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你相见

月牙儿

<p class="ql-block">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p> <p class="ql-block">  走出机场,就走进了重庆的夏天,走进了一个大型的“蒸笼”,40多度的高温,让每一次呼吸都变得艰难。</p><p class="ql-block"> 在重庆流传这么一句:出门进烤箱,走路麻辣烫,坐下铁板烧。</p> <p class="ql-block"> 山城多高楼。</p><p class="ql-block"> 重庆的高楼建造已是极致,依山而建,见缝插针地在山上利用空间建起一座座大厦。无楼不高,站在江边环顾,每一栋都是高入云霄。很多的时候,这些高楼总被云雾包裹环绕。在这山城的仙境中行走,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每一条道路都是在这房屋的森林里上下腾挪迂回前行。</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去逛几个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磁器口古镇</p><p class="ql-block">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是嘉陵江畔的一个码头古镇。据史载:古镇始建于宋朝,是一个商贾云集的货物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商贾常在此歇脚,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无比。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称之为“小重庆”。</p><p class="ql-block"> 磁器口古镇其实并不叫磁器口,而是叫做白岩场。传说,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后,短短几年之后便被其四叔朱棣起兵造反夺走了帝位。建文帝朱允炆便一路逃窜,来到了白岩场一座寺庙里藏身,后来有人发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真实身份,因此寺庙便被叫做了龙隐寺,将白岩场改称为了龙隐镇。这个古镇里有很多家制造瓷器的作坊,制好的瓷器便从嘉陵江的码头上装船运往各地销售,因此,人们便将古镇称之为了“瓷器口”,因为瓷和磁读音相同,所以后来又将瓷器口叫成了磁器口。</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入口处立着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上面写着“磁器口”三个鎏金大字。穿过高大的石牌坊,便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街,古街两边全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商铺外悬挂着五颜六色耀眼的店招,店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种货物,卖牛角梳的,卖麻花的,卖核桃酥的,卖酸辣粉的,大都是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还有现场熬制火锅底料的,榨油的,制糖的等等各种作坊。</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镇的青石板,不疾不徐地就走过了千载时光,导游说会遇到一位银须老者,终是无缘,却如老人一般见证了古镇的兴衰荣辱,它就藏在青石阶上,小青瓦檐下。</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李子坝</p><p class="ql-block"> 李子坝车站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个站点,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高架车站,于2004年3月建成。因其“单轨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专程去李子坝乘轻轨电车,要体验一下穿楼而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先是乘电梯下到地下几十米,电车来了,行驶在轨道上,和别的城市无异。然后就魔幻了,一会儿穿山过,一会儿江上行,一会儿高架上,一会儿又到了几十米的高楼上,如过山车般,虽不惊险但很惊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山城重庆被人们称为魔幻城市,一是它独具特色的建筑,二是重庆的轨道交通。重庆单轨还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成功实现在同一条单轨线路含高架、地下、过江、穿山、换乘等多种条件下,高差达 100米的工程实践。</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解放碑</p><p class="ql-block"> 解放碑,全称“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本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解放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在蔚蓝的天空背影下看解放碑,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那高阔又洪亮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圈,这里的八一路好吃街,几乎能吃到所有的重庆美食。</p><p class="ql-block"> 重庆火锅肯定是绕不开的,满大街闻到的看到的是麻香和辣味以及色彩斑斓的火锅城招牌。</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了一个江边的火锅城,大家要了一个小锅微辣大锅不辣的,一开始我还自信自己是能吃辣的,越吃越辣还麻,芝麻酱是那种油碟儿的,到最后大发感慨:至少半年也不吃火锅了!</p><p class="ql-block"> 美食的诱惑是巨大的,二次逛解放碑是专程去八一小吃街的,逛了一圈,有的食品看着挺吓人,蜈蚣,蝎子什么的烤了吃,可悲的是,我只尝了一个苕皮饼,眼泪就辣出来了,重庆的辣真不是一般的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来,好不容易找到民国茶馆,想喝茶听曲儿,可惜下午五点演出就结束了,更有执着者,三逛解放碑,终于实现了夙愿,遂留段视频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洪崖洞</p><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我们如一条条小鱼般穿梭在人海里,悠游在重庆的滨江水岸上,水岸的一边是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处,江水如练,倒映着山城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微风过处,揉碎了一江绮丽的色彩,荡漾成一幅抽象派的油画!一边是依山势而建,有十一楼层的洪崖洞,错叠的吊脚楼,飞阁流丹、线形的空中楼道,连起了一座座的琼楼玉宇,与闪闪的霓虹灯、串串的红灯笼,醒目的百年字号交相辉映在一起,仿若一幅立体的鎏金彩画挂在星空下。崖壁前,又仿佛是天上的桂殿兰宫折射到人间的海市蜃楼,充满了迷幻与媚惑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洪崖洞,它临崖而建,原叫洪崖门,是古重庆的一道城门,历来为军事要塞,见多了兵荒马乱,看惯了刀光剑影。它从沧海桑田中走来、在刀、剑、炮、火中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立了起来。它的尘与土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如今的繁华盛世,让它身上的每一粒微尘都灼灼其华,熠熠生辉。它用历史谱写一部巴渝民俗文化,用展望未来的眼光吸纳了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行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商业中心、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站:朝天门码头</p><p class="ql-block"> 朝天门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朝天门是公元前314年,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明初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朝天门,为历代官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因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故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奇特景观是嘉陵江和长江在这里交汇,一条江江水清澈,一条江江水浑浊,清浊分明,像极了重庆的鸳鸯火锅。</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晚上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找一张图片保存看看了。</p> <p class="ql-block"> 第六站:816地下核工程</p><p class="ql-block"> 816地下核工程遗址总建筑面积达10.4万平方米,大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130多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多公里。洞内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25.2米、拱跨度31.2米,规模宏伟,震憾性强。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室内楼层功能分布明显,隔离性强,宛如迷宫,具有独特的结构之美。其洞体设计和建设代表了当时建筑设计、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816地下核工程遗址是“三线建设”一个极具典型的案例,曾是中国第二套核反应堆,现在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816地下核工程作为国家的绝密军事工程,先后有6万余名工程兵和参建者听从祖国召唤,“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义无反顾云集涪陵白涛开山掘洞,架桥铺路。</p> <p class="ql-block">  816地下核工程,是建设原子能反应堆,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为生产制造原子弹服务。洞体内新增了核反应堆锅底玻璃廊桥,站在玻璃廊桥上,可以清楚看到核反应堆的锅底。也许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大的锅,可作为学化学的我,和实验室的实验仪器烧瓶、反应釜一对比,还是很震撼一个如此巨型的实验室,竟然没有真正完成过一次核试验就这样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仪表室,每块表都价格不菲,分别对应一个工艺棒,可惜也没有真正测量过一次数据。</p> <p class="ql-block">  更叹为观止的是:地下核工程洞体内厂房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都在150米以上,可抵御当量100万吨的氢弹爆炸冲击,甚至还能抵御8级地震带来的破坏。可见,这座山体内的核工厂有多么的坚固可靠。</p><p class="ql-block"> 816地下核工程遗址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为数不多的核燃料基地之一,并且是没有投放核燃料的安全地下核基地,在中国甚至世界上也是唯一的。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工程遗址具有建筑史典型遗产价值,而现在更多的体现的是旅游价值。所以增设了“永远的工程兵”主题展厅,近350米的导洞,31个展柜,朴实而又珍贵的展品,生动诠释了参与过816地下核工程建设的普通工程兵波澜壮阔的一生,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基地。 </p> <p class="ql-block">  第七站:天坑地缝 </p><p class="ql-block"> 天坑,不是陨石撞击的结果,也不是超自然力量的创造,而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是流水和岩石长期作用的杰作,这个长期是二亿五千万年。</p><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地表水流沿着可溶岩的层面节理或裂隙进行下渗,以及地下水长期溶蚀(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造成地表和地下奇特的地貌。</p><p class="ql-block"> 天坑的形成先有条地下河,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地下洞穴,洞穴顶部不断塌陷,形成地下大厅,继续受地下水侵蚀搬运,再加上重力作用,继续塌陷,连地面也塌陷了,就形成了天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祈愿谷处正式踏上青天峡地缝的峡谷栈道。</p><p class="ql-block"> 起始处,栈道悬于谷壁,未觉高悬,越往里走,峭壁越高,栈道越险。栈道左右两侧,多数路段悬于绝壁下方往上三分之一处,凭栏下视,距谷底二三十丈左右,垒石成群,震撼人心。倚栏仰望,危崖高耸,裂缝生深,林深叶茂,遮天蔽日。两壁间距至远之处约十余丈,至近不过数步之遥。</p><p class="ql-block"> 壁面岩石裸露,层层叠叠,偶见地衣植物和不知名的岩石植被生长其间,哪里来的土壤和种子?许是雨水冲刷、山风狂野带来的土壤,许是蜂蝶舞动、小鸟街来的草仔,经光泽雨润,落地生根,岁岁相守纵无海誓山盟,亦得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  青天峡地缝,被誉为“地球上古老的伤痕”,是世界上平均宽度最窄最长的地缝,几亿年的地壳变迁,大自然为人们精雕细琢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  直冲云霄的巨型石壁,被岁月的风霜敲打了无数个日夜,形成一道道锯齿般的伤痕,偶见水滴侵蚀而成的钟乳石悬挂头顶,像极了一道又一道被舔舐的旧伤。</p> <p class="ql-block">  那些从高空坠落的将军石、开门石……被夹在裂缝上空,坠而不落,阳光从裂缝中照进,低声述说着这地球上亿万年的风雨。</p> <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的绝壁栈道,在地缝中蜿蜒,带你走向一段流年里最美的光阴,它偶尔开阔、偶尔狭窄,它偶尔路遇水滴,又偶尔看见彩虹,一如人生波澜高低,却总能发现美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你能懂这一滴水飘飘摇摇的人生吗?你能懂这一滴水的亿年孤独吗?</p> <p class="ql-block">  走一段青天峡地缝,看尽时间的执着与沧桑,收获生命的珍贵与毅力,不必为这片伤痕忧伤,因为它历尽沧桑之后,总有温婉的一米阳光相陪 。 </p> <p class="ql-block">  你能看得出这是一束光瀑,不是流水吗,这是典型的丁达尔效应。</p> <p class="ql-block">  从走进青天峡地缝,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探寻神秘的一米阳光,在幽静的栈道上沉淀心灵,褪去一身的浮躁,获得的是一种别样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第八站:中国三峡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人文文化的集合大成。博物馆的建筑外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气势磅礴,是重庆标志性建筑。它与对面重庆人民大礼堂金碧辉煌的传统宫殿建筑风格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三峡博物馆的弧形外墙和对面大礼堂的圆形传统建筑,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呼应和整体吻合:弧形代表着水利大坝,而圆形代表着古建筑的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在西南博物馆院的基础上,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抗战陪都遗留的社会流散文物、西南地区民族文物、重庆历史文物、三峡文物、近现代文物为主的馆藏文物体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蜀青铜器、汉代文物(石刻、画像砖等)、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社建文物、抗战陪都时期积淀下来的历史陶瓷器、宋元明清书画、古琴、古墨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p> <p class="ql-block">  许多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许多照片也保留了一段记忆。就如秋天的落叶纷飞,堆砌在这世界每个角落。三峡博物馆,像是一个盛满了落叶的竹篓,也承载了许多历史与回忆。</p> <p class="ql-block">  重庆除了以山城出名,还是中国唯一的“桥都”。据统计,重庆有超过13000座桥,包括拱桥、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光是主城嘉陵江和长江上就有特大型桥22座。所以重庆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p><p class="ql-block"> 数量并不是制胜的唯一法宝,重庆的桥既可以美如仙境,也可以璀璨绚烂;既可以干净清爽,也可以灯火辉煌。</p><p class="ql-block"> 相比千城一面,在桥的点缀下,重庆俨然成了一城千面!这些多彩多样的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工具,更是带有时代性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重庆,别了,期待再次“渝”你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