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工程,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提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2022年7月19日至7月23日,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组织新洲区学科骨干教师们进行“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根据项目安排,本次培训为期三天半,共邀请了8位专家展开专题讲座,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专家们授课风格各有风趣。 7月20日上午 李经兵老师带来《“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整校推进与校本应用考核》和《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途径以及案例分享》。 李老师风趣的语言,紧抓学员的目光,从信息素养概念及内涵、信息素养培养必要性,信息素养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展开了交流。其中“人‘狗’大战”、“人工智能助教”、“华师一附中:跨学科学习”等鲜活的案例生动而直观地向学员们传递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同时也从教师自主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提供提升策略与方法,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全面提升。<div>面对未来VUCA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一位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也在思考农村学校的学生如何面对未来?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面对未来?</div> 7月20日下午贺德福教授的《“双减”政策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从双减政策与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与教育环境、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智能教育评价与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到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再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为“双减”装上了“智慧引擎”。落实“双减”进行时,多元的课堂形式、创新的作业设计、丰富的课后服务为学生减轻了被动学习的负担,增加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切实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付红军老师 向辉老师 罗靓老师 7月21日至7月21日三位老师分别从学情分析、学业评价、教学设计、学法指导这几个板块进行微能力点的考核解读与案例分享。在此过程中,三位老师通过文件的划重点、理论的溯源、案例的剖析、技术的传授,引导学员建立对微能力的基本认识,遵循“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将能力点的学习与日常教研紧密融合,利用微能力点的学习推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7月22日下午王志兵老师带来《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堂观察要素与指导》。从培训方式的改革到创新理念的提出,从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力的提高到课堂观察的要素和方法,从信息化教学融合应用指导策略到三种环境下教学的案例分享。王老师的课堂践行知行合一,呈现出专家课堂的风采,在授课的过程中实时分享观察的策略,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方式。 <b></b>7月22日晚上林煦峰老师进行《如何制作优秀微课》的专题授课,通过6个不同的案例展示,学习鉴赏优秀的微课,指引学员了解微课的制作目标和方向,把握技术服务于知识的传递。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将时间主要花在内容的选择、传递的艺术、清晰度与美感这几个方面,而不是制作技术上。林老师在课上进行手把手教学制作微课,引导学员把握制作微课的方法策略技术,鼓励学员们大胆尝试不同的风格。通过学习,初步建立微课的制作流程:课题的选择;理论的支撑;编写微教案;录制音频;素材制作与收集;构建项目;输出定稿。 7月23日上午卫才友校长指导学员们进行撰写教研组年度研修机会的设计与应用。同时,在聆听老师们的学习疑惑后,及时解决反馈的问题,帮助大家进行培训内容的梳理与总结,巩固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案。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与专家们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专家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使我们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接触最新信息技术,树立先进的数字化教育理念,掌握数据分析和创造数字资源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遵循安全原则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新洲区长岭小学 罗晓萱)</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