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上过识字班

阳明山子

<p class="ql-block"><b>  那年的冬天,母亲和岳母同时住在我家,饭后茶余,两人经常啦起我长秋村的抗日故事,其中还有一些鲜为人知识字班的轶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抗战时期,我村素有鲁中小延安之称。1940年初,冯毅之领导的抗日武装——县大队常驻长秋村。我村处于沂蒙山革命老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很少有人读过书,特别是女性,文盲率更高。这显然不利于抗战工作的开展。如何提高老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动员他们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便成了当务之急。</b></p><p class="ql-block"><b> 县大队在我村创办了学校和识字班。学校的老师是县大队的文书翟作栋老师,还有一位是本村读过私塾的冯保固老师。后来又从益都县城调来两个老师,一个是段守安老师,一个老师的名字,她们记不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 学校第一次招生,只有8名学生报到,包括母亲的侄子冯延年,7男1女。唯一的女生叫王希莲,裹足缠着小脚,走路不利索,每逢雨雪天,由父亲背着上放学。后来王希莲与县大队的一位领导人结为伉俪,协助县大队的财务工作。</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当初,识字班的学生,大姑娘小媳妇都有。那些媳妇因家务所困,更重要的受传统观念影响,无法正常进行学习而退出。家况尚可,时间又相对宽松的姑娘们则坚持了下来。这样,识字班是由清一色的女孩子。因此在我们那一带地区,识字班也就渐渐演变成未婚姑娘们的代名词,未婚姑娘都叫“识字班”。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b></p><p class="ql-block"><b> 本着不耽误农活的原则,利用好学校的设施,识字班上课安排在每天的中午、晚上。县大队还专门派人从益都县城联系来识字课本。</b></p><p class="ql-block"><b> 母亲13岁那年,也就是1943年,参加了识字班。那茬学生有十七八人,队长是冯文琴,副队长是冯文秋,我母亲是学习委员。而岳母因家庭贫困,天天要饭,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姐妹们,蹦蹦跳跳地上识字班。</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整个淄河流域,我村率先创设识字班,不仅识字写字,还接受革命道理,分析抗战形势,姑娘们得到的解放,不仅表现在放裹脚、留短发上,更多体现在思想上。她们摈弃残缺的封建老一套,行动趋于开放,说话办事不再畏畏缩缩,很有主见,具有前卫意识。这让邻村的人特别羡慕。加入识字班小姑娘们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对于学过的字,如痴如醉地反复练习。空中舞,地上划,筷子摆,蘸水绘,手心描,腿上写。门后灶前,炕边墙上,到处涂满了字,甚至还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讲给父母听。</b></p><p class="ql-block"><b> 那时抗战处于胶着时期,鬼子汉奸三天两头来我村扫荡,村民逃出村外躲上两三天,因此上课很不正常。母亲那届识字班,断断续续地上三年。</b></p><p class="ql-block"><b> 姑娘们参加识字班学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觉悟都得到空前提高。她们积极拥军支前,在许多危急关头,掩护八路,抢救伤员,还做军鞋,摊煎饼,甚至参与站岗,查哨,送情报,写标语等活动,积极配合八路军开展各项工作,成为县大队独立营的得力助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母亲和冯延年虽为姑侄,年龄却相妨。他们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东屋是母亲家,西屋是冯延年家。冯延年家人口多,晚上昏黄的油灯下,这个纳鞋底、搓麻线,那个捻草绳、编筐子,自幼勤奋好学的冯延年挨不上号,便来到我母亲家借灯学习。他写,母亲读,两个小脑袋挨在一起,自然母亲跟着学了不少。我母亲的父亲也是读过私塾的人,当今流传在青州、临朐等一带的冯氏族谱,有一部分就出自他之手。姥爷并不封建,经常教母亲认、写字,还支持母亲不缠脚,走出家门,接触学习新鲜东西。母亲悟性好记性强,在识字班里是识字最多的人。从我记事起,母亲总会抽出点空看书读报,有时还念给我们听。前一阵子,她还唱出在识字班学习的歌谣给我们听:</b></p><p class="ql-block"><b> “识字班里真模范,俺到课堂去上班,一直上到下两点,回到家中快纺线;各人识字各人好,妇女地位得提高,能看书来能看报,也能看那北海票(当时的货币)……”</b></p><p class="ql-block"><b> “扭啊扭啊扭啊扭,一扭扭到十八九。自从参加了识字班,又学习来又生产。国家大事俺知道,革命老区当模范。耕耩锄割俺全会,多做军鞋勇支前。大大的红花胸前戴,婶子大娘都夸俺,从今往后再努力,学习生产永争先。”</b></p><p class="ql-block"><b> “识字班来扭呀扭,一扭扭到十八九。俺娘不给俺找婆家,俺就跟着八路走。八路好俺就跟,八路不好俺就打离婚。”</b></p><p class="ql-block"><b> 婉转动听的沂蒙山小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军民鱼水情,经母亲字正腔圆的娓娓唱出,让在场的人都暗暗称奇。</b></p><p class="ql-block"><b> 后来母亲耳朵聋了,并不影响她老人家看电视,因为她认的出字幕上的字。</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八路军在我村创办的学校、识字班,让小小的我村,涌现出一个个热血青年和巾帼英雄。有牺牲在马鞍山战斗的冯文秀;有女扮男装参加革命的当代花木兰冯文珠,还有追随部队南下北上,成长为各级女领导干部的冯文华,冯文琴等等。让我母亲生前念念想想的侄子冯延年,参军入伍,后因深厚的文化功底而被推荐为某地武装部部长。我村为抗战输出人才之多,做出贡献之大,这是其他村庄所无法比拟的。</b></p><p class="ql-block"><b> 识字班这一特殊年代,特殊环境,形成的特定的历史产物,忠实记录着那段难忘的岁月,真实的体现出军民一家亲,鱼水情。因她的特殊作用,让通过参加识字班而进行扫盲运动,一直沿延到上世纪70年代。“识字班”这个光辉的名称,必将载入历史的长河,形成中华奋斗史上,一个熠熠生辉的文化符号。</b></p><p class="ql-block"><b> 记录于2010年1月24日</b></p><p class="ql-block"><b> 修改于2022年7月</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