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完美穿越鳌太线

流星*波

托好天气的福,侥幸完成鳌太穿越。写这个游记,更多是记录这段鳌太穿越的岁月,快乐的,痛苦的,幸福的,刻骨铭心的这一切的一切。同时与友友们共勉:鳌太穿越,万事谋定,心存敬畏,方可远行。 什么是鳌太线?“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素有“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传说。   鳌山-太白纵贯秦岭大梁,秦岭因为天然的地理布局成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黄河是母亲河,秦岭是父亲山。鳌太线向西远远扬起青藏高原的高昂的头颅,向东摇摆着巨龙长长地尾巴,所以大家亲切称之为中华龙脊,中国大地的龙脊! 穿越鳌太线,需要翻越10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是中国户外顶级线路之一,但如今却成户外的禁地。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div>  穿越鳌太最大拦路虎似乎是天气?2004年7月灰骑士、LEO、厚朴、巴戈第3次上路,瞄准气候相对稳定的7月,上天恩赐,连给4个晴天,终于有了鳌太第一次穿越成功。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奔向鳌太。</div> 对于户外人来说,鳌太线30%巨石区、40%刃脊横切区、30%是高山草甸和石块区,爬升难度高,山体坡度陡,而且沿途没有任何补给点,是近年来山难事故的高发区,可谓是生死两重天。<br>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7年,短短五年时间,“鳌太线”就累计走失、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被驴友冠之为“死亡线路”。 <div><div>  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但是禁令并没有阻止驴友进山的脚步,鳌太事故依然年年上演。<br> 2020年,8月5名徒步者私自穿越鳌太线走到九重石海时,一名落单徒步者不幸遇难。9月一名四川籍的19岁男子独自鳌太穿越过程中死亡。<br> 2021年,5月2日,两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驴友在秦岭鳌太线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其中一人不幸遇难。同一天,一名来自北京的女驴友穿越鳌太线时失温,下撤过河途中遇难。5月3日,一支13人的驴友队在穿越鳌太线时,一人失联,找到时已遇难。<br>  2022年2月22日,95后女诗人星芽在徒步鳌太线时不幸遇难。5月29日,3位驴友上山后遭遇暴雨,2人撤回求救,1人失联。<br>  山就在那,我们不去,迟早也会有人走的……但轻视规则,蔑视自然,终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div><div> 愿你我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抬头所见皆美好,生活所见皆温柔。</div></div> <b>一 鳌太准备</b><div><b>1.1 鳌太物资装备准备</b><div> 关于鳌太物资装备,网上友友有很多推荐。本人主要参考 luoshawn,鳌太夏天穿行记--献给将要穿越鳌太的新朋友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https://m.8264.com/thread-5612989-1.html提到的物资。这里不再赘述。</div><div> 对于物资装备,很多鳌太穿越友友建议背包控制在30斤-35斤。个人觉得甚是有理,鳌太穿越不断地攀爬乱石,背包越轻,重心越好控制,安全系数相应会更高些。</div><div><br></div><div><b>1.2 关于体能</b><br></div><div> 自去年9月开始每周二到三次10KM跑步锻炼,一直坚持到现在,长期的有氧运动非常有利于心肺的锻炼,有利于高海拔地区徒步。<br> 为这次行程,7月9日-11日,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重装solo武功山穿越明月山拉练。"南武功,北太白",武功山被全国驴友誉为"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与秦岭太白山并称我国南北两大徒步名山。同时新购置的帐篷,鞋子等装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div><div> 虽然武功山难度和危险度比不上鳌太,但这些准备无疑为这次穿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增添了几分安全保障。</div><div><br></div><div><b>1.3 鳌太天气选择</b><br></div><div> 鳌太的难,在于她海拔在3000米以上,且处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瞬变的天气,加上中高海拔的无人区环境。对经验不足的人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br>  要掌握自己在走鳌太期间的天气情况,就必须参考周边的天气,这几年友友掌握的规律是,只要太白、佛坪是阴天,鳌太梁上肯定是雨雪,这两处如果是多云,那山顶一般就是大雾。所以走鳌太的驴友,在上山之前,要好好看看周边的天气预报。如果在5-6天的形成中,如果周边的这些地方,只有一半天多云天气,那即可成行。如果有3天以上的阴天,那建议取消行程!<br> 建议穿越鳌太的友友可认真看看,长风1206写的鳌太的天气能否预测 - 第1页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 https://bbs.8264.com/thread-5272475-1-1.html。不管你是否相信鳌太的天气能否预测,反正我是以它作为参考的。<br></div></div> <b>二 艰难的坐车之旅</b><div><b><br>2.1 湘潭--太白县</b><br>  由于西安疫情,只好转车宝鸡。湘潭到长沙20元,长沙到西安300元左右(硬卧)。长沙直达西安或到宝鸡,火车票都极其难买,需要提前15天预订好。但经郑州中转,票容易买得多。<div> 我们最后购买了15日下午17:34分,长沙-郑州Z2车次,预计16日凌晨1:52到达郑州,再郑州中转,16日凌晨3:26的Z217郑州-宝鸡,预计16日上午11点21分到达宝鸡。</div><div> 我们基本选好天气后才购买的火车票,这也预示着接下来5天鳌太的完美之旅。</div></div> <b>  2.2 艰难的坐车之旅</b><br> 到达郑州前,一路极其顺利。在郑州火车站等待Z217时,点了一碗羊肉泡馍,16元。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div> 对于南方的我们,恰得不太习惯。尴尬的是,另外店服务员的郑州话也不太听得懂,在吃羊肉泡馍时,还闹了一些笑话。回去时,给湘石买了一份肉夹馍、一份酸梅汤和一份肉狗。我们吃饱喝足,为接下来的火车晚点6个小时打下了坚实的生理基础。</div> 连续几天大雨,甘肃天水到宝鸡的车车极其不通畅,大部分车子都晚点。Z217到达西安时,车车已晚点6个小时。列车员告诉我们,前一天甚至有几趟车直接停开了,我们都已经在考虑是否直接从西安下车。考虑得西安疫情,最后还是坚持坐到宝鸡。<br>  甚好,过了西安后,一路顺利。不过,到达宝鸡已是下午5点。由于甘肃和西安近几天发生大规模疫情,宝鸡出站检查得有点严。做了核酸,进行了来访登记,才允许出站。外来友友也不用太多担心,只要是绿码,到处都是通行无阻的,只是稍费一点时间而已。<div>  由于时间太晚,工作人员建议我们打的到宝鸡南站,看能否赶上宝鸡到太白县17:30最后一趟班车。打的30元,到达汽车南站已是17:40。无奈之下,我们只好150元包车赶去太白县。</div> 我们没有直接去塘口村住民宿,据说查得严,名宿也不敢随便招待我们。先前做攻略时,知道太白县离塘口村只有几公里。因而,我们包车直接去了太白县城。毕竟是县城,吃住行都要方便些,还可以看看太白县的风土人情,这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br>  太白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北连秦川,南通巴蜀,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780平方千米,县城海拔1543米,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太白县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享有“避暑胜地”、“天然空调城”的美誉。<br>  让师傅将我们拉到太白县最繁华地段之一的太白体育馆附近。从宝鸡南站到太白县体育馆距离46公里左右,用时1小时。 <div>  我们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旅店,一问双人标准间100元,不算贵,没有谈价,我们就住了下来。<div>  然后,在一个户外用品店买了一大三小四罐气,20元一小罐,40一大罐气,总共100元。太白县由于气温低,大部分是川菜馆,麻辣风味,找了一家饭店恰饭,点了三个菜88元,吃得甚不习惯。</div><div> 住宿和买气时,顺便咨询了店家一些穿越鳌太线的信息。二位店老板都说,按常理,前几天大雨,上山的路水太大不太好走;另外接下来二天天气都有可能有雨,建议我们不要上山了,尤其是我们只有二人,太不安全了。<br></div></div> 根据天气预报,17日阴,18阴转小雨;19日中雨转晴;20日睛;21日睛转小雨。心理也估计18日下午或晚上下雨,19日早上或上午连续下,下午睛。回到旅店,跟湘石一合计,若17日不上山,那就需要等到20日才能上山了。要再等3天,3天后天气又会怎样呢,也是一个未知数。最后决定,还是按计划行事,17日,18日赶路,若19日雨大,就停下来休整一天。<br>  晚上联系了当地魏师傅。魏师傅根据经验,明天还会有雨,也直接建议我们不要上山。还告诉我们16日,有一支大队伍出发半小时,顶不住暴雨,就直接下撤了。最后,在我们一再坚持下,答应第二天早上6点接我们从南滩上鳌太,车费50元。<br>  由于决定17日上山,我们晚上随便逛了一下太白县城,看见好多火锅店,客人们吃得不亦乐乎。我们买了一些水果和一些干粮作为第二天的早餐和中餐。天气有点凉,我们决定早早回去休息。因为接下来的鳌太线,是名符其实的生死线,盛名之下,我们心里还是蛮忐忑的。 <b>3 鳌太完美穿越第一天:塘口村---盆景园营地</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1 鳌太穿越第一天:塘口村---盆景园营地</h3> 在许多驴友心里,鳌太线以太白县塘口村为起点。原计划从塘口村上山,后来听说林管员抓得严,要么凌晨3点多上山逃避监管,就放弃了从塘口上山,而改为从南滩上山。<br> 第二天魏师傅稍晚了点,近6:10才到我们住宿旅店。没想到到魏师傅直接将我们拉到塘口登山口,一路也没有碰上鳌太林管工作人员,这使得我们有机会重走经典线路。<br>  一路上,魏师傅也给我们讲了鳌太穿越注意事项,让我们受益非浅。同时,魏师傅让我们有信号时,第一时间告知他我们的穿越情况,万分感谢!<br>  塘口登山口海拔1866米,从太白县体育馆到塘口登山口距离有10.5kM,最后一段爬坡估计出租车上不去。个人认为50元不贵,还获得了好多有用信息。<div>  在登山口,我和湘石合影一张。早上6点40分,鳌太行正式开始。</div> 第一天:塘口登山口(1866m)—警示牌(2559m)—2800营地(2805m)—2900营地(2952m)—盆景园营地(3279m)<div>  第1天(7月17号):0-8.71km,行程8.71km,上升1417m,下降20米。少了程秀才到塘口村登山口这段距离,这一段没啥风景,难度也不大,能不走尽量不走,保存体力,静待爬升大餐。</div><div> 实际天气:阴转小雨,下午3点-5点有零星小雨。天气阴,不用担心被晒。</div> 鳌太登山口路径已不太清晰。一是可能原先的路被挖断,二是可能上山的人太少。刚开始50米,让我怀疑这还是不是鳌太,娘的,都没路呀。<br>  出发没50米,第一道过溪就给我一个下马威。由于前几天暴雨,溪水暴涨,溪面较宽,我们在惊险之中安全度过。 接下来,从海拔1900米到海拔2560米,本段基本没有岔路,直线拉升。我和湘石一路向前,基本上保持一个小时爬升200米,然后休息10分钟的节奏。<div>  大雨后的塘口爬升,真不是人走的。一路向上的山中小道已成溪水沟,山水四溢。为避免湿鞋,我们腾挪转移,攀树附岩,方法用尽,令人筋疲力尽。</div> 10:20,我们到了“警示牌“处,此处海拔2560米,接下来的路况有着极大的改善。<div>  一路上鳌太的警示牌有好几处,但穿越鳌太的几乎都没有遵守“警示牌“。更多时候,这个“警示牌“像一个前行路标。</div> 过了2600垭口后,视线就变得开阔。 继续往上爬,基本是缓坡,路两边都是半人高的灌木。<br> 火烧坡尽头是2800营地,可以扎3-5顶帐篷,可作为应急营地,营地旁边有水源(溪流)。 过了2800营地后,沿路要经过栓皮栎、辽东栎、红桦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该路段视线范围内都是针叶阔叶交错林,秋天来肯定更美,或许能体验到真正的“层林尽染”。<div>  爱好摄影的湘石老师,爱极了各种造型的树,各种摆拍,我们的爬升随之变得越来越慢。 </div> <div>  这一段路,适宜的气候,松软的地皮,缓慢的爬坡,满眼的山景,我们开始流连于这大山中了。唯一讨厌的是,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蚊子众多。</div><div> 大约40分钟以后就到了2900营地, 2900营地是一片很大的斜坡,水源充足。同时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野花,如火如茶,点绛流丹。</div> 野花是自然的精灵。山坡上,各种各样的野花漫山遍野,一片片,一簇簇,向我们点头微笑。这些野花千姿百态,各具情趣。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层层叠叠,有的亭亭玉立,妙趣横生。<div>  如此美景,湘石老师已经移不动脚步了。</div> 过了2900营地,来到一个小山坡。此时,鳌山大梁突然映入眼帘,云遮雾绕,美丽极了。<div>  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风景越来越美,脚步也越来越慢。</div> 海拔过2800米之后,山地针叶林带的最后坚守者,太白红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渐渐跳脱而出。<br>  在快到盆景园时,碰上了16日撤退的队伍。据他们说,16日雨太大了,走了半小时就不得不下撤,毕竟山永远都在这里。17日也就是今天,他们搞了鳌山-盆景园一日游。他们看到的天气预报18日大雨,准备休息一天,然后准备19日上山。祝愿他们一切平安顺利! 一路上,随着海拔上升,植被的垂直分布逐渐显现,自下而上的落叶栎林、桦木林、针叶林,最后到达高山灌丛草甸---盆景园,让人一路看尽从亚热带带到温带的美景。 下午16:00左右,我们到了第一天营地,盆景园。第一天的行程不是很赶,较早到达营地,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高海拔。<br> 盆景园营地生长着一棵棵松树,这些松树姿态各异,就像修葺过的一颗颗盆景松,顾名盆景园。盆景园很宽阔,可容纳上千人扎帐,这里有树可以挡风,也有水源。也是非常不错的观景台,可观日出看日落,可远观鳌山顶和荞麦梁。<br> 到了营地后,怕下雨,我们迅速扎好帐篷。水源离营地有一定的距离,打好水。<div> 趁天色还早,湘石老师继续拍摄盆景园美景。湘石老师对盆景园的松树爱得不得了。开玩笑地说,这次就算没有完成鳌太穿越,就今天这一天,这一趟也值了。<div>  盆景园草甸看起来很平整,其实下面到处是坑坑洼洼,并伴有积水。前二天下雨,积水更深。在拍盆景园美景时,不时地踩在草甸下的水坑里。不一会儿,鞋子里面就有点湿,脚冷得不行。傍晚时分,山风越来越大,有点顶不住了。晚上,吃了一 份山之厨,6点多我就躺倒睡袋里了。<br>  原以为在盆景园会碰上一些其他穿越鳌太的友友,甚是遗憾,该晚盆景园只有我们二人。<br>  傍晚时太阳露了一回脸,预示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好期待明天!</div></div> <b>4 鳌太完美穿越第二天:盆景园营地---水窝子营地</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2 鳌太穿越第二天:盆景园营地---水窝子营地</h3> <div>  盆景园营地(3276m)---鳌山大梁---导航架(3431m)---药王庙(3327m)---麦秸岭(3500m)---水窝子营地(3235m)。<br></div><div> 第2天(7月18号):8.71Km-22.29km,行程13.58km,上升384m,下降491米。<br> 实际天气:阴转大雨,白天零星小雨。17点后中到大雨。天气阴,不用担心被晒。</div> 早上7:35出发,出发时天气阴,风小,走路甚是舒服。穿过松林,就是一片开阔的山脊了。 不一会就来到了白起庙。白起,又名公孙起,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div>  说是庙,其实就是一座由太白山特有的砾石垒建的小庙(都不能称小庙,眼前的只是坍塌的石堆)孤零零地守望着鳌山大梁。<div>  据说在白起死亡后,一队弃甲归田的前秦兵士为了告慰将军英灵,让世人铭记这位征战沙场,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决定在这人迹罕至的鳌山之巅为白起将军勒碑修庙,让将军英灵在这巍峨的鳌山之巅永远遥望秦川大地。</div></div> <div>  一路横切山脊,巨石嶙峋,遍地是大大小小,错落分布的岩石,小如鹅卵,大至磐岩,彼此错落交叠着。<br></div> 这一段路较为平坦,爬上一个50米左右的坡就到了鳌太旧导航架,几根腐朽的木头,支撑着前往鳌太的信念。这里是国家地理颁布的“十非”之一的鳌山顶峰。 <div>  各色的野花繁星似地密布鳌太路两边的绿草之中,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风动草动,花动心动,清新的芳香飘荡起来,令人陶醉。一路上感叹鳌太的魅力。</div> 到达新导航架。这段路开始就是正式的鳌太大梁了,中华龙脊,中国最具地理意义的南北分界线,往左是北,往右是南。   远处最近的那座山峰就是麦秸岭,药王庙在麦秸岭和拍照地点中间的位置。前方看起来不远,但是望山跑死马!<br> 一路行来,可见千姿百态的石头。但湘石老师一直在寻找鳌山的”鳌头“,说要”独占鳌头“。这块石头是不是有点像鳄鱼石的“鳄鱼头”?   离开导航架约一小时可到达药王庙,此时刚好13:00。药王庙是几块巨石垒起的庙宇。<div>  药王庙两侧附近稍远点有好几个地方可扎帐篷,但地方不多,人多了就得抢。据说在庙对面稍远点的大石头边上有季节性水源。</div><div> 不过,药王庙营地在山梁上,地方小,没有树挡风,水源也是季节性的,在这里扎营遇上大风会比较狼狈。</div> 鳌太线上的摄像头越来越多,估计若哪天一启用,想穿越鳌太就难了,毕竟5000元的罚款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过了药王庙是一段约50米的拔高,再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麦秸岭,路也变得崎岖。<div>  麦秸岭,又称“刀劈梁”,看上去仿佛山被劈开了一样,非常陡峭,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山崖,事故率非常高,鳌太上第一个难点。还有人说,麦秸岭像一条龙的脊背,蜿蜒盘旋在那里。</div><div> 不管怎样,想要穿越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力。</div> <div>  作为南北分水岭,秦岭如石墙耸峙关中大地,一边北方寒流,一边南方水汽,冷热气流在山梁交战,时常瞬息间化雨化雾化为风雪雷电……<br>  当秦岭北坡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时,温度首先变低的就是山脊处的鳌太线,能见度随之急剧下降。即便是在夏季,秦岭山顶处也存在“六月飞雪”的奇观,可见温度之低!</div><div> 总之,这条路线上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一旦山顶气候突变,徒步者很可能会迷失方向感,因找不到下山的路而陷入失温危机!</div> <div> 此时, 南北气候分界奇观正呈现在眼前。大量的云雾在秦岭北坡聚集,范围广,规模大,形势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透。</div><div> 还想着拍云雾美景的湘石老师,正不断地调试支架。</div> 南北气流交战激烈,雨终于落下来了,幸好雨不大,我们不得不穿上了雨衣。<div>  先前,眺望麦秸岭下方是一片灰白色,走近再一看,遍地是大大小小,错落分布的岩石,覆盖着大块大块的山坡。这就是石海,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br><div>  石海,这是自然的产物。它是一种冰缘地貌,随多重地质要素发展变化而产生。在太白冰期时代,气候的急剧下降,导致山体冷缩,而后岩石进一步破裂,再经数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演化,就形成了鳌太著名的奇观—石海。<br>  人们常说,大自然是最高明的艺术家。而石海,便是这自然力量的结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作品。千万年的演变最终化作这苍茫的石海,呈现于这鳌太线上,呈现于这人世间。<br></div></div> <div>  攀越石海,必须在一片石海中找到可以爬过去的路,每一个落脚点都很重要,同时留意石头是不是松动,能不能承受个人的重量,旁边基本都是万丈深谷,张着大嘴虎视眈眈,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br></div>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达了海拔3500米的垭口,这里有经典地标---两副bra。脱离胸(凶)罩,从此鳌太一片坦途。 过了垭口,一路下坡。 17:00,到达了水窝子营地。水窝子营地,边上有树林挡风,有平坦柔软的草甸扎营,有优质的水源,有流动泉水(水量大),不愧是五星级营地。<div>  到了营地后,我们急忙在细雨中搭好帐篷。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晚上,更是下起了暴雨。</div><div> 今晚营地依然是我们二人,还是有点孤单。</div><div> 感谢上苍,让我们平安度过了鳌太第二天。<br></div> <b>5 鳌太完美穿越第三天:水窝子营地---2800营地</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3 鳌太穿越第三天:水窝子营地---2800营地</h3> <br> 水窝子营地(3235m)—飞机梁---梁1峰---梁2峰---梁3峰---2800(小石河)营地(2884m)<br>  第3天(7月19号):22.29-32.57km,行程10.28km,上升572m,下降851米。<br>  实际天气:中雨转晴,上午中雨,12:30雨停,19:00,出了一小会太阳。    第二天(18日)晚上,足足下了一夜暴雨。到了第三天(19日)早上,雨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们也不想起来吃早餐了,只是静静地等雨停,幻想着8点雨停?10点雨停?12点雨停?<div>  由于今天要翻飞机梁,梁一,梁二,梁三,晚上在2800营地扎营,网上游记都说第三天,第四天难度强度非常非常大。做攻略时计划10小时左右到达2800营地。跟湘石老师交流,若12点雨不停,咱们今天就不能出发了,只能静静地在营地等一天。</div><div> 8点雨没有停,10点雨没有停,一直下着中雨。11点中雨转变为小雨了,外面似乎有天开的迹象。想着天气预报今天19号是中雨转晴,20号是晴天,那应该下午肯定是要转晴了。于是跟湘石老师交流,12点必须出发。</div><div> 我们吃完早餐,在细雨中收拾好帐篷,12点准时出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冒险。今天路程那么艰难,若天气预报不准?我们是不是有可能交待在鳌太线上了。</div><div> 营地出发就是一个200米的爬升飞机梁,尽管坡度较缓,但大风吹拂,雾气缥缈,能见度极底,心里也百个担心在翻滚。<br></div> 一会儿大雾弥漫,南北气流在飞机梁上切磋交流,能见度不足2米;一会儿又大风呼啸,吹得我们站不起来。难怪此处一日经历四季,气候风云变幻莫测。<div>  我们在大雾中行走,根本辨别不清方向,只能沿着轨迹慢慢前进,体验朦胧神秘的鳌太。</div> <div>  路经飞机梁上遇难者纪念碑。飞机梁位于鳌太中段,继续向前,难关不断,亦事故不断。2014年陕西一家公益组织专程立碑,纪念逝者,警示后人。</div><div> 我和湘石老师站在遇难者纪念碑前,驻足良久,虔诚地敬拜了这些逝去的前辈友友。无论热爱还是盲目,随着一个个生命消逝,究竟有多少人会真正警醒---下一个逝去的可能会是我们自己。 </div> 过了飞机梁以后,随之是一路下行。这个下行有点大,足足有400米海拔落差, 并且坡度较陡,雨后不太好走。 到了飞机梁底,我们开始攀爬三大梁,梁1,梁2,梁3。梁1,梁2,梁3不再是先前的大石或者乱石,而是巨石。好多时候,我们得手脚并用。<div>  这一天基本都沿着山脊走,沿途都是陡峭嶙峋的石林,一眼望不到头,体力不好的友友估计会产生绝望的心理。<br></div> 下雨过后,穿越三大梁还是极其危险:一是巨石有点滑(晴天不滑), 二是巨石之间有很深的缝隙。尤其是梁1和梁2横切,旁边是万丈深渊,脚下是缝隙,大风大雾,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这是横切梁1时较危险的一段路。 过了梁2,就好走多了。虽然也有乱石,但没有巨石缝。一路沿着山脊右侧横切,缓慢上升到梁3垭口,今天最难的一段就过去了。 雨后的鳌太很美。“散云作雾恰昏昏,收雾依前复作云"。云雾从山谷间升起,云海在山间缠绕,如梦似幻,犹如仙境。 石海无边、云海无涯,云海赋予了鳌太神灵与俊秀。近处,山路云雾缭绕,脚下云海翻滚; 远处,山峰若隐若现,如浮沉在滔滔的白浪之中。看云时,山在云上;看山时,云在山上。 苍茫的青山与磅礴的云海相融,在淡淡飘渺云雾间,享受这片刻的宁静,留下一缕平淡的心绪。 在垭口处,云团像奔腾的浪花翻滚着,仿佛要汇入那无穷无尽的大海。<br>  久居城中,看尽世间繁华。鳌太穿越,惊喜于奇石、云海、石海、高山草甸,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翻过梁三,就看到了塔和梁之间的鞍部,我们今天的宿营地:2800营地。我们离宿营地不远了,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更幸运的是,傍晚太阳真的出来了。此时,已是19:08,今天的秦岭终于展开了笑脸,用最美的姿态欢迎着不速之客的我俩,感谢上苍!<div>  随着太阳缓缓出现, 夕阳照在树林上,亮色一片。天边也变得明亮而色彩斑斓。五彩的天空和绚烂的云朵,交相辉映,美丽极了。</div><div> 我俩享受着阳光,沐浴着鳌太美景,沉醉得不知去路。</div> 夕阳逐渐西下,近处天逐渐暗了下来,远处却云海翻滚,鳌太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神秘,美丽而迷人的画卷,我们全身心融于鳌太的无边夜色! 晚上20:30,我们终于到达了2800营地,实际用时8:30小时。由于出发得晚,我们一直比较赶时间,中间几乎没敢怎么休息,我们累得够呛。<div>  在2800营地,我们终于碰上了另一队鳌太友友,老野队伍。他们17日从23公里处上山,第一天露营药王庙,18日就到了2800营地。由于今天下雨,他们直接在营地休整了一天。终于看见其他活的人,我们安心不少。<div>  2800营地实际海拔是2888米,水源在营地草坡下方西南角。水源很大,污染也不小,水最好得烧开喝。营地水草丰茂,到处水坑。为了打水,二只鞋都湿了,呜呼。</div></div><div> 打水回来,我告诫湘石老师,水得省着点用,明天我反正不去打水了。</div><div> 晚上,有动物一直在帐篷边活动,心里惊得不得了。直到最后,外面一片光亮,动物才远离帐篷。</div><div> 原来光亮是因为月亮升起来了。预示着明天是一个大睛天,好期待呀!</div> <b>6 鳌太完美穿越第四天:2800营地---大石河营地</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4 鳌太穿越第四天:2800营地---大石河营地</h3> <br> 2800(小石河)营地(2884m)---塔1峰---塔2峰---西塬营地--九重石海顶(3514m)—大石河(3160m)<br> 第4天:32.57-47.06km,行程14.49km,上升1050m,下降779米。<div>  实际天气:晴。<br></div> 第二天一早,老野他们4人先于我们出发了。老野队伍上山时6人,中途因一位队员第一天营地前崴脚撤退2人,现在只剩4人,这还包括一位16日上山撤退临时加进来的一员。他们大都年轻人,体力强悍,走路飞快,每天都早早我们到达营地。我们俩人,湘石老师今年都60岁了。我们能够按照计划每天安全走完,已经是超级棒了!<div>  我们吃完早餐,晒完帐篷,出发时已经7:40了。</div> 2800营地拔营以后,就是500米左右海拔的爬升,一路高山杜鹃和松树相伴。壮丽的山河,漫山遍野的松树。抬眼望,一片葱笼。<div>  风吹来,清新的绿色中,泛起层层波澜,如大海涌起滚滚的浪潮。林中松树特有的芬芳横溢,格外令人爽心悦目。 </div> 直到金字塔顶开启无树模式。这个爬坡强度略大于前一天,但坡度更缓。<div>  快到金字塔顶时,回望鳌太线,她如巨龙横卧中华大地,无比壮观。</div><div> 远处最近的沟壑就是我们昨天的宿营地:2800营地,最远处的大梁就是飞机梁。</div> 过了金字塔顶,突然有了手机有信号。我们二人各自向家里报了平安!并向群里关心我们行程的友友报了平安! 塔1塔2塔3也是乱石堆,尽管没有梁1梁2的石头大,但考验是一样的,横切时路的一侧靠山,另一侧都是悬崖似的大侧坡,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依然需要小心谨慎地在石头上跳跃,一不小心就可能交待在鳌太线上了。 <div>  塔1要往山脊左(北)侧横切,不要走得太高,尽量平缓着切。</div> 塔2是从山脊左(北)侧登顶再换右(南)侧,塔3是右侧横切然后下降至西塬。<div>  中间有些路段很不好走,但相对梁1梁2那就不值一提了。走到最后,都已经麻木,认准路勇往直前就行。</div> 今天太阳暴晒,缺水得非常厉害。中间路段几乎没有补水处,除了塔3垭口过后不到1公里的地方,即塔3顶右下面路边有水源((活水)可补水。图中湘石老师在接水。 远处的低凹处就是西塬营地,没有活水源。西塬是塔3和九重石海之间的谷地,旧称羚牛窝。还是别期待见到羚牛了,羚牛没有想象中的温柔,破坏性强。<div>  经过羚牛时,尽量不要穿红色衣服,容易逗起羚牛的凶性。幸好,在西塬营地我们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犀牛。<div>  西塬营地可以作临时营地,但切记在塔3的时候补好水。远处的山头是九重石海。一般翻越九重石海需1.5-2个小时。这次老野队一个新疆小伙子50多分钟就翻过去了。</div><div> 到达西塬营地已经16:30。如果继续前行,翻越九重石海,到达大石河营地起码得20:30了。</div><div> 湘石老师说他今天状态不错,西塬营地扎营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再加上鳌太要晚上8点多才黑,算算时间,我们还是可以翻越九重石海的。不过,到东源营地时应该天黑了。</div></div> 九层石海,也叫大太白梁,有着壮观的石海、石柱、石塔,这些都是第四季冰川活动留下的冰蚀与冰缘地貌,这是今天的难关,也是鳌太全程最后的难关了。<br>  在鳌太穿越中,最艰难也最特别的,就是攀爬大小各异、形状不一的石海。17:04,我们正式向九重石海挺进。 九层石海,300米的爬升,全是石海。就是睛天,也是寸步难行。若是雾天、下雨天,就更加不好走,需要不断的对比轨迹才能前行。<br>  九重石海真不是盖的,好在今天天气还行。 九重石海的石头巨大,摩擦力大,只要稳准狠还是能爬得很快! “九层石海”,石海9层,也有人说有11层,不知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不过,前面几层之间都有一小片草地隔开了,也比较好走。 九重石海第四纪冰川的地貌特征十分明显,大量的漂石随冰川的移动在这里堆积成了“烂石窖”。这些巨石,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令人眼花缭乱,望之浩然。<br><div>  出发前,知道在九重石海曾经因为失温和心梗(也有说是力竭),出现两位遇难驴友,走这段路时候,心里比较凄然。<br></div> 快到顶的几层比较考验人,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只有手脚并用一个劲的往上攀爬。当看到竖起的旗帜时,希望就在前方,再爬5分钟就能到顶。<div>  我们俩速度还算不错,1个小时50分钟就上来了。老野队伍一个新疆小伙子50分钟就爬上了九层石海。</div><div> 登顶九层石海以后回望塔3,一团南面吹过来的乌云,已笼罩整个石海,我们终究是很幸运的。</div> 爬上九层石海,鳌太线最危险的一段即将过去。过了九层石海,到大石河营地是一路下坡,路很好走。<br> <div>  太阳逐渐下山,整座山峰都笼罩在一片橘红色的天光下,夕阳如酒,醉了天边的晚霞,江山无限。</div><div> 夕阳落下的暮色总是带着诗意的浪漫,让人在留恋感叹之中唏嘘不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如同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年华。</div> <div>  大石河营地是个大营地,在草坪的另一头坡上的小树林里,需要穿过中间草坪,可以扎十几顶帐篷。</div><div> 营地边上的垃圾太多,成堆的焚烧垃圾,成堆的废气罐,随处可见吃不完留下的食品和塑料袋。水源就在营地下面的路边,流动水源,水量大。</div><div> 我们到达大石河营地已是晚上20:30以后了,天已黑了下来。老野他们4人下午6点多就到达了营地。他们翻越上了九重石海,我们还在西源营地,他们以为我们这天不会再翻越九重石海了。没想得我们这么经得起擂,时间还在我们预料之中,哈哈。</div> <b>7 鳌太完美穿越第五天:大石河营地---天下索道</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频5 鳌太穿越第五天:大石河营地---天下索道 </h3> <b>  </b><br> 大石河(3160m)---万仙阵(3526m)—雷公庙(3499m)---东跑马梁---拔仙台(3767.2m)---大爷海(3618m)—大文公庙接待站(3422m)-小文公庙(3395m)-天下索道<div> 第5天:47.06-63.28km,行程16.22km,上升765m,下降481米。</div><div> 实际天气:睛转大雨,17:00大雨,18:30雨停。<br></div> 21日第五天,老野队伍他们又早早出发了,据说该天还有花子队伍,他们比老野队伍更早。 本日路况跟前几日比起来可真算解放了。拔营后是一段300米的缓慢爬升,先经一段阔叶林带,再一直延伸到高山针叶林带,该段植被广袤,品种繁多。<div>  该段有全程为数不多的岔路,往左(东)是跑马梁的,往右(南)是下到猪娃沟、都督门。</div> 超过3600米是高山草甸的天下。<div>  回望走过的鳌太线,号称中华龙脊的大秦岭,鳌太线真如卧龙蜿蜒盘旋于中华大地,雄浑壮美。</div> 经过一个大坡爬升,就到达万仙阵。万仙阵海拔3571米,在秦岭主脊上,它的西面是大石河,再远一点就是巍巍的秦岭山梁,这就是号称中华龙脊的大秦岭;东面是一望无际的跑马梁,以石头草甸为主, 宽阔而平坦,再远一点就是海拔3767米秦岭主峰拔仙台。<div>  为什么把这儿叫“万仙阵”?相传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是商周时期姜子牙封神的地方,当时,想成“神”的各路“仙人”都云集到此一碰运气,结果是成神的仙人都升入了天宫,未成神的仙人也都在此安了家,太白山可谓是神仙云集。<br></div><div> 现在人们上太白山有很多是来许愿的,他们在“万仙阵”这个地方虔诚地搭建玛尼堆,然后许愿。于是,玛尼堆越来越多,看上去浩浩荡荡。在人们的心目中,每一座玛尼堆都住着一位神仙,因此人们就叫这里为“万仙阵”。<br></div><div> 相传很多户外领队会在万仙阵磕三个头,每次安全出去都感谢上苍的眷顾和保佑。</div> 破败的雷公庙,2017年五一云南驴友出事地点。我们特意进了雷公庙歇息了一下,与湘石老师谈起那一年五一事故,唏嘘不已。<div>  户外能够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安全,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百分。珍惜上帝赐予的点点滴滴;善待自己。</div> 万仙阵东面是一望无际的跑马梁,以石头草甸为主, 宽阔而平坦。<div>  东跑马梁海拔高,四周无遮挡物,风特别大极易失温,天气不好极易起雾迷路,出事遇难最多的地方之一。天气不好时,经东跑马梁一定要慎重。</div><div> 我们幸运,天气睛好。到跑马梁后微风一吹,心情大好,一路小跑。</div> 跑马梁之后,又是一段上坡。该坡很长很长很长,不过难和强度相对前几天不值一提了。<div>  途中遇到的不知是气象观测站还是监控站?我们没有避过,一直向前走。</div> <div>  路边的小野花,安静而平凡;独自芬芳,努力活出自己最美的模样。你刚好盛开,我正好路过,恰逢其时,一切都刚刚好。 <br></div><div> 世间凡事,短如梦,愿我们惜人惜物,坐看岁月慢慢,拥抱平平安安。</div> 右斜插到二爷海垭口前,能清楚看到拔仙台就在二爷海上方。想节省体力,可在二爷海垭口往前(东)直行上拔仙台,本人右转下行,想就近看看传说中的二爷海和三爷海。<div>  二爷海美得让人恍惚,纯净透明,没有一点点杂质,皎洁如同天空的月光。<br></div> 在太白山顶有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和玉皇池4个高山湖泊,都属于冰川遗迹——冰斗湖。<div>  地质资料显示,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顶和分水岭的地方,总会形成一个积水漏斗的地形。当气候变冷,开始发育冰川的时候,这种靠近山顶的积水漏斗首先为冰雪所占据,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流动就成为冰川。冰川对谷底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就像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工作,原来的积水漏斗逐渐被刨蚀成三面环山宛如一张藤椅似的盆地形状,这种地形叫做冰斗。当冰川消失后,这样的盆地就成为一个冰斗湖泊。<br></div><div> 图中为三爷海,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和玉皇池都为太白明珠之一。</div> 从二爷海右边斜上,可至拔仙台。拔仙台北坡是断崖,南面是大平台。 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div>  白山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有“去天三百尺,举手可近日”之感。</div><div> 诗仙李白途径鳌山时,曾登山揽胜,赋诗抒怀,诗为《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br></div><div> 到了拔仙台,基本宣告鳌太完美穿越成功。</div><div> 由于大雾,呆在拔仙台实在无景可看。</div> 位于太白山顶部拔仙台北麓的大太白海,又称大爷海,海拔3590米,面积6818.8平方米,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div>  在秦岭之巅,我们在鳌太穿行近5天后,终于看到了无数次想象过的大爷海。 云雾缭绕中,大爷海神秘而宁静。黑黑的竟如婴儿的眼睛。再仔细看,又像是天使的镜子遗落在这寂静的山坳里,幽幽地闪着光亮。</div> 湖水平静无波,清澈见底,湖面雾霭弥漫,白烟缭绕,独留一份超然的遗世独立的纯净与宁静。这一刻,所有的疲劳,都在这份纯净与宁静面前融化了。 大爷海到大文公庙2公里,虽然路修整过,但需要上上下下爬几座山,并不好走。 到达大文公庙以后可以住宿,这里是全程比较重要的一个岔路口,往左(西)是到平安寺出鹦鸽镇,往右(东)很快就可以到小文公庙坐缆车景区出山到汤峪解放。   大文公庙到小文公庙4公里,一路下坡,心情越来越轻松。 7月份太白景区免费,我们可以放心地走景区路线,而不用担心被查。<div>  小文公庙,文公庙,大爷海,这些地方均可住宿,也可吃饭,住宿费用约100-150元/人/床位(根据季节会发生变化)。<br></div> <div>  到了小文公庙,瓢泼大雨接踵而来,没有停的意思。穿上冲锋衣,一路往索道处狂奔。走20分钟栈道就到了天下索道,120元,然后坐景交车,一路环山公路到游客服务中心。</div><div> 在汤峪休整了一晚,100元;第二天去宝鸡坐车回湘潭,此次鳌太圆满成功。<br></div> <b>八 结篇</b><div><br></div><div>  都说狼塔靠实力,鳌太靠运气。特别感谢上天赐予了我们2人五天的好天气,让我们俩能轻松圆满完成。出发前,我们不断关注鳌太秦岭南北太白县,洋县,周至县,眉县等天气的功夫并没有白费。<br></div><div> 特别感谢走过鳌太的很多户外前辈,你们用艰辛血汗趟开道路,传承户外精神,引领我们走向成功!<br> 同时深深地悼念那些捐命于鳌太的山友,你们舍弃余生,让活着的人谨慎面对!<br>  特别感谢香水百荷,绿阳户外-郭丽等友友的珍贵信息,让我们遇事不慌,信心满满!<br> 特别感谢杨总,真我,星雨石、乐可可、晓丽、煤炭坝、独特、悠然、乌兰文子,杨敬知等友友,你们的鼎力支持是我们走得更远的动力!<br> 特别感谢那些一直默默关注我们的朋友们!感谢生命的种种际遇,让我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最美好的你们!<br>  最后特别感谢湘石友友,鳌太生与死的陪伴!<br> 日出日落,星云复升,愿每一个行走鳌太的旅行者,都邂逅鳌太最美的一面!<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