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随笔

王建强

军营随笔 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部队还是骡马化,一次我和班里的几个战友去大车连领了一挂大车,为连队去粮库拉粮食。几个当兵的坐在马车上,在长春市的大街上颠簸,虽然很悠然,却一点也神气不起来。<br>  部队养马那是必须的,骡马化的部队怎能离开马呢。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营房里断断续续的响起了驴的嘶鸣声,原来有的连队养起了小毛驴。有了马为什么还养驴呢?也许毛驴使唤起来更方便,套上一辆小车,穿街走巷,采买些菜米油盐便捷的很,也许驴不象马那样金贵,饲养成本更低,温驯好养活,也许……。自从营房里有了毛驴,军营就喧闹了起来,伴随着军号声和战士们的口号声,驴的嘶叫声也不时传出,不绝于耳。但是这种趣象并没有持续多久,营房里驴的叫声逐渐的沉息了下去。别的连队的驴的去向我并不清楚,特务连为了给新兵改善伙食,连队的毛驴成了战友们的盘中餐。俗话说的好,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龙肉无缘享受,驴肉就在眼前,一个班一盆,汤多肉少,一个班九个精壮的小伙,将汤喝了个干净也就是个半饱。平时连队伙食难见荤腥,一碗驴肉汤也是难见的美食了。<br>  <br><br> <h5>位于长春市的军营,笔者当兵的地方。</h5> 二 建国以后,解放军陆军经历了骡马化、摩步化和机械化信息化和合成化的发展历程,现在,多兵种合成集团军一日千里,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势步可挡,这是一只现代化的军队,是一只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钢铁长城。<br>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步兵可不是这个样子。七二年,我当兵的第一次冬季拉练,全团没有一辆汽车,战士负重不了的装备只有靠马车来运输。听说,我们部队要装备的汽车,由于援外的需要支援了越南。冬季拉练,我身上的装备是行李、羊毛军大衣、挎包水壶、子弹带、冲锋枪和大头鞋。由于要在老乡家住宿休息,要在老乡家生火做饭,所以每个战士还要背上粮食袋。这些东西足有三四十斤重,在加上棉军衣,要不是部队都是清一色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恐怕是难以走下去的。天寒地冻的,有时也要将大头鞋脱下来换上胶鞋,这样脚下才能轻快些,但是这样你就不能停歇下来,休息时很快脚就会冻僵。听老兵说,一年部队冬季拉练,全团急行军,命令必须按时到达,且有军区首长现场督战。一开始,全团士气高昂,各连队队伍整齐,在茫茫雪原上飞奔。可不到半程,就有体质弱的战士掉队了,而且掉队的战士越来越多,最后各个连队的队伍混杂在一起,掉队的战士绵延几公里。团里决定将还能坚持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向目的地发起最后的突击。虽然在命令的时间内部队到达了目的地,但由于掉队减员的数量大,部队疲惫不堪,已经难以保证战斗力了。<br>  又一年的冬季野营拉练开始了,这时我已经被抽调到师文艺宣传队,并没有随连队同行。宣传队的任务是为拉练部队做宣传鼓动工作,并在途径的地方,为群众和部队慰问演出。这次拉练,专门为我们配备了解放牌大卡车,我们不用像连队那样徒步行军了。虽然是数九寒冬,我们用军大衣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但坐在敞篷的汽车上,还是冻得浑身发僵。每当我们路遇行军的队伍,都能感受到战士们那羡慕的目光,尽管坐在车上冷风刺骨,我们也不无得意的向他们招手致意。每天我们都先行到达宿营地,烧好热汤摆在路边。在我们的锣鼓和快板声中,顶着风雪疾步前行的战士们从我们面前匆匆而过,没有人停下脚步喝口水,也没有人关注我们,因为停下来就可能掉队,就可能影响整个队伍的行军速度。<br><br> 三 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北风卷起雪花抽打着我们的脸庞,寒气不断地从军大衣的衣领里钻进来,战友们都蜷缩在大卡车上,饥饿和寒冷,使得这次野营行军的夜晚变得格外的漫长。当车队缓慢的爬上了一个山坡,起伏的山地下面出现了灯光。在这漆黑寒冷的夜晚,遥远的橘黄色的灯光,犹如一团火苗,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些许的期盼。那灯光在不断的闪动,越来越近,并渐渐增多和清晰起来。啊,那是一个小山村,我们的宿营地到了。在汽车灯光的照射下,在上下翻飞的雪花中,我们看到村口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乡亲。一个生产队长模样的人在大声的吆喝着,乡亲们将我们领回了各自的家中安顿下来。小村如同过年一般热闹起来,家家灯火通明,窗口闪动着欢快的身影。从暗夜和风雪中跋涉而来的我们,此刻疲惫的躺在烧热的火炕上,在风箱的呼呼声和灶火的噼啪声中,酣酣地进入了梦乡。 四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五月,沈阳军区加强步兵团反坦克演习即将在位于科尔沁草原的白城举行,十六军战士文艺宣传队随即成立了。在排练的间隙,我们参加了一次步兵打坦克训练。我们抱着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包埋伏在公路旁,望着隆隆疾驰而来的坦克,冷汗沁满了全身,紧张的浑身发抖。等我们踉跄地冲上去,坦克早已呼啸而过。就这样反复几次,炸药包还是不能投到指定的位置。休息时,坦克驾驶员从坦克里钻出来,坐在上面向我们嘲笑,那轻蔑目光令我们十分沮丧。我们不仅感叹道,战争年代那些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将坦克炸掉的勇士是真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科尔沁草原咋暖还寒,莽莽阔野,千里荒原,此刻,演习的部队已进入阵地,静静的等待着大战爆发的那一刻。宣传队因为没有演出任务,我们也站在观战主席台旁的大卡车上。三颗信号弹升起,演习开始了。草原深处坦克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传来,地平线上升起了滚滚尘烟,坦克集群黑呀呀的碾压过来,我们感受到大地都在颤抖,空气也已凝结。坦克穿过了烟障,越过了反坦克障碍,在纵横交错的战壕前减慢了速度。战士们在坦克群中穿梭着,利用步兵装备的炸药包、反坦克手雷、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向坦克发起攻击。这是血肉之躯和钢铁怪物的较量,是精神意志和强大机械的对决。</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军的装备已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反坦克也实现了多兵种合成的立体打击模式。但是,我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仍然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的坚强保证。</p><p class="ql-block">文中部份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