐,提供的晚餐是六个家常菜,馒头管够,我们再自己加四个特色菜,每人免费提供一碗面。大家安排了住宿,还娱乐了一会。我和老板的亲戚叨撇了一会,他老两口也是去捋连翘了,收购价格是一斤17元,一天两人弄个三百块左右,据说年轻能干的两口有时候一天差不多收入一千元,不过主要就是这两月收入好一点。去后厨看到炒菜是用液化气火,蒸馍用的是烧柴火。老板做好饭,大家觉得味道挺好,特别是他们的特色菜柴火炖老鸡,自家养的鸡,味道很好,吃罢饭上二楼各自休息。</p> <p class="ql-block">弓上水库</p> <p class="ql-block">重回太行</p> <p class="ql-block">入住客栈</p> <p class="ql-block">美丽小山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