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四)

请叫我闰土

<p class="ql-block">  走到院子门口,远远便看见一个人佝偻着身体,落寞地坐在硷畔上。走到跟前,原来是邻居大爷。邻居大爷出神地望着县城的方向,似乎在等待、期盼着什么。看到我走到跟前,大爷吓了一跳,立马站了起来,问我几时回来的,与我客套地攀谈起来。原来今年大爷的儿孙们不知何故不能回家过年,今年就大爷和老伴一起过年。说了几句,大爷就一脸骄傲、炫耀式地谈起了他的两个孙子,分别在北京还是深圳的两个“大公司”任职,有多么优秀,过年太忙,老板不让回家等等。其实我也没听得太懂,因为他自己也讲不太清楚,东一句,西一句,好像在极力地给我解释他们不能回家的原因。其实我知道,一生要强的大爷,在儿孙回家过年这件事上,也不想落后。看着大爷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是不是也像他一样,年年都在给别人极力地“解释着”。想到这里,实在惭愧。</p><p class="ql-block"> 其实,留守老人们每年春去冬来,就盼着过年这几天,自己常年在外的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老话说,儿想父母扁担长,父母想儿长城长。尤其过年这几天,村里的老人们期盼着儿孙们的归巢。活到他们这个岁数,对于物质上的东西,已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其实老人和小孩最是怕孤单,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如今基本衣食无忧,最需要的便是陪伴。他们并非要儿女每天都守在家里,只要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忙的时候给他们打打电话就行。心灵的孤单最为脆弱无助,他们常年独守空房,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久而久之,心理防线就崩塌了,抑郁症、老年人疾病等便容易发作。还有一些条件差的,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日常生活起居全靠自己,生病了也不知与谁诉说,只能默默承受。心里想着养儿养女老了能留在身边孝顺,可如今子女为生活劳碌奔波,常年不在身边,让他们甚是痛心。</p><p class="ql-block"> 生活固然很累,工作虽然很忙,但这些都不是不常回家看看的借口。常回家看看是他们一年到头最期盼的事,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份简单的关爱和陪伴。</p><p class="ql-block"> 和大爷聊了一会儿,大爷说他该回家做饭了。看着大爷佝偻着本就不高的身体,双手背在身后渐行渐远的背影,难免让人心疼。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往往都是这样,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