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是一个美丽动人、充满灵性的地方,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就创作于德宏,歌唱的就是美丽德宏。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font color="#ed2308"><b>五县市</b></font>,即:“葫芦丝之乡”梁河县、“中华翡翠毛料城”盈江县、“目瑙纵歌之乡”陇川县、“东方珠宝城”瑞丽市、“中国咖啡之乡”芒市。 德宏州是云南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境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font color="#ed2308"><b>五个世居少数民族</b></font>,少数民族人口占德宏州总人口的45.6%。 德宏州还有<font color="#ed2308"><b>五个特殊州情</b></font>:<div><b>特殊的民族文化</b><br><div>这里孕育了中缅两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傣族剪纸、孔雀舞、葫芦丝,德昂族“水鼓舞”、酸茶制作,景颇族目瑙纵歌、阿昌族户撒刀锻制、傈僳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传统别致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br><br><b>特殊的自然环境</b><br>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花开、终年结果,全自治州森林覆盖率68.8%,境内物种资源丰富多样,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美称。<br><br><b>特殊的地理位置</b><br>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占中缅国境线的1/4。德宏是中缅国际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的出入口。全州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独具优势的地理位置,为德宏州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区域经济特别是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br><br><b>特殊的战略地位</b><br>从昆明经德宏州出境缅甸至印度洋,是中国走向印度洋最便捷、最经济的陆路通道。德宏州作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先行区,是“前沿的前沿,窗口的窗口”,为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br><br><b>特殊的发展机遇</b><br>德宏州面向南亚、东南亚各国,这些国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商机无限。</div></div> 芒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德宏州府所在地。相传“芒市”是佛祖到了此地刚好天蒙蒙亮而取的名,意即“黎明之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芒市景点▲ </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大金塔】▲ <br></div>雷崖让山顶的勐焕大金塔,高约76米,塔底基座直径约50米,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下3层为空心大厅。第一层大殿面积约2000平方米,中心方柱东西南北塑有4座佛像。第二第三层外平台建有16座造型别致的群塔,塔亭内有16尊汉白玉佛像。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第二、三层各建有小塔8座,第四层外平台建有8个精美的花瓶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钟和13个钵上垒砌而成,最高点戴有重达约2.3吨的大金顶,堪称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大金塔】▲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大金塔】▲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大金塔】▲ </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银塔】▲ <br></div>勐焕银塔为实心塔,塔身由80个小塔构成。整塔以纯白为基调,象征亲情、爱情、友情像白色一样纯洁、高贵、典雅。<div><br>建筑通常被人誉为是凝固的音乐,它流淌着民族的心声,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银塔就是傣族人们的音乐,因为每个塔的塔尖都是用傣银精心制作而成,是凝聚了傣族同胞手工艺精巧的艺术品,与该民族的经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勐焕银塔】▲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焕银塔】▲</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巴娜西珍奇园】▲<br></div>勐巴娜西珍奇园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会集了全国少见的古树名树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云寺】▲<br></div>五云寺位于芒市红旗街北段西侧的五棵树寨子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大门前有五棵大青树,树上长年栖息着许多白鹭,远看宛若五朵白云,故称为五云寺。<div><br></div><div>传说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是芒市始建的第一座佛寺。殿中供奉着原土司方定正从缅甸迎入芒市地区的第一尊佛像“帕拉过勐”,被人们视为瑰宝。五云寺傣语称“奘罕”意为金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孔雀谷森林公园】▲</div><div>孔雀谷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的德宏州芒市南天门放马桥,是德宏州独一无二最原始的一片森林公园,景区由两大主题(森林、孔雀)和是十一大核心景区(滇西抗战遗址、傣族文化园、景颇文化园和景颇山官府、傈僳文化园、德昂文化园、阿昌文化园、生态茶园、大型孔雀谷花海、孔雀开屏园、大型民族艺术广场、大型瀑布高山流水)构成。<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包塔】▲<br></div>芒市奇景树包塔,又名铁城佛塔,傣语称“广母姐列”,位于云南德宏州芒市镇友谊路旅游步行街。1778年,芒市第十五世土司放作藩为纪念收复芒市之战而建此塔。塔缝中长了一株榕树,塔高10余米,树高数十米,几度风雨,盘根错结的树根逐渐将塔缠绕包裹,塔顶着树,树包着塔,堪称塔中绝景。 葫芦丝之乡——梁河,又名南甸,傣名勐底,是傣族葫芦丝艺术的发源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甸宣抚司署】▲</div>南甸宣抚司署旧址,位于梁河遮岛镇南甸路103号。曾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世袭南甸刀龚氏傣族土司日常办公和生活起居的场所。是中国少数民族土司文化的宝贵遗产,素有“傣族小故宫”之称。<div><br></div><div>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式布置,由五进四院47 幢149 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 平方米(约等于10 亩多土地),按土司衙门等级分为公堂、会客厅、议事厅、正堂、后花园、五进四院,逐级升高。</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甸坊】▲</div>在梁河,有一处宝藏步行街——南甸坊,让人留恋其中,不愿离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保古镇】▲</div>在距离县城以北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静谧、美丽、古色古香的历史古镇,如同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简单且纯粹、祥和且安宁。<div><br></div><div>镇中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书写的"太平寺"石刻。有宋朝时植的一棵古榕树,至今雄姿犹存。因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南逃缅甸时曾住此古镇,故还立有"永历帝跸驻处"古石碑一块。<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根源故居】▲</div>李根源在九保街的两幢故居,对面有“根源文化广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勐底大金塔】▲</div>勐底大金塔就坐落在大盈江边,绿树、河水把大金塔装扮得格外美丽。勐底金塔四面坐佛,除有佛像之外,阶梯两旁还有护法龙(三头神龙),延伸在阶梯两侧之上,英姿飒爽,栩栩如生。广场上的龙,威武异常、体态矫健,龙爪雄劲,怒目张口,身上布满金色的鳞片,把广场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盈江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纯朴包容的民风民俗和适宜人居的气候条件。<div><br></div><div>2012年,盈江县被国家命名为“坚果之乡”、 “中华翡翠毛料城”、“绿色能源示范县”。是唯一有5种犀鸟栖息活动记录的区域,被誉为“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享有“活着的鸟类博物馆”的盛誉。</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刀安仁故居】▲<br></div>傣乡风情游:从县城平原出发——新城(刀安仁故居、橡胶树、烤乳猪)—旧城(香额湖、榕树长廊、烤螺蛳、豌豆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橡胶第一树】▲</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铜壁关遗址】▲<br></div>铜壁关遗址位于盈江县铜壁关乡和平村委会雪梨村民小组南约1公里的老关坡顶,是明代在西南边境修建的八大古关之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榕树王】▲<br></div>中国榕树王,位于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的亚热带雨林之中,距离县城约30公里。树高约40米,由下垂的气生根长成的新树干已达100多根,每年仍有10多条气生根在增加,树冠覆面积达5.5亩,远远看去,犹如一片小树林,故又叫“独木成林”。<br><br>德宏人把榕树称为大青树,傣族人把它奉为神树。大青树是德宏风光的一大特色,无数枝繁叶茂、千姿百态的大青树遍布全州各地,生长在盈江铜壁关老刀弄寨旁的大青树,在全州的大青树中,独树一帜,被人们称做“榕树王”。<br><br>据专家测算和考证,这棵树,树冠覆盖面积达55亩,气根入土后长成的新树干多达108根,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树龄,堪称“独木成林”的奇观,为德宏州一绝。它树身奇大无比,数十人也合抱不下。 陇川县,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也是目瑙纵歌的故乡。<br> <div>2011年5月,目瑙斋瓦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br>《目瑙斋瓦》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百科全书”,景颇族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是研究景颇族诞生、迁徙、原始宗教起源、婚姻制度演变、山官制度产生及民族交往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囊括了景颇族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br></div><div><br></div><div>历史上,景颇族人民没有文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存的历史,主要靠口头传诵流传下来。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 “目瑙斋瓦”史诗,即是历代斋瓦(巫师)们保存下来的宝贵史料,从中可以探索景颇族古代史的脉络。<br><br>《目瑙斋瓦》音韵格律整齐,语言优美。它从开天辟地唱起,以优美的神话故事形式,记载了景颇族人民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七大部分:天地的形成、制服天地、孕育人类万物、宁贯杜瓦平整天地、洪水淹天的时代、宁贯杜娶龙女与族系、对生产生活的生动描写等。<br></div><div><br></div>《目瑙斋瓦》是流传于景颇族民间的一部创世史诗,全长8900行,共分6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叙述天地万物的形成;第二章记录“宁贯柱”改造天地的过程;第三章描写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和娶龙女为妻的神话;第五章叙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描绘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瑙纵歌】▲</div><div>景颇语“目瑙纵歌节”,直译就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的意思,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br><br>节日里,景颇族同胞们沉浸在斋瓦吟诵《目瑙斋瓦》的神圣氛围中,感受着先辈们创业的艰难,表达着对祖先、神灵的缅怀之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倾听历史久远的声音。通过活动既能使人在斋瓦虔诚的吟诵中得到心灵的安抚,又能增加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户撒刀】▲<br></div>近日,某品牌菜刀拍蒜拍断菜刀及中国人不会切菜的视频爆火网络。其实,中国人在做中华美食时,往往一把菜刀就能解决全部问题。<div><br>在陇川就有这样的一种刀,能拍蒜,能砍钢筋,能削几十条毛巾。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的云南阿昌族户撒刀。</div><div><br></div><div>在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中,英吉沙刀以手工精美而著称,保安腰刀以锋利耐用著称,而阿昌族户撒刀以刀口锋利闻名。</div> 户撒刀还是全国四大名刀之一,其工艺祖辈相传。阿昌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户撒刀。在阿昌族男子小时候会佩带一把小铜刀。长成了小伙子,就会换成小军刀。成年或成家以后就会换成长刀。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小伙子也会送给心爱的小姑娘,一把小刀当作定情信物。<br><br>在一代又一代阿昌族人的传承和创新下,户撒刀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漂亮的户撒刀。<br>在历史沧桑的洗礼中,不仅融汇着各族人民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也倾入了阿昌族人民深厚的情感。 瑞丽,傣语称“勐卯”,意为“大雾笼罩的地方”。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div><br></div><div>历史上,瑞丽是傣文化的发祥地,“滇越乘象国”、“勐卯古国”、“麓川王国”三国古都所在地,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补给线。</div><div><br></div><div>如今,瑞丽已成为中国对缅贸易的最大陆路口岸,是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的核心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树成林景区】▲</div>独树成林景区位于瑞丽勐柳镇芒令村。这株大榕树树龄已超过百年,主干需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树成林景区】▲<br></div>这株枝繁叶茂、高耸参天的古树为众多影视剧导演所青睐,电影《孔雀公主》、《戴手铐的旅客》、《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曾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姐告口岸】▲<br></div>姐告口岸位于距瑞丽市区4公里的瑞丽江东南岸,是中国对缅贸易陆路通道最繁忙、也是云南最大的口岸。 姐告口岸也是瑞丽唯一跨江的村镇,陆路直接与缅甸紧紧相连,宛如“飞地”一般。这里是祖国的最西南端,被誉为“天涯地角”,很多游客会在这里拍照留念。 口岸由三座建筑组成,中间为主国门,右边为货物通道,左边为人员通道。在主国门旁边有免税店,旅客可按规定购买进口商品。<div><br>口岸内的中缅边贸街属于“一街两国”的格局,我国境内的一段称为中缅友谊街,缅甸境内的一段称为白象街。边贸街长约1.5公里,商铺大多是经营玉石翡翠、珠宝、柚木雕饰制品以及山珍野菜等。</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寨两国】▲</div><div>一寨两国距瑞丽市区约11公里,地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寨,缅方一侧称为芒秀寨。</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71号界碑】▲<br></div>寨子里的人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交流频繁,抬脚就可出国,收脚即可回国,国与国之间的界线似有似无。 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那边结果、缅甸的鸡跑到中国居民的家来下蛋那是常有的事。 村中的一口水井叫“一寨两国水井”,村民同饮一井水。 在中缅两国的边境线上还有一个秋千,坐上去轻轻一荡,前一秒在中国,后一秒就在缅甸了。 更有甚者,有一户人家的客厅在缅甸,卧室却在中国,连睡觉都能出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里热带雨林景区】▲</div><div>莫里热带雨林景区距瑞丽市区约21公里,以佛教传说、热带雨林、溪流瀑布为旅游特色。景区内古木参天,森林茂密遮天蔽日,是一个天然大氧吧。</div><div><br>离大门不远处有一池热泉,积水盈尺,清澈见底,传说佛祖就曾在这戒斋沐浴,并且留下一只硕大的脚印。<br></div><div><br></div><div>位于峡谷尽头的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是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的瀑布,清澈的泉水从60米高的悬崖陡壁倾泻而下,轰然作响,水雾弥漫,蔚为壮观。<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姐勒金塔】▲</div>姐勒金塔位于瑞丽市区东北约5公里处,据说是由当地土司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每年泼水节都要在这里举行3天隆重的佛会。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姐勒金塔】▲<br></div>主塔高36米,塔身贴金黄色琉璃砖,塔刹银光闪耀,四周16座小塔如众星拱月般环绕着主塔。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畹町口岸】▲</div>畹町是320国道的终点、是我国通往缅甸及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畹町—九谷桥是中缅两国河上的界桥,中方一侧习惯称为畹町桥,缅方一侧习惯称为九谷桥。 畹町桥1938建成,1943年毁于战火,1945重建的贝雷式钢架桥。成为当时唯一能让所有援华抗战物资运送到中国的生命通道。1941年,中国10万远征军也是踏过畹町桥进入缅甸协同英军作战。<div><br></div><div>1956年12月,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缅甸吴巴瑞总理步行从畹町桥入境,是周恩来总理唯一一次外访步行回国。<div><br></div><div>这里有两座相邻的畹町桥:钢筋混凝土桥是于1992年修建的,建于1946年的钢架桥如今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仅供游客参观。<br></div></div> 畹町虽小又地处边关,但有民族古兵器博物馆、世界钱币博物馆、世界邮票博物馆、中缅友好纪念馆、中缅民族民俗文化馆、南洋机工纪念碑和纪念馆、中国远征军抗战文化走廊和纪念馆等文化设施彰显了历史名镇的丰富内涵。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现在就要快乐,吃好、喝好、长生不老”。<div><br></div><div>“你所不知道的远方 都是值得一去的天堂”现在就出发吧!</div><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ahuiv9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向往天涯的美篇</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