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关乡情”,——凫山文化研究促进会举行“凫山情”文化考察活动

一千零一个愿望

<p class="ql-block">  盛夏的大坞,热情浓烈似火;雨后的凫山,空气清新怡人。受凫山文化研究促进会邀请,7月24日滕州华夏文化促进会大坞籍老领导和相关的文化学者莅临大坞,举行了以“凫山情”为主题的文化考察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原山东省外事办张国梁主任、原市教育局刘昭汉局长、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段修桂主任、原《滕州日报》编辑室马洪峰主任、善国文化研究会赵曰北会长、滕州著名作家马西良、枣庄市非遗文化传承人张玉洽等同志,大坞镇镇长傅焕青、党委委员、宣传科长杜合营、副镇长党月、大坞镇联区主任刘真标、联区督学马驰和凫山文化研究促进会等同志全程陪同活动。</p> <p class="ql-block"> 文化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了大坞镇“凫山快乐成长营”参观。座谈期间,傅焕青镇长首先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刘真标主任全面介绍了凫山快乐成长营的13名孤儿以及全镇56名留守儿童的托管教育情况。大坞教育的新举措获得了考察团全体同志的高度的肯定与赞扬,张国梁主任更是动情的说:“50年前,我曾是大坞一名普通教师,50年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坞教育的发展让人鼓舞,更让我感动,凫山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与推广。”</p> <p class="ql-block">  考察团一行随后参观了“凫山快乐成长营”的社团活动,武术、柳琴戏、烹饪、茶艺、扎染、剪纸、泡菜......16个社团,当真是“十八般兵器,样样齐全。”69个孩子更是“八仙过海,各现才能。”孩子们精彩的表演,配上宋冉冉校长的生动解说,考察团成员们收获满满。在刘庄小学“大洪拳”社团表演现场,孩子们的一招一式,扎实利索,虎虎生风。吸引老局长刘昭汉同志长时间驻足观看,不时鼓掌为孩子们点赞助威,并连声说“好,真好!”在参观其他社团的同时,他不时认真的同刘真标主任交流指导。段修桂主任关注于每一个社团孩子的作品细节,不时俯身同学生与教师交流。在柳琴戏社团表演时,稚嫩的孩子们全副戏装扮相,娴熟的手眼身法步结合的表演,让马西良老师的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马洪峰主任更是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不时按下快门。当考察团成员与13名孤儿合影留念的时候,考察团成员的手中均持有了一柄社团孩子们送的精美的衍纸手工扇。参观结束的时候,赵曰北会长深有感触的这样说:“大坞教师节假日义务为13名孤儿和56名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他们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随后,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洪山口大会战记忆馆。张国梁主任首先代表华夏文化促进会和凫山研究促进会向记忆馆捐赠了两份珍贵的带有洪山口大会战报道和文章的“礼物”——一张1977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和两本书籍。作为当年的亲历者,他同时为记忆馆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在接下来的参观活动中,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在记忆馆的每一幅历史图片前,在每一件大会战文物前,在每一个模拟实景前,考察团成员驻足凝视,沉吟深思。记忆馆院中石刻上“打开一份尘封的记忆、弘扬一种过硬的作风、赓续一脉优良的传承、建设一个奋进的未来”的话语更是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记忆馆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更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维系。个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只有依靠集体团结奋斗的力量,才能改变人们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洪山口大会战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洪山口大会战,展现出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踔厉奋发的精神,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洪山口大会战,是我们那一代人难以忘却的战天斗地的历史记忆,是滕州人民的一笔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上拼博奋进!”</p> <p class="ql-block">  回望洪山口,当山顶的风车在考察团成员的视野中逐渐模糊远去的时候,“凫山情”文化考察活动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但凫山印象却仿佛更加清晰,更加深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