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的暑假,我成功孵化了5只小鸭,并把它们养的肥嘟嘟的,因为家里养不下,就把它们送到乡下享福去了。今年的暑假,我打算继续做我的人工孵化实验,而这次,我想孵化几只可可爱爱、萌哒哒的小鸽子。对比鸽子孵化和鸭子孵化有什么不同,观察鸽子学习飞翔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验进行前,我先查阅了关于人工孵化鸽子的资料,并做了记录,我发现网上关于孵化鸽子的资料很少,那就要靠我自己边做边研究了。然后找出孵化器,用抹布和酒精给孵化器好好的消了毒,调试好孵化器并在网上精挑细选了两枚“白羽王”信鸽种蛋。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入孵”了。</p> 第一批鸽蛋入孵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3</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鸽蛋收到后,由于运输颠簸气室会歪,所以需要先将蛋小头朝下静置12小时以矫正气室。入孵前我首先接了一大盆约30℃的温水,将半片高锰酸钾溶于水中,接着把鸽蛋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分钟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擦干、标号后,就可以放入孵化器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查阅的资料,鸽蛋孵化的温度应在38.3℃~38.7℃。湿度在60%~70%之间。入孵后每天需要翻蛋4~6次,每次90°翻转。分别在入孵第5天、第10天和第16天照蛋,入孵第12天开始凉蛋,把蛋凉至30℃后放回孵化箱里。整个孵化周期为17~18天。</p> 第一批入孵照蛋 <p class="ql-block">鸽子胚胎发育对照图</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8</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第一次照蛋,我发现两个蛋都没有血丝和单珠。没想到实验一开始就出师不利,分析原因:</p><p class="ql-block">1.鸽蛋本身质量不好,不是受精蛋。</p><p class="ql-block">2.鸽蛋比鸭蛋蛋壳薄,且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可能使鸽蛋散黄或造成死胚。(2号鸽蛋有散黄的现象)</p> 第二批鸽蛋入孵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1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重新在另外一家购买了4枚鸽子种蛋到了,我按照第一次入孵的方法又操作了一遍。这次我更加小心和仔细,希望这次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孵化过程中最麻烦的可能就是翻蛋的工作了,根据百度上说每天要翻蛋4-6次,我预算了一下时间,除去夜里睡觉翻不了,白天也就是每隔3小时就要翻蛋一次,于是我做了一个时间表,并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钟,准时手工翻蛋。</p> 第二批入孵照蛋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1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到了照蛋时间,这一次4枚鸽蛋总算有一枚蛋发育正常,已经可以看到1号鸽宝宝的“单珠”了,能看到胎盘和血管,而且它在里面有明显的活动迹象。而3号蛋是死胚蛋,它的蛋黄已经散开了,并发出阵阵臭味。2号蛋和4号蛋是无精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批入孵的2、3、4号蛋全部牺牲😭,分析原因:</p><p class="ql-block">1.鸽蛋本身原因和运输原因。</p><p class="ql-block">2.最近气温持续升高,孵化箱内湿度不达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有1号鸽宝坚强的存活,希望它能健康发育成长。快看,那个黑黑的圆点就是它的眼睛,椭圆形的就是它的身体,整个蛋壳里布满了蜘蛛网一样的血管。</p> 第三批鸽蛋入孵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第二批入孵的鸽蛋只存活了一个,我觉得它太孤单了,而且为了后期的对比观察,我又从网上购买了6枚鸽蛋种蛋,这次我再三叮嘱卖家检查好发货。今天进行了第三批入孵,期待好运。</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第二次照蛋,2-1号鸽宝宝发育的很好,能明显看到它的头和身体了。眼睛还一直在动。气室变大了不过它的气室有点歪,我打算在接下来的翻蛋过程中调整角度,看看能不能矫正。拿在手上能够感觉到鸽蛋有自身温度。</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3</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开始凉蛋,每天把鸽蛋拿出来凉蛋10分钟,直至温度降至30℃后,再放回孵化箱内。</p> 第三批入孵照蛋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着忐忑的心情今天给第三批入孵的鸽蛋照蛋,这一批的3号4号和6号鸽宝宝活了下来,能看到单珠,胚胎和血管,其他的都没有发育成功。看来鸽子的孵化成功比例比鸭蛋要低的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批6枚鸽蛋有3枚发育正常,但是气室都是歪的,有3枚全部死胚。分析原因:</p><p class="ql-block">1.运输过程中的快递暴力导致胎盘受损。</p><p class="ql-block">2.由人工手动翻蛋改为孵化器自动翻蛋,可能因为翻蛋幅度不均匀造成。</p> <p class="ql-block">照蛋后要把死胚蛋及时拿出来,以免臭蛋把细菌传给其他蛋。</p> 第一只鸽宝落盘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7</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2-1号鸽蛋入孵的第16天,要进行第三次照蛋,而且也是它该落盘的日子了。照蛋时,我惊喜地发现小鸽子的嘴已经钻进了气室,并且有明显的活动迹象,蛋壳上也出现了裂缝,我还可以听见小鸽子在里面“哒哒哒”的啄壳声。我拆掉了孵化箱的一根转轴,把2-1号鸽蛋的裂缝朝上放在了蛋盘上,等待它自己破壳而出。</p> 制作育雏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2-1号鸽宝宝已经开始啄壳了,所以我要马上给它做一个育雏箱。做育雏箱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剪刀、纸箱、宠物尿片、温控器、USB发热垫、USB插头。</p> <p class="ql-block">制作方法如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我之前孵鸭子的经验,鸽子出壳之后,需要立刻放到育雏箱内保暖。刚出壳的鸽子,最好是在室温为36-38℃左右的环境下。原来我用的是加热灯,但因为加热灯太亮了,温度高,容易烫伤,所以这次我在网上买了加热垫来保暖。那要怎么控制温度呢?我就从网上买了温控器,把启动温度设到36℃,把停止温度设置38℃,这样的话,温度一旦低于36℃,加热垫就会自动启动,一旦等于38℃,加热垫就会自动断电停止加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又想到小鸽子肯定会拉粑粑,所以在加热垫上垫了宠物尿片,方便更换。保持环境卫生,预防鸽宝生病。</p> 第一只小鸽子出壳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7</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以为明天才能出壳,结果2-1号小鸽子从啄壳到出壳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自己出壳了。我和妈妈小心翼翼的拿掉它的蛋壳,正常鸽子应该是17-18天的孵化期,这个早产儿第16天就出来了,它可真小啊,它很虚弱,发出很微弱的叫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出壳的时候身上的毛还湿湿的,两只大眼睛还是闭着的,它的眼睛可真大啊!几乎占了头部的二分之一。而它的身体特别的小,还没我的半个巴掌大,而且身体特别的柔软,拿在手上就像一团棉花一样。它的嘴巴尖尖的,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它位于眼睛下方的耳朵和嘴巴上的鼻孔。它粉嫩的皮肤几乎半透明,肚子大大的还能看到里面没有吸收完的蛋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鸽子出壳的时候我特别的激动,历经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我终于成功地孵出了第一只,真是太不容易了,鸽子比鸭子可娇气多了,鸽子出壳后和鸭子可不一样,鸽子是不会自己吃喝的,全要靠人来喂食。我给它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蛋蛋”。</p> 小鸽子的喂养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27~29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鸽子刚出壳的时候不用喂食,它肚子里残留的蛋黄可以给它再提供一段时间的营养。出壳4个小时内只需要喂少量约35℃的温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是我在网上购买的喂鸽子的鸽乳和工具👇🏻,鸽乳也像我们人类宝宝吃的奶粉一样要按年龄段来划分,它的主要成分是脱脂奶粉、优质骨粉、微量元素等。喂食工具也是从小到大,要根据鸽子的体型和食量来选择。小勺是1克量,大勺是10克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乳鸽刚出壳五个小时候后开始灌喂第一顿,1小勺的鸽乳是1g+5毫升的温水调配,用40℃的温水搅拌均匀成糊状,凉至30℃左右开始灌喂,如果没有温度计,以人手背感觉温热不烫就可以。</p> <p class="ql-block">根据我在网上搜索的资料,1-7日龄的小鸽子每天喂3-4顿,但对于喂食量并没有很准确的说法,我只能根据小鸽子嗉囊的大小和食量逐步增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给小鸽子喂食,我用半小勺的鸽乳和2.5ml的温水充分搅拌均匀。灌喂时用套了软管的注射器吸取2ml,用中指和无名指轻轻的夹住乳鸽的脖子,然后大拇指和食指扶住鸽子的嘴巴,将软管插进乳鸽的喉咙里直至嗉囊,最后将鸽乳打进嗉囊,轻轻的拔出软管就大功告成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喂食的时候软管一定要压住鸽子的舌头,不然软管伸不进去,软管不能插的太浅,不然食物会堵在鸽子的气管里造成鸽子窒息。喂食时要先挤空软管前段的空气,插软管和拔软管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缓,不然容易损伤到小鸽子的食道。当小鸽子的嗉囊鼓起来并且手摸上去有弹性就说明它吃饱了。喂饱了鸽子,它就会在育雏箱里打个盹,醒了之后就会拉粑粑💩。尿片要及时更换,保持干净卫生,小鸽子才会健康成长。</p> 第三批第二次照蛋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3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给第三批入孵的鸽蛋进行了第二次照蛋,结果只有4号发育正常,有明显活动痕迹,但气室有点歪,其他两个已经看不见单珠和血管,而且一动不动。可能已经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号蛋和6号蛋没有任何活动迹象,也看不见血管和双珠,我想它们可能已经死了,可是我很想知道它们停止发育的原因,为了一探究竟,我把它们打开了,看到3号鸽子身体已经发育成型,但是它浑身发紫色,血管已经黑了。6号鸽子头部也已经发育成型,身体不成型,蛋黄没有被身体吸收。分析原因:</p><p class="ql-block">1.第一次照蛋时发现气室歪的很厉害,整个偏向一边,可能导致了后期鸽子缺氧憋死。</p><p class="ql-block">2.最近天气特别热,室外温度41℃,孵化器经常因湿度不够报警,湿度太低可能影响了鸽子发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给第三批唯一存活的4号蛋标注了气室位置,接下来翻蛋时注意保持气室多数时间朝上,希望它能顺利出壳。</p> 蛋蛋的发育记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是卖鸽乳的卖家提供的小鸽子喂养参考资料。我发现和“蛋蛋”的实际食量对比相差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7.3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蛋蛋出壳的第5天,它越来越好动了,力气也变大了,可以凭借自己的力气翻来翻去。它总是喜欢肚皮朝天睡觉。也更粘人,摸它的时候就会张大嘴巴要吃的。</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蛋蛋出壳第6天,它的眼睛还是没有完全睁开,只能偶尔睁开一条缝,可能因为它是早产儿,孵化期16天就出来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相比较它刚出壳的时候已经壮实了许多,吃的也更多了。</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蛋蛋出壳的第7天,我早上起来准备给它喂食的时候,发现它不动了,已经没有了呼吸😭😭。我看到它的嘴边有喷出来的鸽乳,尿片上有一片水渍,推测是昨天晚上吃的过饱,夜里它翻来翻去乱滚,可能食物涌出呛到气管窒息而死。我好伤心啊,由于缺乏经验,我亲手孵出来的第一只鸽宝宝就这样夭折了。鸽子的孵化和人工喂养真的比鸭子难太多了。</p> 3-4号蛋第三次照蛋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仅剩下第三批入孵的4号蛋存活,第三个翻蛋周期里我都是把气室位置保持在左上,右上和正上方的位置,8月1日开始每天凉蛋5-10分钟。今天是第三次照蛋,蛋壳里有明显的活动迹象,能看到它在用嘴巴探入气室,照完蛋我就把它落盘了,最后两天,希望它能顺利出壳。</p> 3-4号鸽子出壳失败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3-4号鸽蛋落盘的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它已经开始啄壳了,我满怀期待的架好拍摄装备,等待它自己破壳而出。等到下午6点的时候,它还没有出来,也停止了动静,我担心它因为气室不正会憋死,于是决定人工帮他破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心的用镊子打开蛋壳,却意外的发现这只小鸽子是发育残疾的,它的嘴巴是歪的,眼睛也是发育不健全的,是一个畸形胎看起来奇怪极了,怪不得它一直出不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截止目前,入孵的12个蛋有11个孵化失败,有一个虽然孵化成功了,可是由于它是“早产儿”太虚弱,再加上人工喂养不当,也夭折了。我太难过了😭😭!</p> 第四批鸽蛋入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结经验调整好状态,我又重新从网上购买了几枚鸽蛋,8月11日第四批入孵。</p> 第四批入孵照蛋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1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第四批入孵的5枚鸽蛋第一次照蛋,4-1、4-4号鸽蛋发育正常,可以看见单珠和很多血管,且出现胎动。4-2、4-3号只有卵黄,是无精蛋。4-5号蛋可以看见胚盘和血圈,但没有发育成功,是死胚蛋。</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08.2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批入孵第2次照蛋,4-1号鸽蛋中的胚胎在动,且血管较粗,清晰可见。4-4号鸽蛋没有发现胚胎活动迹象,血管较细,不明显,我打算继续放入孵化箱继续观察等待。</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2.8.27</p><p class="ql-block">今天是第三次照蛋,4-4号鸽蛋已经臭了,4-1号鸽蛋也停止了发育,没有任何活动迹象,这批入孵的4枚鸽蛋也全军覆没。</p> 实验结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的鸽子孵化实验不是很顺利,不过通过这些失败的经历也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让我知道网上的一些参考资料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按照上面说的来操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这也是我们做科学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对比去年暑假我孵化鸭子的数据,得出结论:</p><p class="ql-block">1、孵化周期不同。鸽子的孵化周期比鸭子短。鸭子是27~28天出壳,鸽子是17~18天出壳。</p><p class="ql-block">2、孵化温度不同。孵化鸽子的温度要比孵化鸭子高。孵化鸭子是37.5~38.1℃,鸽子是38.3~38.8℃。</p><p class="ql-block">3、孵化湿度一样。孵化鸽子的湿度和孵化鸭子的一样。湿度都需要保持在60%~70%之间。</p><p class="ql-block">4、凉蛋的时间不同,操作方法不同。鸽蛋是在入孵后的第12天开始凉蛋,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不用喷水软化蛋壳。鸭蛋是在入孵后的14天开始凉蛋,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鸭蛋凉蛋时要用35℃左右的温水喷洒蛋以缩短凉蛋时间和软化蛋壳。</p><p class="ql-block">5、翻蛋频率不同。鸽子一般在入孵当天翻蛋2 次,以后每天翻蛋6 次,一直到出壳前2 天停止翻蛋。鸭蛋在孵化前7天每3小时翻蛋一次,每次翻转90度,8~25天早中晚翻蛋一次,到孵化后期(出壳前3~4天)不需要翻蛋。</p><p class="ql-block">6、照蛋周期不同。鸽子是在入孵后的第5、10、16天照蛋。鸭子是入孵后每隔7天照蛋。</p><p class="ql-block">7、落盘时间不同。鸽子在入孵后第15或16天落盘。鸭子是在入孵后第24天落盘。</p><p class="ql-block">8、发育顺序一样。鸽子和鸭子都是先发育“单株”,再发育“双珠”,随着身体的增长,到第三次照蛋时发现都已经能看到喙探入气室。</p><p class="ql-block">9、鸽子的孵化成功率比鸭子低。鸭子是6枚蛋成功孵化出5只小鸭。鸽子是12枚蛋成功孵化出1只小鸭。</p><p class="ql-block">10、出壳后的喂养方式不同。鸽子出壳后自己不会吃食喝水,完全需要人工灌喂,将食物直接注入嗉囊。鸭子出壳后就可以自己站立走路,喝水,吃食。</p> 后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爸爸开宠物店的朋友说人工孵化鸽子和人工喂养鸽子是很难的,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成功养大,可是我还是想试试,为了能完成我的科学观察实验,爸爸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公一母两只刚成年的鸽子,等它们配对成功后,到时母鸽子就会下蛋,鸽妈妈自己能更顺利的孵出小鸽子吗?让我们一起期待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每次照蛋都不能很清晰的看到蛋内部的变化,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位外国小哥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研究拍摄的“无壳孵化小鸡”的过程,他真的太了不起了,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复杂和美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