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第一年

王秀生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王秀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在新疆五家渠照相馆拍下的我下连后第一张照片。后成为我部队驾驶证上的第一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1976年底入伍后,经历了3个月的紧张艰苦新兵连生活开始下连队了,我被分到了新疆军区炮兵第十三师四一五团二营六连,一同分去的还有我的同学战友谢志伟。六连当时是团里命名的开展向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学习”标兵单位,我庆幸自己也分配到了这个先进单位,感到荣耀的是我也是六连的一个兵。而担心的是既然是标兵连队一定是生活很紧张,作风很硬朗,管理很严格的,自己能适应吗,心里不免还是有些紧张……</p> <p class="ql-block">1977年4月份,六连接受五家渠团农场生产任务。紧接着我随连队奔赴五家渠团农场报到,我当时是一排一班,谢志伟同学分到了一排二班。同学谢志伟和我这一生有缘,当兵前,在南山庙尔沟上中学的时候我俩是一个班级,他在甲班,我在乙班。谢志伟的父亲是陆军五师炮团团长,在盖团部大礼堂的时候,亲临现场指挥,一次突发事故不幸壮烈牺牲,志伟是烈士的后代。巧合的是,我俩同一年当兵在新兵连同在一个班,下到连队后又分到了同一个排,一个排三个班都在一个大屋子里居住,每天都能相互见面。我们的排长姓张,是山东德州人,在边疆的军营里遇到山东人就是老乡了,感到很亲切。排长脸色黝黑,笔直中等身材,一双大眼睛,平时表情严肃认真。看到他使我不经意间想起老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赵大大的形象,憨厚可爱。我的班长是1973年入伍的陕西户县人,说话稳当,办事扎实,经验丰富老练,军事素质过硬,排长有些事情也经常找他商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我和同学、战友谢志伟,王泽海在新疆乌鲁木齐合影留念。(左一:谢志伟,中间:是本人,右一:王泽海)</span></p> <p class="ql-block">1976年底,新疆军区在城市和学生兵里招的我们这批兵,也备受团里的关注。军人子弟多、男女兵都有、年龄小、文化程度高、接受新生事物快。当时的那个年代,军人子弟当兵就是唯一的选择了。因为我们从小跟随父母在军营中长大,长期在部队大院里生活,身上已经养成了部队子弟生活的习惯,这也是我们感到存在优越感的地方。毕竟我们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没受过什么罪,当兵到了部队就要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考验,因为当兵,才是我们人生真正的开始。</p><p class="ql-block">新兵连的生活虽然打下了一些基础,但真正到了连队还是不一样,连队的日常生活、军事训练、营房建设、种地生产一切都是很正规,很严格,工作量也很大。这对于初入伍才16岁的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开始,很不适应,高强度的紧张生活和繁重的军事训练,劳动生产实在是承受不了,虽然连队也有意在工作分工上照顾我们这些小兵,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受不了这个苦,思想上开始有了波动,工作上产生为难情绪。有时候写信给父母汇报自己的思想情况时也流露出在部队怕吃苦的念头,但父母总是批评加鼓励一定要学会吃苦耐劳,搞好团结,服从指挥,不能回家,不能给父母丢人,要当一个好兵,绝不能退缩。父母的话句句真言,毫无商量。我的班长在平日里也在关心着我这个学生小兵的成长和变化,每到开班务会时总是对于我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进行表扬和鼓励,连指导员在连队政治课中也经常为我们新兵开展思想工作教育。在家庭父母的严厉批评和连队的政治工作引导鼓励下,我又鼓起了勇气,树立了信心,硬着头皮,下定决心当好兵,向老兵学习,走好人生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五加农炮,是反坦克的主要武器。这是部队火炮正在进行训练时的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六连,是炮兵第四一五团的“八五加农炮连”也称反坦克炮连。7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紧张时,我们的训练假想敌针对的是前苏联。在我连担负团农场生产任务时,也不忘训练计划的落实,我是一班三炮手,进入炮阵地后,首先负责大炮两个长腿的开架,然后安装炮弹引信,装填炮弹,这一系列的动作必须一气完成。刚开始训练,班长一声令下开架,我们两人必须大喊一声开架,并同时将两个炮腿抬起分开。可是大喊一声后,我抬起的这支炮腿只听喊声,不见炮腿开架。我实在没有力气将这沉重炮腿分开,这无疑是严重影响了火炮进入临战射击状态。听班长说,敌人坦克在1000米之内必须打掉,否则撤不出阵地。面对压力,我每天中午头顶烈日,别人休息时,我刻苦训练,胳膊在烈日暴晒下也脱了皮,胳膊也练肿了。就这样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后我终于能够顺利抬起炮腿完成开架,我的胳膊和腿也都变粗了。一天晚上,我在炮位站岗头顶满天的繁星,眼望静静的夜空,心在想我已是一名合格的三炮手,我和大炮作伴,今晚,我手握钢枪,为你站岗,心中充满了自豪感。</p><p class="ql-block">五家渠是新疆米泉地区有名的优质大米产地,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润。按照团里规定,全团担负团农场生产任务的连队采取轮换形式,我连时间为一年。主要就是种植水稻,为部队提供自产大米,改善部队的生活。到了部队,我这辈子都没想到当兵还要学会种水稻。实践证明部队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没有学不到的东西也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部队就是一所大熔炉,在这里废铁也能炼成钢,从这里走出去就是百炼成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每年的5月中下旬,就要开始插秧了,绿色的秧苗插在水稻田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四月份,北疆大地虽还有些寒冷,但万物已开始复苏了,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们要用双手开垦出良田,用我们的辛勤劳动种出最好的大米。跟着老兵学种田,开启了我的一年种植水稻的生活。后来,我常和他们说我当兵的第一年就当了一年水稻兵,现在回想起来,意味悠长,感慨万千。这一年的水稻兵生活改变了我人生轨迹,成为锤炼我坚强意志的起点。从那时开始跟着老兵拿着铁锹翻地,然后平整土地,5月下旬左右挽着裤腿下水插秧,水稻生长期间还要定期浇水、施肥并进行管理。水稻成熟后要完成割稻、晒场、打稻、出米。种水稻,我最怕的就是插秧,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作业,全靠人工插秧,站在没过小腿中部的稻田里,弯着腰一蹲就是半上午。不说这脚都泡得发白了,这腰都直不起来了,来了化肥说卸车跑着往返2-3里的田埂上,50多斤重的尿素往肩上一扛就走。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就像个泥巴人似的,皮肤晒的黝黑粗造,一个典型穿着军装的农民。</p><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和我同年入伍的河北兵,名叫刘继双,一天晚上和我在稻田里值班,值班睡觉的地方是我们临时用土培搭建的半地下窝棚,为防潮,睡觉时地面有稻草然后再铺上我们的皮大衣。第二天一早一轮红日从大地冉冉升起,霞光射进了我们的地窝棚,此时,我叫醒了熟睡中的刘继双,等刘继双坐起来我一看大吃一惊,刘继双的嘴已经歪斜到一边了,脸都变了形,刘继双不信拿出随身带的小镜子一看也傻眼了,说话也啰罗不清了,刘继双失声哭了起来,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战士。后来经医生诊断是晚上睡在潮湿的地上中风了,当时我也吓坏了,赶紧照照我自己这才放心了。刘继双自从得了中风之后就去附近的五家渠医院做治疗,但是这个病很顽固,就算治好了但还是和以前不大一样。相信这一段经历永远会留在我们两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弋,散发出诱人的稻香。那是我们辛勤丰收的果实。</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天,我穿着长筒大水鞋,上身穿着背心,暴露出浑身晒黑肌肤还带着泥巴,拿着铁锹正在水稻田里浇水。忽然不远处,排长急匆匆在喊我的名字,叫我赶紧洗把脸收拾一下跟他走。我不知什么事在水渠里涮了一把脸就跟在排长后面边跑边问排长什么事,排长说你父母亲来看你来了,远处我看到了马路边停的车辆站了一群人正在四处观望,我寻找着父亲,紧张的跑到父亲跟前用穿着的长筒大水鞋双脚一并行了一个军礼,报告首长!父亲这时看了一下我伸出手来与我握手并说小子,怎么样?能抗住吗,我说能行。父亲用手锤了一下我的胸,说好样的!此时,站在父亲身旁的母亲一直没有察觉到面前的小伙子就是她的儿子。当我叫了一声妈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回过神来激动着握着我粗造的手,心情难以掩饰出她此刻既惊喜又复杂的心情,我的变化让母亲认不出来我了。这时父亲对着连首长们说,我把儿子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当兵打仗、训练、生产劳动是我军的传家宝。希望你们要发扬这个传统。临走时,不忘嘱咐我的连首长要和其他兵一样,不许搞特殊,没有特殊情况不许回家。本来连首长想准我个假借这个机会让我随父亲的车一块回家看看,可是被父亲一言九鼎的话谢绝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严整的军容,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我们喊着一二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span></p> <p class="ql-block">在五家渠,我们连队的大家庭里,在繁重的生产劳动中,在刻苦的训练里,迸发出一群年轻军人火热般的军营生活,唱响了时代的青春之歌。每次团里放映组到农场为我连放电影前,各排各班军歌嘹亮,拉歌不断,掌声四起,充满激情。一天的劳动结束后连队的篮球场里总是活跃着一群篮球健儿,吹着哨子,你争我抢,奋力拼搏,他们完全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快乐着奔跑在篮球赛场上,这就是军营,这就是当代军人的生活。当我们身着军装,整齐列队,昂首挺胸,喊着号子,唱着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威武雄壮行走在五家渠大街上的时候,吸引着多少老百姓驻足观望并投来敬慕的眼光,此刻,我们又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有苦也有乐,是苦心也甜。我们的居住地条件艰苦,盐碱地吃水要到几公里外的水井用牛车拉水吃,各班派人轮流到炊事班帮厨。一次,拉水的大花牛跑了,当时正在值班我和谢志伟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大花牛,就是不听话怎么赶都赶不回来,累得我俩气喘吁吁,后来,终于将大花牛控制住,带回了连队炊事班。我们连队的伙食也特别好,炊事班长是个大个子新疆兵,很会调剂伙食,不断地变换花样,当我们亲口吃上了自己种的晶莹剔透香喷喷新鲜大米,哪一刻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看到一粒粒亮闪闪的大米装入麻袋运往部队的时候,我们心中又是多么的欣慰和光荣。啊,这就是我们的成果,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很出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张照片是我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后勤训练大队毕业时照的全班合影,当时我是汽车、油料队一区队一班班长。40年了,难忘军校毕业照(照片拍于1982年8月,后排左二为本人)</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只是我从军路上的开始,但让我收获和感悟的太多,从一个在家生活优越,什么重活都没干过的学生兵,别说是种水稻,修马路,盖房子,想都不敢想。自从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军人的付出,军人的牺牲,军人的奉献,军人的荣誉。在连队这所大学校里,让我获得了真正的价值观和军人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财富,连队就是历练我的舞台,连队就是我的家。我常常在想,军装改变了我的人生,军装让我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和责任,军装是我一生的荣誉,我热爱这身军装,我骄傲我曾是一名军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谨以此文,怀念我的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95周年”。祝穿军装和曾今穿过军装的军人、军嫂,节日快乐,幸福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爱这身军装和五星帽徽,我难舍绿色的军营和生死相依的战友,我更爱我的称呼美,今天向八一军旗敬礼!</span></p>