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海岛作家村签约仪式仲夏之夜星光灿烂图文:不系舟音乐:仲夏

北京~刘绍鲁~3315938~散文

<p class="ql-block">作家岛注册号</p> <p class="ql-block">会场</p> <p class="ql-block">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展室</p> <p class="ql-block">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证书</p> <p class="ql-block">领证</p> <p class="ql-block">全体村民</p> <p class="ql-block">与韩湘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村长孟翔勇组织文创研讨</p> <p class="ql-block">烛光宴</p> <p class="ql-block">胡总编朗诵自己写的诗《红船颂》</p> <p class="ql-block">村长与副村长</p> <p class="ql-block">胡总率众才女</p> <p class="ql-block">吟唱一曲</p> <p class="ql-block">二姨夫与《我的一家》的作者陶承交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仲夏之夜,星光熣灿。在东单路口北面一处楼房二层露天阳台上,正举行烛光晚宴。做东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黄东光;请客的是中外新闻社副社长胡树萌;活动的组织者是海岛作家村的村长著名作家孟翔勇。参加晚宴的有:文化部“文化大视野”主编傅实、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孙秀翠教授、“荒土文学”杂志副总编韩湘生、曾任央视体育频道的编导王骥、70后诗人作家董胜以及入村签约的青年作家、知青作家代表。高朋满座,济济一堂,相谈甚欢。席间,有朗诵的、有吟唱的、有讲段子的:其乐融融。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楼阳台下,街市历历在目。沿街商店鳞次栉比,柏油路上车水马龙,便道上匆匆行走的路人。这条街对我并不陌生,上小学时曾在灯市口箭厂胡同的二姨家住了一暑假,常去红星影院看电影。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里,是不是红星电影院的旧址不得而知。但见豪华的厅堂楼馆,已不是筒陋的乙级影院可比的。夏夜略带凉意的风撩起梦的一角。我喜好写作,多少受了二姨夫的影响,他在工人出版社上班。描写抗日英雄节振国的小说《赤胆忠心》就是二姨夫写的。陶承的《我的一家》是二姨夫编校的。二姨家书架上摆满中外名著。常有邻人家的孩子来借书。二姨常夸:“爱看书的孩子,才会有出息。”耳濡目染,我从小爱看书,西四、西单、王府井、花市的新华书店是我常光顾的地方。一站两三个小时,腿都麻了。不像现在书店有方便人看书的坐椅。上初中时,我就拥有学生证了,有了学生证就可以到图书馆阅读报纸、杂志或借阅喜欢的书籍。西城区图书馆坐落在西华门路口东南角,紧临故宫的筒子河。大红门、四合院,院中央建有圆形花池,院内周边立着四五棵粗大的古柳。东边一排房是阅览室,读者可以在那里看书,温习功课。屋内很安静,没人随便说话;只有筒子河映射到天花板上的光影在随心所欲地晃动。西边一排房一半是阅览室、一半是库房。南屋大厅里,摆放着桌椅、报架。厅内设有阅览处,可以借阅图书、杂志。图书馆的环境优雅、清静。在这里,读书学习、静思冥想真是十足的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手机铃声惊醒了我的梦。老伴来电:早点儿回家!时已过八点,家在五环外,再不走,恐错过末班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坐在西去的地铁列车里,乘客稀稀拉拉的,多是下班回家的年轻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也不倒外,刚建的海岛作家群热闹非凡。有发照片的,有发视频的。知青作家学会会长孟翔勇老师组织了这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但领取海岛作家村的签约证书,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众多良师益友,相互赠送自己写的著作、建立了微信联系。其中,多是不曾谋面的年轻人,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奔放与活力。坚信有益社会的文创活动,乘时代的东风,定有美好的明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