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五台山(二)

晚晖

<h1>  蜗牛雅居依山畔水,林荫遮掩,真是山清水秀。舒适的下榻加上清凉的环境,得到了舒心的休整。吃罢自备早餐,7时准时启程,直奔五台山景区中心——台怀。</h1><h1> 沿着清水河,两面山林青翠,空气清新,弯曲黝黑标志醒目的旅游通道 ,隐掩在山林中的座座红墙黄瓦的寺庙一闪而过,车辆行人寥寥,一扫往日的喧嚣,回归少有的佛地清净。</h1> <h1>  景区和寺庙抓住疫情封山时机,纷纷改扩建,打造更优质的旅游宗教环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怀塔院寺旁的施工现场</h1> <h1>  僧人也在惊诧,几天时间建成了一座树木森森的园林。</h1> <h1>  寺庙最集中区域的罗睺寺、显通寺、塔院寺、钟楼等庙门紧闭。主通道空无一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此上菩萨顶,往日的熙攘回归清凉。</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正好五爷庙要开庙门了,只有这座庙香客朝拜的最多。</h1> <h1>  在五台山众多的寺庙中,五爷庙是间不大的庙宇,但这里是五台山香火较旺的寺庙之一,也是名声较大的寺庙之一。这里终年涌动着香客和游客,哪怕是在淡季,也是如此。在信徒的心中,这里是五台山许愿的名地。</h1><h1> 五爷,传说中是东海龙王第五个儿子(五龙王), 是东海龙宫的神,总管人间的收成。为了风调雨顺、财源广进,世人供奉五爷,把五爷当成有求必应的象征。五爷庙坐北朝南,走入殿中,能够看到中间供奉着两尊五爷的坐像,一尊是木雕,一尊是铜铸,两尊五爷坐像后面供奉着龙父龙母,大龙王、二、三、四龙王。在殿前的过厅处,还摆放着半幅皇帝赐予的銮驾。</h1><h1> 传说中五爷(五龙王)喜欢看戏,人们就在五爷庙(五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就是五爷庙戏台,也是五台山的一座戏台,有时能够在这里看到当地戏曲表演(游客出钱点戏,唱给五爷听)。你深入探究,会听到很多“五爷”显灵的逸闻。</h1><h1> 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龙王广济菩萨(五爷)的圣诞日,来自海内外的信众将齐聚山西五台山参加“五爷圣诞”的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是五台山最为热闹非凡的一天。从农历五月十二下午开始《五爷圣诞》活动就开始了,台怀镇五爷庙大院、龙王殿、文殊殿、万佛阁等24小时开放,为信众提供礼佛、朝拜、诵经、叩拜等各项佛事活动。</h1> <h1>  我每次朝台,都要到“五爷庙”叩拜许还愿,记得一次黎明四时左右在五台朋友引领下,到方丈处开光上香,也挺虔诚的。今天也是头香,祈祷菩萨保佑众生!疫情早日结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爷像</h1> <h1>  本次朝台计划要登三座山峰,第一座是梵仙山,第二座是黛螺顶,第三座是东台望海峰。前两座在七十年代第一次游五台,那时没有庙会一说,是七八月有名的“五台山骡马交易大会”。正好单位放暑假,组织游五台,坐着带篷布的解放大卡车,沿着耿镇、白求恩纪念馆、清水河进山。下榻在一所小学内。两个清晨分别登上了黛螺顶和梵仙山,那时只有寺庙的残垣断壁,山野光秃秃的,一片萧色。</h1><h1> 这次算旧地重游,感悟时代的变迁,顺便登高望远一览佛地美景,拍摄留影消遣。</h1><h1> 下图就是梵仙山,净高约200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脚下旅游摊点出售梵仙山贡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梵仙山,位于大白塔之南,出殊像寺牌坊,过万水泉小亭,稍往右拐便踏上一条云梯般的山道。孤高独立,草木茂盛,海拔1842米。沿着弯弯曲曲的人行小道,欲登梵仙山,无论春夏秋冬,你只要登临,就会觉得举步登高,浑身冒汗。走乏了,可在山问小息,吸一口微微山风,便感神清气爽。</h1> <h1>  登上山顶,一座寺庙凸现眼前,寺额大书“灵应寺”,却是一座大仙庙。此庙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于重修,现在建筑都是改开后重建的,红墙黄瓦,与佛教寺庙别无二致。 </h1> <h1>  </h1> <h1>  殿内塑像却与众不同,一层石洞供佛像16尊,上层供老仙5尊,传说是得道成仙的千年狐狸。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朝山的人来到五台山,天色已晚。在夜色茫茫中,看见点点亮光,走进一看,果然是一户人家。轻声叫门后,主人开门,朝山的饭罢欲睡,忽然走进一个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扭着腰肢,轻启朱唇,问客人道:相公要去何方?客人答:本人欲去五台山进香,不知还有多远?女子答:远在天际,近在身边。说着就动手拉扯客人。客人心猿意马,便与女子同枕共寝。第二天清晨,那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头枕石头,躺在白杨林中。原来那娇艳的女子为狐狸所变。当年百姓为保一方平安,便在梵仙山建狐仙庙一座称为“大仙庙”。</h1> 塑像有些不伦不类,可能受《聊斋志异》影响,狐仙着装是清代的,没有宋明的影子,一看就是现代的。 <h1 style="text-align: left;">  胡仙(狐)成仙后饮食不变,贡品都是鸡和二锅头。  </h1> <h1>  </h1> <h1>  站在梵仙山顶放眼望去,从鸿门岩盘桓而过的那条旅游进山公路婉蜒曲折,像一条银灰色的玉带飘入台怀镇;清澈明净的清水河缓缓流去,直到看不见的尽头。台怀景观一览无余。大白塔在红墙绿树辉映下直插云端,黛螺顶、菩萨顶、寿宁寺与梵仙山遥遥相对,恰似四位端坐的高僧向着大白塔频频对拜,祈祷众生安宁。那台内景象,自有情趣,寺宇梵宫,错落有致,苍松翠柏,交相掩映,钟鼓声声,梵音阵阵,浓淡相宜,静中有动,宛若一幅出自大手笔的神奇画卷:再把目光放开去,沟口尽头,白云生处的缕缕青烟里,灰瓦白墙的农舍依稀可见.远山近草林交织,朝台的户外人行进在高山草甸上,牧坡上牛马成群,放牧人清脆的鞭声不时响起,云雾伴山花,简直使人如入仙境。</h1> <h1>  游罢梵仙山,顺便穿行“殊像寺”五台山寺庙多,第一次进庙膜拜。</h1> <h1>  据说在古殊像寺后西北角清净处有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清廷为笼络汉族叛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凉山气候使然,丁香刚盛开,香气袭人。</h1> <h1>  一路走来,游了一座山几座寺庙已近中午,打听到菩萨顶下黛螺顶旁的“广化寺”里有积福斋,向游客提供素斋,有自助餐还有火锅,餐后要记得随喜功德。</h1> 这是一座在旧废址,新建的一座广化寺,昔为华严道场,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夜晚灯光璀璨,建筑美仑美奂,如天上宫阙。后院存有宋代“沾尘覆影”陀罗尼石塔,庙里可定制唐卡。 <h1>  经查:文革时期,寺庙被毁,改建成了台怀镇初中,台怀镇的百姓对这所寺庙再熟悉不过,因为很多人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初中生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将该寺重新交由佛教界,由菩萨顶代管。</h1><h1> 近20年来,广化寺先后恢复了文殊殿、天王殿和僧众寮房、大雄宝殿、伽蓝殿、密宗护法殿、山门等。现在后院的三层藏经阁楼基本完工。</h1><h1> 我是第一次进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装饰一新的的大雄宝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要竣工的三层藏经楼</h1> <h1>  在大雄宝殿后,有一九龙浴佛的雕像,讲的是佛陀在诞生时,有九条龙过来给佛陀洗身子的典故。一般浴佛都是在四月初八佛陀圣诞的日子才有,所以难得进寺院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感受一下佛教里的浴佛。第一次见这么精美的雕像。</h1> <h1>  进入金碧辉煌的大殿,在现代科技声、光、电的烘托下,还是很震撼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薄似蝉翼的金箔装饰的众佛金光璀璨</h1><h1> 小知识: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16.2平方米的金箔。即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纯金箔,厚度为0.12μm。金箔标准规格为9.33cm*9.33cm。</h1> <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午走进 广化寺的积福斋吃斋饭</h1> <h1>  积佛斋紧邻广化寺西门,是寺庙的生活区,一出西门就是菩萨顶。</h1> <h1>  </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藏经楼阁之后,保存有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八角形石经幢。经幢高3米,青石雕筑,经幢位于八角形塔基之上,塔基上面镌刻有一圈莲瓣。塔座为龙、狮、虎、鹿等兽,古朴宏厚。塔身正面书“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幢身的一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历经风雨剥蚀,字迹已不易辨认。该塔是否原属广化寺尚存疑问,因为以前这座塔并不在广化寺之内,在这上过学的都知道,以前这座石经幢在院墙之外,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span><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广化寺整整的参拜了两个多小时,领略了现代寺庙的辉煌。一到夜晚广化寺灯火辉煌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2020年7月登北台顶时拍摄的广化寺夜景</h1> <h1>  望着满天的飘飞的云朵,我们健步踏上了攀登黛螺顶的旅程,最后傍晚游“镇海寺”,而后归巢“蜗牛雅居”完成全天的计划(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