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老的阿昌山寨焕发新气象,质朴的阿昌族人喜笑颜开,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阿昌山寨炊烟袅袅,不时传来鞭炮声声,山寨深处欢声笑语,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氛围,又一对新人连枝相依、喜结良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郎是阿昌族赧昌和,新娘是汉族姑娘李开创,新郎新娘郎才女貌,佳偶天成。他俩在盈江工作期间相识相,恋四后年,他们结成美满姻缘。按照习俗约定,由于双方家庭距离较远,共同在双方家中分别定日子举办,男方按照传统习俗。上午雨后,媒人带着新郎和伴郎到寨外的大青树脚下迎接新娘娶回家中,在大青树脚下,两个阿昌族“圆成婆”为新娘披上红盖头,胸前挂圆镜,新郎对新娘和父母许下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家里门口人头攒动,男女老少带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等待着新郎新娘的到来。新娘进大门时,要洗脸洗脚,寓意洗去风尘,进入家门后,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地做人。在堂前拜过天地、祖宗、父母,亲朋鸣鞭炮,之后是为新郎新娘挂红送祝福,两个阿昌族“圆成婆”牵着新娘的手,在堂屋火塘边绕三圈,再将新娘引入洞房,“成圆婆”为新娘梳挽发髻,戴上阿昌族包头,换上新崭崭的阿昌服装后,还要在堂屋里叩拜祖宗和家族长辈,向亲戚朋友敬一杯砂糖水,认亲认人叫尊称,最后谢媒,整场婚俗活动礼仪才算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习俗约定,晚上,主人蒸一锅糯米饭,让新郎新娘在堂屋共同吃一个糯米饭团,称“吃交杯盏”,象征今后夫妻相处像糯米饭团样胶黏。“吃交杯盏”后,新娘要给父母、长辈、媒人、“总理”打洗脸洗脚水。青年人还会要新娘给新郎和陪郎洗脸洗脚进行戏耍,之后青年男女“闹新房”。 当晚,新娘新郎不同房,由伴娘或婶娘陪新娘睡,称“压床”。次日,新娘早起,到堂屋和厨房扫地,去井边挑水,到厨房参加做饭做菜,显示阿昌人的勤快。早饭后,男家设糖果酒席“谢媒”,由男方父母、舅父母、族中长辈、媒人、“总理”、总管等参加。首先请有识之士将众亲戚送给的红彩给新郎新娘披挂,接着是拜堂认亲,新郎新娘同拜天地、祖宗、父母,而后由新娘逐一拜认主要亲戚和族中长辈,一一按族亲辈分称呼,并敬每人一杯“甜茶”,给每人一份“礼物”,受拜的长辈们也不拘数目给新娘一点钱作为 “还礼”。 认亲之后,男家感谢媒人、“总理”、总管、厨官、茶官和帮忙的主要人员。最后,由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训话,讲些持家做人的道理,婚礼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赧昌和,做人踏实明智,做事可信靠谱,干工作踏实认真。我与他在同一个阿昌山寨长大,比我大两岁两级,都曾在一所小学高中读书,在昆明读书时,我们家乡人也十分团结,重感情,每逢节假日就一起聚一聚,吃顿酒,海阔天空的畅聊一翻。他体型中等,但体态健硕,一直以来,他不仅学习成绩好,总是靠前学霸,篮球打得也非常好,是寨子队伍的得力干将,是阿昌族青年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年前,他在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到德宏盈江县昔马镇人民政府工作,他事业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锤炼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抓实乡村治理,促进基层自治共建共享。每天在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的同时,利用每一秒闲暇时间刻苦钻研业务和法律知识,今年3月,他还被表彰为2016—2020年云南省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而这对年轻有干劲的他来说,他更多的人生精神故事还在后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从此携手开启漫长人生新生活!希望他们能够彼此守护,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新的生活、新的未来。祝福他们新婚快乐,喜结良缘,百年好合,幸福美满!(图文:石祖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